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Alzheimers Dis:AD患者是否有抑郁症,其神经免疫调节机制也不同

2016-10-28 梅斯管理员

抑郁症与阿尔茨海默氏病(AD)共存可恶化AD。中性粒细胞明胶酶蛋白(NGAL)是一种新发现的在AD和抑郁症的病理生理学(神经)炎症调节因子。本研究旨在比较健康对照组,AD没有抑郁(AD-D)及AD合并抑郁症(AD+ D)患者NGAL水平。评估健康对照组(n = 19  ),AD-D(n = 19)及AD+ D(n = 21)患者九个脑区NGAL及其受体蛋白24p3r和Megalin水平。在AD-D

阿尔茨海默病 抑郁症 神经免疫调节

Cell Rep:得了阿尔茨海默病的斑马鱼还能再生神经元?德国科学家破解其中机制

2016-10-22 medsci_4

来自德国的研究人员最近在阿尔茨海默病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他们发现了发病的斑马鱼脑部如何通过形成更多神经元应对这种疾病。IL-4和STAT6这两个蛋白与上述过程有关。这项研究在理解、预防甚至治愈阿尔茨海默病方面迈出了一大步。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Cell Reports上。该研究以斑马鱼为研究模型,斑马鱼的脑可以再生,受到不同类型的损伤之后仍然有补充损失的神经元的能力,研究人员发现斑马鱼

阿尔茨海默病

J Intern Med:亚洲阿尔茨海默病和脑血管病共存的专家共识

2016-09-28 Moon

学术界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阿尔茨海默病和脑血管病(AD+CVD)的共存,但是由于尚缺乏明确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指南,所以亚洲的AD+CVD患者可能被低估。 来自9个亚太地区国家的16名老年痴呆症专家在2014年9月完成了一项调查,并于2014年11月进行会面,回顾亚洲AD+CVD的流行病学、诊断和治疗方法。通过讨论得出共识,已发表的文献为共识提供证据支持。 数据显示,所有亚洲痴呆症患者中,A

阿尔茨海默病 脑血管病 专家共识

FEBS J:抵抗阿尔茨海默病的新策略

2016-09-13 medsci_4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一种起病隐匿的渐进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初症状表现为记忆力下降、日常生活能力产生障碍,最终将卧床不起、大小便失禁,完全需要依赖家人的照顾,病因迄今未明。在65岁以前发病,称为早老性痴呆;在65岁以后发病,称为老年性痴呆。目前只能通过药物缓解大脑萎缩,还没有治愈的方法,确诊后的平均生存期为10年。据估计,我国现有1000多万老

阿尔茨海默病

2016阿尔茨海默病创新药物临床试验中国专家共识发布

2016-09-07 lili

AD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已上市的治疗药物仅4种(多奈哌齐、加兰他敏、卡巴拉汀以及美金刚),均以改善AD临床症状为主,迄今尚无可逆转或阻止病情进展的有效药物。有研究表明,在AD症状出现前的10 ~ 20年即有病理生理改变,因此近年来临床对 AD 的诊断和治疗干预研究,已经从痴呆阶段前移到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阶段以及无症状的临床前AD阶段。2

阿尔茨海默病

2016 阿尔茨海默病创新药物临床试验中国专家共识

我国自2006 年以来无抗AD 新药上市,缺乏临床研究的经验。随着国际AD 诊断标准的更新和生物标志物等研究的应用,我国迫切需要制定适用的抗AD 药物临床试验的指导与规范,因此抗AD 创新药物临床试验中国专家小组经过充分讨论形成以下共识,旨在帮助和促进我国抗AD 药物临床试验的开展。

中国神经内科相关专家小组(统称)

阿尔茨海默病

寻找阿尔茨海默病早期标志物

2016-07-26 medsci_5

对于每年三月在全球发起的大脑意识周(Brain Awareness Week)活动,全世界的很多人引用V.S. Ramachandran的名句来表达他们的想法。今年的这项全球性活动旨在让公众了解科学所发现的大脑奇迹以及研究大脑给我们所有人带来的益处。除了关于大脑如何塑造我们对世界的理解方面富有启发性的发现之外,研究人员利用各种方法改善大脑疾病诊断、查明病原和开发治愈性疗法。作为一种神经退行性疾

阿尔茨海默病

酮类物质治疗阿尔茨海默病

2016-07-11 medsci_5

尽管几十年来努力开发一种预防或治愈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折磨着老年人群的最为常见的痴呆症---的药物,但是当前还没有治疗这种破坏性疾病的方法。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着这样的一种特效疗法可能已经存在,但不是以药丸的形式,而只是简单的饮食变化。而且越来越多的研究报道改善代谢健康的干预性方法能够缓解症状和降低与AD相关联的脑部病变。一种流行的理论是AD有多种病

阿尔茨海默病 酮类物质

阿尔茨海默病的7个阶段

2016-06-21 梅斯管理员

如今,全世界最常用的阿尔茨海默病分级体系为纽约巴里·瑞斯贝格(Dr.Barry Reisberg)博士开发的总体衰退量表(GDS),将其分为七个阶段。

阿尔茨海默病 认知障碍

Alzheimers Dement (Amst):血液检测也能诊断阿尔茨海默病?

2016-06-14 Seven L

好消息!罗文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一种可以检测阿尔茨海默病轻度认知阶段的血液测试。根据美国骨科协会的新闻稿,研究人员对236名参与者进行了验证试验,测试了识别老年痴呆症早期患者结果的整体准确率、敏感性和特异性。约60%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是阿尔茨海默氏症早期阶段所致,其余40%的病例是由其他因素引起的,包括血管问题、药物副作用和抑郁。”罗文大学研究生院的Cassandra DeMarsh

阿尔茨海默病 血液检测 认知

PLoS Biol:对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新分子NMNAT2被发现

2016-06-07 xiaoshu

来自印第安纳大学等研究单位的研究人员最近进行了一项研究,他们发现了一些证据表明一种叫做NMNAT2的酶能够帮助对抗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造成的不良影响。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Plos Biology上。在美国有超过600万人受到退行性脑部疾病的困扰,据估算仅2010年就有50万人的死亡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有关。因此深入理解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机制,找到对抗该类疾病的方法对老年人的健康有

神经退行性疾病 阿尔茨海默病

Sci Sig封面文章:阿尔茨海默病重要遗传病因及潜在治疗方法

2016-05-14 medsci_3

本期封面 在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过程中,beta淀粉样蛋白形成的斑块会在脑中积累,损伤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现在来自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和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蛋白激酶C(PKC)alpha在beta淀粉样蛋白对神经元连接的损伤过程中起关键作用。他们还发现了增强阿尔茨海默病病人体内PKC alpha活性的基因变异。 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Science Signaling上。

阿尔茨海默病 基因变异

我国科学家发现人体新蛋白或能逆转阿尔茨海默病

2016-05-14 medsci_3

阿尔茨海默病,一种以认知功能衰退为特点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据估计,全世界患者已达3500多万人。中国属于阿尔茨海默病的高发地区,目前患者人数居全球首位。11日,浙江大学医学部教授、浙江大学附属二院神经内科主任、中国阿尔茨海默病协会(ADC)委员张宝荣宣布了一项最新的科技研究成果——发现一种叫“IL-33”的新蛋白,有可能逆转阿尔茨海默病。 2012年年底,张宝荣率领浙大二院的研究小组,加盟香港

阿尔茨海默病 认知障碍

景乃禾小组新成果带来攻克阿尔茨海默病的希望

2016-03-30 梅斯管理员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景乃禾课题组在美国《干细胞报告》上的一项研究成果,让人们看到了攻克阿尔茨海默病的希望。据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发布的《2015年全球阿尔茨海默病报告》,仅2015年1年,就有约1000万阿尔茨海默病新增病例,相当于每分钟约有19人患病。报告预计到2050年,全球阿尔茨海默病患病人数将从当前的4700万增加至1.32亿。遗憾的是,面对持续走高的发病

阿尔茨海默病 乙酰胆碱

Proceedings B :环境毒素可能增加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风险

2016-01-25 kelly

在一项最新发表于科学期刊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的研究中,来自民族医学研究所(Institute for EthnoMedicine)和迈阿密大学脑捐赠库的科学家们表明,慢性接触一种环境毒素可能增加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风险。这项研究为针对阿尔茨海默病、肌萎缩侧索硬化(ALS)和帕金森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 脑缠结(Brain tangles)和淀粉

环境毒素 阿尔茨海默病 退行性疾病

共500条页码: 30/34页15条/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