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 Res:樊嘉、周俭团队首次定义肿瘤侵袭前沿区

2023-06-22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发表于上海

全面揭示实体瘤不同区域尤其是肿瘤交界区域的细胞组成、空间异质性和细胞间交互作用对于解析肿瘤侵袭转移机制和研发肿瘤治疗新策略至关重要。

恶性实体瘤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不同组织区域具有高度的空间异质性。肿瘤交界区域是肿瘤侵犯癌旁组织以及肿瘤细胞与癌旁的其他细胞群体直接接触的区域,也是肿瘤细胞向外侵润和转移的最活跃区域。目前对于肿瘤的交界区域细胞成分、交互作用和功能特点仍不明确。全面揭示实体瘤不同区域尤其是肿瘤交界区域的细胞组成、空间异质性和细胞间交互作用对于解析肿瘤侵袭转移机制和研发肿瘤治疗新策略至关重要。

640

2023年06月19日,在樊嘉院士指导下,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周俭教授团队与华大研究院合作,在Cell Research(IF=46.3)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An invasive zone in human liver cancer identified by Stereo-seq promotes hepatocyte-tumor cell crosstalk, local immunosuppression and tumor progression”的研究论文,利用超高精度空间转录组技术(Stereo-seq)精准谱绘了肝癌空间异质性,重点聚焦肿瘤交界区,首次发现横跨肝癌和癌旁组织交界线上两侧各250µm的特殊带状区域(共500µm),突出表现为局部免疫抑制微环境、肿瘤细胞脂肪代谢增强和严重肝细胞损害状态,并将该区域定义为肿瘤侵犯前沿区(Invasive zone),该研究可为探索恶性实体瘤的侵袭转移机制,研发肿瘤治疗新策略提供新的角度和依据。

研究者利用华大自主研发的纳米级别分辨率的空间转录组技术(Stereo-seq),结合华大自主开发的单细胞转录组技术“DNBelab C4”,详细谱绘了原发性肝癌不同组织(肿瘤组织、交界组织、癌旁组织和淋巴结)的单细胞和空间转录图谱,发现不同组织区域的细胞组成和转录组水平存在差异,尤其肿瘤交界区变化最为明显,提示交界组织区域是一个具有低氧微环境、加剧的炎症反应和局部免疫抑制特征的区域。

为了进一步精准解析交界组织附近的空间异质性,团队随后构建了一种新的空间扫描和数字化模型(SDM)方法,以交界线为参考线将两侧的组织区域划分成约25 *25 µm²为单位的不同区带。通过解析空间转录组数据发现肿瘤交界线两边各250µm的特殊区域,表现为明显富集免疫细胞尤其是巨噬细胞,同时具有高度的免疫抑制微环境、肿瘤细胞脂肪酸代谢增强和上皮间质转换(EMT)、肝细胞处于严重损害状态等特征,因而将该特殊区域定义为肿瘤侵袭前沿区(Invasive zone)。

进一步分析得到的空间转录组数据显示,紧邻肿瘤细胞的癌旁侧肝细胞可能受肿瘤细胞直接侵犯而表现为明显的炎症反应特征,高表达血清淀粉样蛋白(SAAs)等急性时相反应蛋白,这也通过空间多色荧光染色进行了验证。随后,基于单细胞转录组数据分析表明肝细胞的JAK-STAT3通路的激活介导了肝细胞SAAs的高表达。在此基础上分析交界区肿瘤细胞的空间转录组数据,发现其一个肿瘤细胞亚群(CXCL6阳性亚群)具有侵袭性更强的肿瘤细胞特征,广泛分布在SAAs高表达的肝细胞富集区域。细胞体外功能实验也证实了肿瘤细胞可通过高分泌CXCL6激活肝细胞JAK-STAT3通路进而促进其SAAs高表达。利用单细胞转录组数据进行细胞间通讯分析表明,肝细胞与巨噬细胞之间存在密切细胞间通讯,可通过包括SAAs-FPR1和SAAs-TLR2等方式发生交互作用。通过进一步的细胞功能实验和空间多色荧光染色,证实肝细胞可通过高分泌SAAs-FPR1来招募巨噬细胞,SAAs-TLR2进一步促进巨噬细胞M2极化,形成局部免疫抑制微环境,促进肿瘤侵袭转移。研究者利用小鼠原位肝癌和肠癌肝转移模型,通过腺相关病毒敲减小鼠肝脏中SAAs,发现抑制SAAs表达,可明显抑制肿瘤侵袭前沿区巨噬细胞的募集及其M2极化,进而抑制肿瘤的进展。

640

肿瘤侵袭前沿区的细胞互作及促侵袭/转移机制

综上所述,该项研究主要基于超高精度的空间转录组技术结合单细胞测序、多色荧光等多组学手段,全面谱绘了原发性肝癌空间转录图谱,重点聚焦肿瘤交界区,首次发现横跨肿瘤和癌旁组织交界线上两侧各250µm的特殊带状区域(共500µm),突出表现为局部免疫抑制微环境、肿瘤细胞脂肪代谢增强和严重肝细胞损害状态,并将该区域定义为肿瘤侵犯前沿区(Invasive zone)。同时进一步精细解析发现侵袭前沿区中,肿瘤细胞可通过高表达CXCL6,通过激活肝细胞JAK-STAT3通路进而促进其SAAs高表达,可通过SAAs-FPR1和SAAs-TLR2分别募集和诱导巨噬细胞M2极化,形成局部免疫抑制微环境,进而促进肿瘤侵袭和转移。

该项研究首次提出肿瘤侵袭前沿区的概念,并且精准解析和验证侵袭前沿区中局部空间微生态,为临床和病理学重新认识肿瘤侵犯前沿区、探索恶性实体瘤的侵袭转移机制以及研发肿瘤治疗新策略提供新的角度和依据。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周俭教授、杨欣荣教授,华大研究院陈奥研究员、刘石平研究员为该研究的共同通讯作者。华大研究院吴靓副研究员、白寅琪博士、邹轩轩博士、许江山博士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闫加艳博士、陈霏雨博士、黄傲主治医师为该研究的共同第一作者。该项研究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原创探索计划和上海市市级科技重大专项、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等多项基金的资助。

参考文献:

Wu L, Yan J, Bai Y, Chen F, Zou X, Xu J, Huang A, Hou L, Zhong Y, Jing Z, Yu Q, Zhou X, Jiang Z, Wang C, Cheng M, Ji Y, Hou Y, Luo R, Li Q, Wu L, Cheng J, Wang P, Guo D, Huang W, Lei J, Liu S, Yan Y, Chen Y, Liao S, Li Y, Sun H, Yao N, Zhang X, Zhang S, Chen X, Yu Y, Li Y, Liu F, Wang Z, Zhou S, Yang H, Yang S, Xu X, Liu L, Gao Q, Tang Z, Wang X, Wang J, Fan J, Liu S, Yang X, Chen A, Zhou J. An invasive zone in human liver cancer identified by Stereo-seq promotes hepatocyte-tumor cell crosstalk, local immunosuppression and tumor progression,Cell Res . 2023 Jun 19. doi: 10.1038/s41422-023-00831-1.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樊嘉担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

  12月16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干部大会宣布,副院长樊嘉教授将接任该院院长一职,成为该院第十二任院长。上海市和复旦大学的相关领导到场讲话,对中山医院新老院领导都给予了高度评价。   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樊嘉博士,曾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副院长、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系副主任、中山医院肝肿瘤外科主任。兼任美国外科学院院士、中华医学会肿瘤分会常

樊嘉:不断创新的“医学人生”

  “要想完全攻克肝癌很难,至少还要50~100年。”樊嘉说,他目前正在做的只是很小一部分工作,整个研究体系就像庞大浩瀚的宇宙,他只找到了其中一颗很小的行星,不能解决整个宇宙的问题。 10月21日,2016年度何梁何利基金奖在北京颁奖。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肝肿瘤外科樊嘉教授凭借在肝癌临床诊疗技术的提高与转移复发机制研究等领域取得

樊嘉院士:肝癌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CSCO2019

在第22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19年CSCO学术年会上,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樊嘉院士为我们介绍了肝癌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 肝癌仍是最大挑战之一 中国新发肝细胞癌(简称肝癌)占全球55%。在我国的所有癌症中,肝癌发病率居第四位,死亡率居第三位,五年生存率只有14%。手术切除的病人只有20~30%,但术后5年转移/复发率达60%-70%。不同分期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差异巨大

路虽远,行则必至!樊嘉院士在复旦大学2021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全文来了!

2021年6月25日下午,复旦大学2021届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正大体育馆隆重举行。复旦大学校长许宁生等学校党政领导,校学位委员会委员、研究生导师代表,部分机关部处和各院系负责人共同见证20

上海国际慢病论坛:探索建立慢病“云医院”

4月2日,2016年上海国际慢病管理高峰论坛在上海举行。来自海内外的专家、临床医生以“融合·创新”为宗旨,围绕慢病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前景以及慢病管理在医院、在社区的应用实例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当前,各种慢性疾病大幅度增加,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群的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会专家表示,我国已进入慢性病的高负担期,具有“患病人数多、医疗成本高、患病时间长、服务需求大”的特点。 论坛大

Hepatology:樊嘉等发现EpCAM+ CTCs可预测肝细胞癌切除术预后情况

在致瘤性细胞系和肝细胞癌(HCC)标本中,上皮细胞粘附分子阳性(EpCAM+)的HCC细胞或许组成了一群肿瘤起始亚细胞群,进而导致患者预后不良。因此,我国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的樊嘉教授针对这一情况展开研究,研究结果发表于Hepatology(《肝脏病学》)杂志2013年四月版。作者发现,EpCAM阳性循环肿瘤细胞计数可作为肝细胞癌根治性切除术预后情况的新预测因子。在本研究中,对于即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