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新视点线上学术交流会圆满收官

2022-07-18 网络 网络

为进一步开阔国际视野,助力精神领域医生临床及科研,由深圳市泛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梅斯医学共同主办的“精神分裂症新视点线上学术交流会”于7月14日圆满收官。

为进一步开阔国际视野,助力精神领域医生临床及科研,由深圳市泛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梅斯医学共同主办的“精神分裂症新视点线上学术交流会”于7月14日圆满收官。本次会议邀请了国内精神医学领域知名专家,分享和解读COP期刊上的热点文章及研究方法,交流国内外热点、融通学术思想,旨在推动我国精神医学领域学术发展。

会议伊始,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王高华院长作为会议主持进行致辞。

王高华院长 致辞

 

会议第一阶段——精神分裂症专题分享

会议第一阶段由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李涛教授主持,两名专家进行了专题分享。

李涛教授 主持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马现仓教授肠道菌群与抗精神病药所致代谢综合征研究进展这一主题进行了分享。分享内容主要包括4个方面:抗精神病药物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肠道菌群介绍;抗精神病药所致的代谢综合征与肠道菌群的关系;精神益生菌-泛乐莱舒忧君。

内容一:抗精神病药物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

代谢综合征(MS)对精神分裂症的影响。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我国一般人群MS的患病率为16.5%,而精神分裂症患者MS患病率是普通人群的2~3倍。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人群中,MS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及死亡风险,损害患者的认知功能,增加精神病复发风险,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总体功能,降低其服药依从性。有研究显示,16-50岁精神分裂症患者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风险是普通人群的3.2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平均寿命比普通的人群缩短15~20年,其主要原因与MS引起的心脑血管并发症密切相关。

抗精神病药物对MS的影响。研究显示,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使精神分裂症患者罹患MS的比例增加,这可能与抗精神病药物(尤其是2代抗精神病药物)会通过多种途径影响患者的糖脂代谢,增加患者的食欲和体重,由此增加精神分裂症患者罹患MS的风险,加速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内容二:肠道菌群

人体肠道中存在数以亿计的微生物,人类微生物组计划的汇编数据确定了从人类分离出的2172种微生物,分为12种不同的门,其中93.5%属于变形杆菌门,厚壁菌门、放线杆菌门和拟杆菌门。肠道菌群对健康至关重要,参与了与机体的消化,代谢,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并调节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功能等。研究已经证实,肠道菌群失调可以导致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代谢疾病,同时也与精神疾病(抑郁、焦虑、精神分裂症等)的发生密切相关。

内容三:抗精神病药所致的代谢综合征与肠道菌群的关系

肠道菌群与MS之间的关系。宁光院士等发表在Nature Medicine的一项研究显示,肠道菌群紊乱与肥胖、糖脂代谢紊乱等MS表型密切相关。多个研究显示,MS表型患者肠道菌群α多样性下降、有益菌丰度相对下降,致病菌丰度相对上升,而进行减肥干预后相关的异常微生物和代谢得到逆转。

肠道菌群参与抗精神病药所致MS的机制。研究显示,菌群脂质代谢紊乱可能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脂质代谢,增加MS的发病风险。初步机制分析显示,肠道菌群参与抗精神病药所致MS的机制可能与一般人群MS的发生机制类似,但也可能存在菌群同抗精神病药物相互作用等更为复杂的机制,需要进一步的深入探究。由此引发了研究的一个热点是通过靶向肠道菌群来干预抗精神病药所致的MS,其中便涉及到益生元和益生菌的探究。益生元是不可消化的饮食多糖,可促进益生菌的生长。人体试验研究显示,益生菌和膳食纤维联合干预可安全有效地缓解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体重增加和代谢紊乱。

内容四:精神益生菌-泛乐莱舒忧君

精神益生菌是指摄入后利于人类精神健康的益生菌,这些益生菌可以与肠道内的共生菌相互作用,影响大脑。泛乐莱舒优君是经全球临床证实对肠脑轴有效且研究最充分的一种精神益生菌,主要有几个特点:第一,由4大明星菌株的特定组合(瑞士乳杆菌、长双歧杆菌、植物乳酸菌和鼠李糖杆菌);第二,有强大的科学数据支持(20+篇临床研究,6篇精神科临床研究和11篇机理研究支持);第三,有9个健康声称(获得加拿大卫生部和巴西卫生监督局批准的情绪、压力相关的健康声明9个)。

分享最后,马教授简要介绍了目前正在主持的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探究益生菌制剂(泛乐莱舒忧君)协同改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该研究在5个临床中心同时进行,计划纳入6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研究的目标有三个:1)探讨益生菌(元)能否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肠道菌群紊乱;2)探讨益生菌(元)改善肠道菌群体精神症状的肠脑轴的机制;以及3)探讨益生菌(元)能否改善抗精神药物引起来的代谢紊乱。

马现仓教授 专题分享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马小红教授围绕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激越:起源和循证治疗这一主题进行了内容分享。分享内容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患者激越的流行病学调查,不同因素对精神病患者激越的影响,药物治疗以及正在研发的新药物。

内容一:精神分裂症患者激越的流行病学调查

精神病分裂症患者的激越通常与精神病症状加重有关,但也可能是其冲动控制障碍的一种表现,若未得到控制,可能会进展为攻击和暴力行为。从现象学上说,激越是一种异质性综合征,包括不安、易激惹、焦虑以及缺乏具体目的的行为和语言增加或过度症状。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美国精神科急诊中精神运动型激越的发生率为20%~50%,我国精神科病房中新入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激越的发生率为64.3%,严重激越的发生率为31%。精神障碍患者的攻击行为发生率是健康人的2-10倍,以精神分裂症最高,82%的强制入院患者曾出现暴力行为。因此,需要及时快速的识别出现激越预兆的患者,采取有效的非药物(如合适的言语劝导)或药物治疗方式进行干预。

内容二:不同因素对精神病患者激越的影响

精神分裂症患者常见吸烟行为,约占60%~90%的比例。研究表明,吸烟可能会加重精神分裂症患者激越行为的发作,需要更高频率的药物治疗来缓解焦虑和激越。西方国家中,精神分裂症患者还常会使用大麻,使用率约为26%,但是大麻的使用会导致药物依从性降低,还会导致多种心理疾病发生率的升高,包括紧张症。最近,国内一项研究显示,空气污染(PM2.5)可会增加焦虑/激越的发生率。

内容三:药物治疗以及正在研发的新药物

现有的研究中,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激越的药物治疗,最常见的是氟哌啶醇,对于严重激越行为,最常使用的是氟哌啶醇联合异丙嗪,可快速达到镇静效果(通常是半小时内)。临床中,也有使用依匹哌唑和吸入型洛沙平来干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激越行为,尚未得到广泛使用。总体来说,目前临床中一代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激越的使用频率要高于二代抗精神病药物,需要时间和研究来继续支持二代药物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未来也将会有更新的药物出现,尤其是非注射给药途径的药物,2021 APA会议中报道了BXCL501(右美托咪定口服速溶膜剂型)在治疗精神分裂症和双相障碍患者中均抵达了改善激越症状的主要终点;目前鼻喷型奥氮平也正处于临床研发中。

马小红教授 专题分享

接下来由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王惠玲教授主持,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刘铁桥教授妊娠期精神分裂症这一主题进行了内容分享。

王惠玲教授 主持

刘铁桥教授主要从妊娠期精神分裂症的流行病学研究和临床特点,对治疗的影响以及对产妇和婴儿的影响几个方面对妊娠期精神分裂症进行了详细的分享。

内容一:妊娠期精神分裂症的流行病学研究和临床特点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常见精神疾病,多起病于青壮年,终生患病率约1%,40岁左右达到高峰。对于女性来说,发病较男性晚2-3年,高峰期在25-35岁和更年期后。因此,对于育龄期精神分裂症女性进行性健康和计划生育问题的关注至关重要。

精神分裂症女性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妊娠率持续上升,人工流产率较其他非精神分裂症女性更高,更少接受产前就诊,更多的去提问题以及意外妊娠率较高。因此,对于精神分裂症女性,需要做好产前护理,探讨性健康、计划生育和再孕时机的选择对此类患者很重要。

内容二:妊娠期精神分裂症对治疗的影响

考虑到抗精神病药物的致畸性,临床医生更倾向于患者停药。但是,最新研究结果并不支持孕期使用抗精神病药物会显著增加胎儿严重畸形的风险这一观点。具体药物方面,一项前瞻性研究显示,孕早期使用喹硫平(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并不会升高婴儿重大畸形风险;另一项基于数学生理学的腰带动力学模型显示,喹硫平和阿立哌唑在妊娠期的血液浓度会低于有效治疗浓度,因此在妊娠期需要密切监测血药浓度和调整患者的药物治疗剂量。值得注意的是,研究发现孕期使用丙戊酸盐(一张情绪稳定剂)与婴儿的神经发育障碍(包括智商下降、语言障碍及孤独谱系障碍等)的患病风险增加有关。因此,仅建议对其他药物无效的癫痫患者孕期使用丙戊酸盐。

内容三:妊娠期精神分裂症对产妇和婴儿的影响

与普通孕妇相比,精神分裂症孕妇往往有更高的共病发生率、产前并发症和早产发生率,在重性精神分裂症孕妇中,先兆早产、妊娠期糖尿病和非自然阴道分娩的发生率也高,这可能与患者接受产前护理较晚有关。大样本量的抽样调查研究显示,精神分裂症女性患者妊娠期糖尿病的患病率高于其他精神障碍的女性,是普通人群的3倍。一项Meta分析的结果也显示,孕期使用抗精神病药物会增加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对婴儿的影响方面,研究显示,分裂症女性早产、婴儿胎龄较小。Apgar评分较低的比例更高,原因分析显示可能与分裂症孕妇吸烟者比例明显较高有关。

刘铁桥教授专题分享

第一轮会议讨论——妊娠期精神分裂症用药问题

本轮讨论环节中,马小红教授与刘铁桥教授就当前临床中常遇到的棘手问题——妊娠期精神分裂症用药问题进行了经验分享与热烈讨论。教授们认为,应充分告知患者及家属药物的停与用的利弊,解释不同药物的影响,把是否使用药物以及使用何种药物的决定权交予患者。

 

会议第二阶段——临床研究统计分析思路

会议第二阶段由北京大学第六人民医院司天梅教授主持,梅斯医学资深研究员林上闹博士临床研究统计分析思路这一专题进行了内容分享。

司天梅教授主持

林上闹博士主要从临床研究中在确定了研究方向以后,如何根据研究目的制定统计分析的思路和选择科学规范的统计方法方面进行了细致和全面的讲解。林博士指出,临床研究中要始终贯穿4个统计学思想:事先计划的思想,统计学保守性为主的思想,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冲突时抉择的思想,以及多因素分析的思想。接着,林博士又介绍了如何选择具体的统计学方法,首先要明确变量类型,第二要明确分组,第三要确定组间关系,然后进行统计方法的选择。最后林博士通过分享了一篇发表在JAMA Psychiatry上的临床研究系统介绍了整个临床研究中统计分析的思路。

林上闹博士专题分享

第二轮会议讨论——临床研究数据转化

本轮讨论环节中,司天梅教授就林上闹博士分享的内容进行了经验分享。林博士就多因素分析时变量的选择、参照的选择以及连续变量的纳入这三问题进行了更为详细的内容解释和分享。

与会专家合影

最后,王高华教授对会议专题和讨论内容进行了总结,通过对精神分裂症从机制到临床治疗的系统回顾和分析,系统学习临床研究数据的收集并做好统计分析,借助于线上读书会这个平台可以切实帮助全国线下的所有听众。

COP中文版2022年第1期文章点击下载

本期读书会回放视频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404184, encodeId=282114041841d,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7366e6493be'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精神分裂#</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48,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76493, encryptionId=7366e6493be, topicName=精神分裂)],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21015, createdName=heli0118, createdTime=Wed Jul 20 06:18:17 CST 2022, time=2022-07-20, status=1, ipAttrib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