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药草乌诃子汤炮制工艺及减毒增(存)效原理的研究

负责人:图雅

依托单位:内蒙古民族大学

批准年份:2008

前往基金查询
项目简介
项目名称
蒙药草乌诃子汤炮制工艺及减毒增(存)效原理的研究
项目批准号
30860391
学科分类
C191002 生命科学部 _水产学
资助类型
生命科学
负责人
图雅
依托单位
内蒙古民族大学
批准年份
2008
起止时间
200901-201112
批准金额
26.00万元
摘要
本课题拟以内蒙古产草乌为研究对象,优化草乌诃子烫炮制工艺,固定基本工艺技术参数,采用液-质联用等技术,对比分析草乌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鉴定炮制后明显减少或增加的特征性成分,并对乌头碱、新乌头碱和次乌头碱进行含量测定,选择对心脏的毒性、抗炎、镇痛作用等指标筛选低毒高效的制草乌,明确草乌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与药理活性、毒性变化的关系,结果:以药效和化学成分为指标优选草乌诃子汤炮制工艺为先取草乌药材量1/2的诃子加10倍量水煎煮1小时,4层纱布过滤,用滤液浸泡生草乌2天再煎煮8小时,捞出草乌置于方盘中60℃烘干。通过对草乌炮制前后生物碱提取物的分析,发现炮制前后生物碱的种类没有明显的改变,但双酯型生物碱峰相对强度较明显的下降及脂类生物碱相对强度明显增大;由于人体小肠属于低极性环境,酯型生物碱的主要吸收发生在小肠,当含有酯型生物碱的药物到达低极性环境的小肠时,诃子的存在可以使双酯型生物碱在小肠内的吸收减缓,从而起到减毒和缓释作用,实验提示心肌酶改变可能是乌头碱毒性作用机理之一,诃子解毒的作用侧与影响心肌酶的变化有关。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