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地球化学与生物地球化学

负责人:曾永平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批准年份:2005

前往基金查询
项目简介
项目名称
 环境地球化学与生物地球化学
项目批准号
40588001
学科分类
d0309 地球科学部 _地球化学 _环境地球化学
资助类型
地球科学
负责人
曾永平
依托单位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批准年份
2005
起止时间
200601-200912
批准金额
100.00万元
摘要
2005年3月至2006年2月每月在珠江八大入海口采集径流样品一次,分析其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环境分子标志物、营养盐并估算它们的年入海通量;在南海大陆架采集了沉积物和沉积柱样品,分析其中多环境芳烃浓度,并估算其沉积储量。结果显示,珠江八大入海口水体受到不同来源的污染;有机氯农药主要来源于历史残留,但仍然存在新的滴滴涕输入。然而,目前被认为是中国环境中滴滴涕主要来源的三氯杀螨醇农药对该地区的影响相对较小。电子垃圾是多溴联苯醚的主要来源,其中电子洋垃圾的贡献远大于国产电子垃圾。多环芳烃和正构烷烃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消耗,而对直链烷基苯和甾醇研究的结果显示,城市生活污水对珠江八大入海口水体有明显影响。通过对全球汽车轮胎释放的苯并噻唑估算显示,2-(4-吗啉基)-苯并噻唑比苯可以和区域经济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相联系。质量平衡模型模拟显示,河流输入是珠江入海口和中国南海北部地区污染物的主要来源,而进入到入海口和南海北部的污染物少部分将沉积至海洋底部,而大部分迁移至外海。粗略估算了南中国海大陆架沉积物中的PAHs储量,结果表明河流输入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离珠江口比较近的区域。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