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heumatol Int:血清学活跃但临床症状静止(SACQ)的状态下,SLE患者使用新治疗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2024-05-27 潘华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SACQ状态的SLE患者中引入新治疗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尤其是贝利木单抗可能对提高缓解率具有积极作用。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需长期管理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随着生物制剂等新治疗药物的出现,SLE的治疗目标和策略发生了变化,主要包括确保长期生存、预防器官损伤及优化生活质量等。SLE患者中存在一种血清学活跃但临床症状静止(SACQ)的状态,此状态下患者虽无临床症状,但血清学活跃可能预示未来疾病活动的风险。目前关于在SACQ患者中引入新治疗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尚缺乏充分研究。本研究旨在明确在SACQ状态的SLE患者中引入治疗药物(如羟氯喹、贝利木单抗和免疫抑制剂)的疗效与安全性,特别是其对疾病发作和缓解的影响。

研究纳入了109名维持SACQ状态≥180天的患者,并将其分为暴露组(接受新治疗药物)和对照组(未接受新治疗药物)。通过对疾病发作时间、达到缓解时间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分析,揭示了治疗药物对SACQ患者疾病活动和安全性的影响。

首先,疾病发作是本研究的重要终点之一。结果显示,共有37例患者在观察期内经历了疾病发作,其中暴露组和对照组的疾病发作率分别为33.3%和26.4%。尽管暴露组的疾病发作率略高于对照组,但两组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这表明在SACQ状态的SLE患者中引入新的治疗药物可能对疾病发作风险没有显著影响。

其次,达到缓解是另一个关键的观察指标。在未达到缓解的68名患者中,有27名最终实现了缓解,其中暴露组的缓解率为41.7%,而对照组为28.6%。尽管总体上两组在达到缓解的时间上没有显著差异,但在接受贝利木单抗治疗的患者中,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这表明贝利木单抗可能对SACQ状态的SLE患者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有助于提高缓解率,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最后,安全性是评估治疗药物的重要考量因素。在本研究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在暴露期间明显高于对照期间,暴露组和对照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5.0%和10.7%。这表明在SACQ状态的SLE患者中引入新的治疗药物可能增加不良事件的风险,需要在临床实践中谨慎考虑治疗益处与风险之间的平衡。

显示至发作时间的校正风险比(HR)和95%置信区间(CI)的森林图

显示至缓解时间的校正风险比(HR)和95%置信区间(CI)的森林图

综上所述,本研究揭示了在SACQ状态的SLE患者中引入新治疗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尤其是贝利木单抗可能对提高缓解率具有积极作用。然而,治疗药物引起的不良事件风险也需要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原始出处:

No clear influence of treatment escalation on flare prevention in serologically active clinically quiescent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Rheumatol Int (2024). https://doi.org/10.1007/s00296-024-05593-6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06808, encodeId=53f122068085d,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8d95109e27ef'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系统性红斑狼疮(SLE)#</a> <a href='/topic/show?id=621211489694'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血清学活跃但临床症状静止(SACQ)#</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1,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09727, encryptionId=8d95109e27ef, topicName=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TopicDto(id=114896, encryptionId=621211489694, topicName=血清学活跃但临床症状静止(SACQ))],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Mon May 27 11:53:45 CST 2024, time=2024-05-27,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Arthritis Rheumatol: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疾病复发期间的免疫学特征

一部分SLE患者在复发期有许多免疫细胞群的减少,但在复发后这些细胞群则会呈现增加趋势。

Arthritis Rheumatol:挪威东南部地区(约290万人口)近二十年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率呈下降趋势

本研究识别了在挪威东南部SLE发病率的下降趋势,特别是在50至59岁的女性中该下降趋势尤为显著。

Ann Rheum Dis: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中,Anifrolumab如何通过调控免疫反应发挥治疗作用?

anifrolumab通过多方面调节SLE患者的免疫反应,其作用机制涉及广泛的免疫调节通路,特别是在抑制与SLE密切相关的I型IFN信号中显示出显著效果。

 Rheumatol Int:真实治疗环境中,贝利尤单抗能否降低SLE患者对糖皮质激素的依赖?

贝利尤单抗的引入,显著降低了SLE患者对糖皮质激素的依赖。

Arthritis Rheumatol:组蛋白特异性CD4+ T细胞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动态变化与临床意义

组蛋白特异性CD4+ T细胞在SLE患者中的选择性检测以及它们在不同疾病活动状态下的浓度变化表明,这些细胞可能是患者分层和治疗的创新工具。

Arthritis Res Ther: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性胰腺炎的临床特征与预后分析

cSLE相关性胰腺炎是一种临床罕见但潜在致命的并发症。

Clin Rheumatol:中国学者研究——探索系统性红斑狼疮与特应性皮炎之间的因果关系

本研究通过应用孟德尔随机化分析确认了系统性红斑狼疮与特应性皮炎之间的因果关系,发现SLE是AD发展的一个风险因素。

Clin Rheumatol:狼疮肾炎患者的2型SLE症状特征

活动性肾炎患者会出现明显的 2 型 SLE 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会随着肾炎的改善而改善。

Clin Rheumatol:EBV感染状态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临床表现和疾病缓解时间的影响

SLE患者中EBV裂解感染与更高的疾病活动性和缓解时间的延长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