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ILIPS每日一例:从1例肺隐球菌病探其影像学特征

2023-02-12 放射沙龙 放射沙龙 发表于安徽省

肺隐球菌病发病率虽然较低,但随着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增多、免疫抑制剂、抗癌药,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以及养鹅等对鸟类接触的增多,近年该病有增多趋势。

【病例简介】

患者女性,41岁。因“反复头晕、视物旋转伴恶心2年,乏力1年入住心内科。原有高血压病1年。近期偶有少量咳嗽,无畏寒、发热,无消瘦、夜间盗汗。入院查体:T36.8℃,P100次/min,R 20次/min,BP 130/80mmHg。神清,精神可,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100次/min,心律齐,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双下肢无浮肿。肺功能示肺通气功能正常。肺弥散功能正常。血沉52mm/H。免疫球蛋白G 16.19g/l。IgA、IgM、C3、CA均正常。糖化血红蛋白、生化全套、血常规、肝炎系列、抗核抗体未见明显异常。入院常规胸片(图1)检查提示右上肺炎症及左下肺结节状影.进一步行CT平扫(图2A~2D),CT表现两肺多发结节状、团块状、斑片状密度增高影及节段性实变,病灶呈多样化并存。结节影边界清晰光整,团块影有分叶、周边伴有毛刺、内部伴有小空洞,节段性实变内部见有空气支气管征,实变周边伴有淡片状模糊影,气管支气管通畅,所有病灶均位于两肺外围胸膜下为主,且胸腔内未见积液。CT诊断右肺炎症,左下肺占位,肿瘤待排。临床以肺炎,高血压病先后予以“头孢呋辛针”(0.15q12h)、“氯唑西林针”(3q12h)“先锋必针”(2gq2h)“阿奇霉素针”(O.5qd)抗感染治疗16天。CT复查(图3A~3D)示两肺病灶范围及数目均较前有扩大增多。

为进一步确诊,行穿刺活检,肿块病理组织学检查,示隐球菌乳胶定性试验阳性,乳胶凝集定量试验:滴度(>1280)。最后诊断肺隐球菌感染。

图1 示右肺中上野斑片状模糊影及左肺下野类圆形占位

图2 (A、B肺窗,C、D纵隔窗)示右肺上叶肺野外带大片状密度增高影,边界模糊,中叶胸膜下小结节样影。左肺下叶近胸膜下圆形占位,内部密度不均,似有小空洞,肿块边缘有小毛刺

图3 (A、B肺窗,C、D纵隔窗)与图2同一病例,经抗炎治疗16天后复查,两肺病灶均有扩大,左肺下叶肿块内见有多个小空洞

【病例讨论】

肺隐球菌病(pulmonary cryptococcosis,PC)是由新型隐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较少见的肺真菌病。因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缺乏特异性,常导致误诊,影响治疗进程。隐球菌属酵母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存在于土壤及禽粪,在免疫功能正常情况下,一般不会引起隐球菌感染,多发生在机体免疫力低下、恶性肿瘤、糖尿病、血液病等,以及应用免疫抑制剂和长期应用抗生素等引起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导致隐球菌感染。隐球菌病多侵犯脑和脑膜等中枢神经系统,其次是肺。肺隐球菌病是由于新型隐球菌感染引起,呈急性或慢性感染过程,可经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肤粘膜侵入人体引起感染。其中以呼吸道吸入感染为主。吸入的隐球菌进入到肺外围,随之发生胸膜下感染,引起肺肉芽肿性病变和间质肺广泛浸润。虽然肺隐球菌病多发生在免疫力低下人群,但近年正常人群感染肺隐球菌病有增多趋势。应引起医务人员的重视。

本病肺部感染症状较轻,多数表现为轻微咳嗽、咳痰、发热、胸闷、乏力等,咯血少见,临床多以普通的上呼吸道感染来治疗,近1/3患者无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本例患者也仅在高血压病入院后常规胸片发现肺部有病灶后,以经治疗并进一步检查才确诊。

本病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综合文献及本例病变影像可有下列表现:

①结节或肿块病变:表现为大小不等,孤立或多发结节或团块影,孤立肿块呈圆形或类圆形,可有空洞,增强扫描病灶中度强化,部分肿块呈分叶状,周边有毛刺,最容易误诊为肿瘤。多发结节大多边界清晰,易误诊为多发转移瘤;

②单发或多发斑片状肺实变影:病灶呈大叶或节段性分布,病变中间密度高。周围密度低.其内可见有空气支气管征,此类最易误诊为一般的大叶性肺炎;

③混合型病变:表现为结节、斑片、团状、大叶实变多样化病灶并存,混合型病灶若发生在上叶,易误诊为肺结核。本例患者为混合型病变,右肺多发节段性实变、两肺多发结节及左下肺团块影,表现较具特征性;

④弥漫粟粒影及间质性肺炎。伴胸水、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肿大的均为弥漫和多发型病变,提示病变为播散型,较为少见。

本例患者为混合型病变,表现大片状、结节状及团块状影。另据文献统计,影像学表现与免疫状况有一定的相关性。免疫力正常者CT影像表现以结节影常见,可单发或多发,结节影通常位于胸膜下肺外带,直径在0.5~4cm左右。而免疫损害者,影像学表现类似于炎症性征象,大多以片状渗出影为主。由于肺隐球菌病影像学表现多形性及多变性,主要为肺部结节或肿块,节段性实变及结节、团块、斑片、节段性实变多形态并存,易误诊为肺癌、结核、肺炎、转移瘤等。单发肿块除病灶周边有时出现晕征较有特征外,其余征象,如分叶状、周边有毛刺、胸膜凹陷征、空洞等,均与肺癌鉴别较难。所以影像学上误诊为肺癌最多。多发结节、团块影,需与转移瘤鉴别。转移瘤边缘较光整,一般表现为棉团状,若发现原发灶可确诊。而隐球菌病灶形态呈多样性及大小不一的特点,有一定的鉴别价值。当表现为斑片状、结节状及节段性实变时,需与肺结核、肺炎鉴别。肺炎多急性起病,临床症状较明显,血常规WBC升高。而隐球菌病影像表现重但症状轻,影像表现与临床表现不一致为其特点,且一般抗炎治疗效果差。如本病例虽经抗炎治疗后,但病灶范围不是缩小。而是扩大征象。肺结核一般有结核中毒症状,如盗汗、消瘦等,血沉增快,多位于上叶尖后段及下叶背段等特定部位,邻近肺野常有支气管播散病灶,病灶易出现纤维化、钙化等。

肺隐球菌病发病率虽然较低,但随着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增多、免疫抑制剂、抗癌药,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以及养鹅等对鸟类接触的增多,近年该病有增多趋势。当肺内病灶呈多态、多灶、多发性,且病灶位于肺外围为主,临床症状与影像表现不一致时,应考虑到本病的可能,并及时进行多样化检查,以利于早期确诊,减步疾病的误诊。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