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为肿瘤精准诊断预测提供全新标志物体系,上科大刘雪松团队揭示新型肿瘤基因组DNA拷贝数变异模式

2023-02-23 “生物世界”公众号 “生物世界”公众号 发表于上海

建立了适应原始数据来源广、已知拷贝数变异机制非依赖的、泛癌种适用的CNA模式识别与定量方法,并在不同数据中验证了该方法在癌症分型预后中的实际应用价值。

肿瘤是由体细胞基因组DNA变异所驱动产生的复杂疾病,系统研究基因组DNA变异的内在规律有助于从根本上理解肿瘤的发病原因,进而设计更有效的精准诊断和治疗策略。依据体细胞DNA变异的性质和规模,肿瘤基因组DNA变异的类型可分为两大类,其一是简单变异,如单个碱基替换(single base substitution,SBS)、小片段插入删除(small indels);其二是复杂变异,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alteration,CNA)是基因组DNA复杂变异的典型代表。拷贝数变异在肿瘤演化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非常关键的驱动作用。

研究表明,很多类型的单个碱基替换(SBS)在形态正常的组织细胞里面常有发生,然而拷贝数变异(CNA)的发生局限在肿瘤细胞中,提示了基因组DNA拷贝数变异的发生是肿瘤细胞区别于正常体细胞的关键分水岭。然而CNA的复杂程度远高于单个碱基突变,其变异背后的特征寻找和驱动因素研究也更加复杂,一系列相关的关键科学问题依然没有解决,如CNA特征分类、CNA模式识别、CNA模式与肿瘤精准诊断预测关系等。

2012年开始有研究依据单点变异左右碱基背景将肿瘤基因组突变进行特征分解,最后总结出大约30多种DNA单点突变的模式(mutational signature)。这类分析让我们从表面上杂乱无章的单点突变背后,看到驱动单点突变产生的因素或分子事件。如吸烟、衰老分别在基因组DNA上面留下不一样且可识别的单点突变模式。单点变异是相对而言比较简单的基因组DNA变异,拷贝数变异(CNA)的变异特征及其模式研究目前还相当匮乏,这大大阻碍了CNA信息在肿瘤精准诊断预测中的应用。

近日,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刘雪松课题组在 Briefing in Bioinformatics 期刊发表了题为:The repertoire of copy number alteration signatures in human cancer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针对肿瘤基因组拷贝数变异(CNA)数据,建立了适应原始数据来源广、已知拷贝数变异机制非依赖的、泛癌种适用的CNA模式识别与定量方法,并在不同数据中验证了该方法在癌症分型预后中的实际应用价值。

研究团队利用2778个公共数据库PCAWG(32种癌症类型)全基因组测序数据,构建了拷贝数变异模式识别方法,进一步运用10851个TCGA样本(33种癌症类型)SNP芯片数据验证了该拷贝数变异模式识别方法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创新的拷贝数片段分类方法并应用于拷贝数变异模式识别,该分类方法考虑了拷贝数片段的如下特征:拷贝数片段长度、片段绝对拷贝数、片段杂合性状态、片段前后背景形态信息。考虑到真实世界数据的实际情况,最终获得176个CNA类别(图1)。相比现有的CNA模式识别方法,该方法能够提供更为细致的拷贝数片段信息,为深入理解CNA规律模式、发生驱动因素解读提供了基础。

图1:拷贝数片段数据分类策略

此外,该研究团队还探究了该CNA模式识别方法在肿瘤精准预后预测中的应用,研究发现部分CNA模式的强弱与肿瘤的预后密切相关(图2A、C),这种相关性在不同来源的数据中稳定存在(图2B),提示CNA模式在肿瘤精准预后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图2:拷贝数变异模式与癌症患者预后的关系

考虑到CNA检测方式的简便性和多样性,如低深度全基因组测序技术等等,具有低成本高效率的优势,与以往简单描述基因组DNA的拷贝数局部删失和扩增的信息不同,该方法提供了CNA在整体上的变异模式。结合了CNA特征模式与人工智能的“拷贝数指纹”预计将为肿瘤精准诊断预测带来全新的标志物体系。

总而言之,该研究开发了新型的CNA模式定量方法,发现了全新的肿瘤基因组CNA模式,不仅为深入研究肿瘤发生发展的基础,尤其是肿瘤基因组DNA变异的特征模式及背后驱动因素,提供了基础,而且为肿瘤的精准诊断预测提供全新的标志物体系。

 

原始出处:

Ziyu Tao, Shixiang Wang, Chenxu Wu, et al. The repertoire of copy number alteration signatures in human cancer. 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 bbad053, https://doi.org/10.1093/bib/bbad053.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2022年康复的肿瘤患者,他们知道的这些,你也应该知道

一旦确诊恶性肿瘤,治疗计划就会尽早开始制定和实施。但一些患者只愿意“一切了之”,认为辅助治疗“花钱受罪”,或是听到谣言担心治疗反而会导致身体衰弱、肿瘤转移。

这些关于癌症的传言与真相,你信了几条?

每逢亲友聚会闲谈时,总会听到一些关于“少量饮酒养生美容、吃大蒜防癌、正月吃药不吉利、肿瘤患者只要心态好就能无忧……”的话题,这些说法你真的信了吗?

必须看!保乳术后这种疗法,可以防复发!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女性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1]。面对“全球第一大癌”,很多患者的诉求是“保命”又“保乳”。“保乳”之后,总担心癌症复发。

Nature Nanotechnology:南开大学黄兴禄等团队合作利用机器学习辅助肿瘤血管中纳米颗粒通透性的单血管分析

内皮细胞间的转运是提高抗癌药物传递效率的重要过程。肿瘤血管的内皮细胞在内皮细胞(如内皮间隙)和跨细胞开窗(如囊泡-液泡细胞器(VVOs))之间存在间隙。

CA153增高一定是肿瘤吗?

肿瘤标志物CA153是乳腺糖类蛋白质,主要是癌胚抗原,与乳腺癌的相关性比较高,但并非特异性,因此需要我们检验人员和临床工作者高度注意,CA153升高时需要与临床相结合。

Nature Cell Biology:郭巍团队揭示肿瘤生长新机制:细胞外基质通过诱导外泌体分泌促进肿瘤生长

郭巍教授团队研究了在不同硬度的细胞外基质(ECM)上生长的肝癌细胞,发现硬化的细胞外基质(ECM)促进肿瘤外泌体的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