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血吸虫尾蚴"延迟脱尾"及其免疫学意义研究

负责人:王婷

依托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批准年份:2010

前往基金查询
项目简介
项目名称
日本血吸虫尾蚴"延迟脱尾"及其免疫学意义研究
项目批准号
81000738
学科分类
H1906 医学科学部 _医学病原生物与感染 _寄生虫、寄生虫感染与宿主免疫
资助类型
医学科学
负责人
王婷
依托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
批准年份
2010
起止时间
201101-201312
批准金额
20.00万元
摘要
传统观念认为,血吸虫尾蚴在入侵宿主过程中会脱去尾部,但新近研究证明,曼氏血吸虫在侵入宿主皮肤时尾部并未脱落,而是随体部一起进入宿主皮肤,这种现象称为"延迟脱尾"。我们发现日本血吸虫尾蚴在钻穿宿主皮肤时也具有"延迟脱尾"现象。"延迟脱尾"与感染量有关,少量感染时尾蚴在钻皮时会脱去尾部,但大剂量感染时尾蚴更易整体进入宿主皮肤。由于"延迟脱尾"时尾蚴的尾部也可进入宿主体内,因此,与未将尾部带入宿主皮肤的尾蚴相比,延迟脱尾的尾蚴在宿主体内引起的免疫应答可能存在差异。在血吸虫病流行区,由于水域中尾蚴的密度不同,人群接触疫水的方式也各异,因此感染尾蚴的量也有差异。如果"延迟脱尾"与感染量有关,那么轻度和重度感染者的免疫应答就也可能存在差异。本课题拟在我们发现日本血吸虫也具有"延迟脱尾"现象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其"延迟脱尾"现象与感染量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延迟脱尾"对不同感染度宿主免疫应答的影响。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