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多劳多得 点击跳转

女人想变美到底该喝豆浆还是牛奶?看完你就知道了

女人想变美到底该喝豆浆还是牛奶?看完你就知道了

我国自古就有豆浆养生的说法,从 “一轮磨上流琼液,百淋汤中流雪花”的诗句中足以见得人们对豆浆的喜欢。而由西方流入的牛奶也因营养丰富受到世人的追捧。女人到底是喝牛奶好还是豆浆好,咱们来听听专家怎么说。中国人的餐桌离不开豆浆,无论丰盛的大餐还是简单的家常便饭都常常有现磨豆浆的身影。我们通常所说的豆浆是黄豆磨成的。而大豆中所含的氨基酸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其中的大豆低聚糖和纤维素都有助于肠道健康,含量为2

健康时报网 - 豆浆,女人 - 2017-03-23

Lancet:患者个人空间对临床医生在医患沟通中的意义

Lancet:患者个人空间对临床医生在医患沟通中的意义

最近一期的柳叶刀杂志上,英国 College London医学系外科的Roger Kneebone医生写了篇短文,题目是“个人空间(Personal Space)”, 挺有意思。这篇文章里Roger讲了个去医院就诊的故事。Roger以前在伦敦常蹬滑板车。一次在一个夏天晚上,他蹬着滑板回家,头盔护目镜朝上开着,这时几个男孩在人行道上扔了一个水弹,正巧击中了他的脸。而后他眼睛疼痛,

阎影 - 医患沟通,患者 - 2019-06-09

全球肥胖流行,主要是农村地区的锅?!

全球肥胖流行,主要是农村地区的锅?!

BMI在大多数国家都在上升,人们的普遍看法是:城市化是世界范围内BMI上升的最重要的驱动因素之一,因为城市的饮食和生活方式会导致肥胖。然而,这样的结论通常是基于一个或少数几个国家的横截面研究得出的。只有少数研究分析了BMI在农村和城市地区是如何随时间推移而变化的。近日,英国研究者们分析了1985~2017年间190个国家和地区农村和城市地区人群的BMI变化趋势。研究方法研究人员纳入了2,009

医咖会 - 肥胖流行 - 2019-05-16

孙祥华:家庭医生签约 信息化要先行

孙祥华:家庭医生签约 信息化要先行

“小病到社区、大病去医院”,这是新医改倡导的分级诊疗模式,为实现这一目标,目前各地正全力推进,配套政策频出。对此,南京市基层卫生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孙祥华表示,医改最后成功与否,就看分级诊疗能不能落地,而要实现分级诊疗,不但要患者愿意到基层医院就诊,而且基层医院还必须接得住。

南京晨报 - 家庭医生,签约,信息化 - 2017-09-04

陈怡霓委员:控制医疗支出,需壮大百姓信得过的全科医生队伍

陈怡霓委员:控制医疗支出,需壮大百姓信得过的全科医生队伍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广东省委会副主委,广东省广州市政协副主席陈怡霓向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提交了题为《壮大百姓信得过的全科医生队伍》的发言。陈怡霓在发言中称,全科医生是居民健康和控制医疗费用支出的“守门人”,中共十九大报告明确要求“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各省也发布了配套措施,建立了一批全科医生(助理)规范化培训和转岗培训基地

澎湃新闻 - 医疗支出,全科医生,两会 - 2019-03-05

医生转行指南出来了,多达20种!

医生转行指南出来了,多达20种!

12%的国内医生想要转行!据《2017中国医院招聘发展调研报告》。13.5%的美国医生计划1-3年内转行!据美国2016年针对医生职业规划的一项调查。美国这份调查还提到,迫切想转职的医生,在年龄上两极分化严重。一种是刚上岗没两年,感觉自己非常不适合临床工作,急需找到另一条出路;另一种已经快要退休了,想丰富一下人生。那么,到底哪些职业适合医生转职呢?为此,美国Medscape专门做了一次研究统计

医学界 - 医生,转行,指南 - 2018-03-17

北医三院:儿科医生的一周

北医三院:儿科医生的一周

在微博和朋友圈,经常有人抱怨医院儿科“排队三小时,看病三分钟”,认为医生不敬业;也有患儿家长一语不合就对医生拳脚相加,加剧医患矛盾……北医三院儿科主治医师潘维伟记下了自己一周的工作情况。从这些文字中,我们能窥见儿科医生真实的工作状态与困惑□星期一雾霾红色预警中的北京,地铁加公交的出行还算便利。7点50分到了医院,已经有30多个孩子在等着我。自己暗暗鼓劲,努力,上午争取看到50个。8点开始看病,到1

新华每日电讯 - 儿科医生 - 2016-04-12

医疗健康领域反腐的几个“最”

医疗健康领域反腐的几个“最”

截至2018年12月27日,医疗健康领域至少86人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37人被开除党籍和公职。毫无疑问,2018年反腐败斗争呈压倒性态势。

洞察医改 - 医疗健康,反腐,监察调查 - 2019-01-25

对不起!我们医治不好中国人

对不起!我们医治不好中国人

我,80后,医务工作者。我们经历了高中般的大学生活,当其他专业的大学生们在上网、逛街、化妆、看电影、谈恋爱的时候,我们整日泡在自习室里,用5年(本科)或8年(硕士)的青春和一摞摞成百上千页的书作伴,终于毕业了,有了一份工作,一份既让你们羡慕,又被你们唾弃的工作。这是一份女人当男人使,男人当牲口使,还吃力不讨好的工作。我给你看病,你的病恢复得快,你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你的病恢复得慢,你认为我是庸医

网络 - 医患关系,医生 - 2015-10-19

【Nature News】新冠疫情何时达峰?来自乐观派与悲观派的预测

【Nature News】新冠疫情何时达峰?来自乐观派与悲观派的预测

导读:目前除湖北省外,全国各省市新冠肺炎日净新增病例均保持在个位数。前日,现有确诊病例数首次出现了下降,说明新冠肺炎住院患者正在减少,这是全国上下齐心防“疫”和一线医护顽强抗“疫”的有效成果。然而,我们能否就此轻易宣布疫情已达顶峰呢?众多学者在Nature上展开讨论,乐观派和悲观派的预测差别巨大。

转化医学网 - 新冠肺炎,预测 - 2020-02-20

孙筠友、彭俊周夫妇:医生伉俪感动社区

孙筠友、彭俊周夫妇:医生伉俪感动社区

简介孙筠友,女,1930年2月出生;彭俊周,男,1930年6月出生;朝阳区和平街胜古庄社区居民。孙筠友、彭俊周夫妇退休28载坚持为居民义诊、为儿童免费体检,体检儿童已扩至百余人。曾因孙奶奶体检得到及时救治的小于已在美国读博;在体检中发现音乐天赋得到他们资助的哮喘女孩已考入音乐学院声乐系。为身后继续支持医学事业,夫妇俩4年前就已办理遗体捐献手续。主要事迹医生伉俪感动社区少年时参加革命,早年经历让

首都文明网 - 医生伉俪,义诊 - 2016-08-05

医生挨打受辱这一次不能忍,以后也不会忍!

医生挨打受辱这一次不能忍,以后也不会忍!

近些年,医生这一职业已从往日那备受尊重的“白衣天使”跌落至“高危职业”人群,且看国内频频发生的辱骂医生、砍伤医生、杀害医生等医闹事件不免让人心寒。前段时间朋友圈被医闹事件刷了屏,医生各种受辱离职,倍感负能量爆棚。每一位医护工作者对于有法可依的“医闹入刑”都等了很久,终于这样一个给力的政策自2015年8月29日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上表决通过了,并从去年11月1 日开始执行。这意味着站在医闹弱势一侧的医生

MedSci原创 - 医闹,刑法 - 2016-04-06

博士3年12篇SCI论文(平均2.7分)的传奇经历

记得有个老师和我开过玩笑,老-婆可以换,君不见,十年换夫换妇的朋友多得是,尤其是在高学历的学术界。可是,SCI论文署名的更改,全球实属少之又少。

SCI - 2011-10-16

笑声解决癌痛!是时候去看相声了!

大笑辅助治疗癌症?!是真的!

MedSci原创 - 笑,癌症 - 2019-12-16

微生物组科学研究新发现带来治疗革命

组成人体的细胞大约有 10 万亿个。这是一个巨大的数字,但与生活在人体内及体表的 40 万亿个细菌细胞相比,10 万亿显然少了一大截。研究人员试图用细菌来治病。细菌可被用来治病据全国广播公司新闻网(NBC News)报道,近些年来,科学家们了解到,人们身上及体内的细菌(统称为微生物组)与健康的许多方面密切相关,其中包括免疫系统的抗病能力、以及罹患哮喘和过敏等疾病的风险。科学家的最新研究发现

侨报网 - 微生物组,治疗革命 - 2017-05-11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