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Human Microbiome Journal 点击跳转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长途跋涉也能导致耐药细菌的传播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长途跋涉也能导致耐药细菌的传播

在印度和中非短途学习的的瑞典交换生返回国内后,发现机体肠道微生物的耐药基因多样性增加,研究人员将文章发表在 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交换生体内的磺胺类耐药基因增加2.6倍,甲氧苄啶耐药基因增加7.7倍,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增加2.6倍。且这35名交换生之前并未有任何抗生素使用史和耐药史。在他们作为交换生学习之前他们体内

MedSci原创 - 抗生素,耐药基因,基因组测序 - 2015-08-23

Cell Host & Microbe:人类微生物组的遗传普查

Cell Host & Microbe:人类微生物组的遗传普查

尽管已有的研究表明,人类微生物组的物种多样性及其在疾病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但其遗传多样性的规模尚未量化,这是破译人类 - 微生物相互作用的基础。

MedSci原创 - 微生物,遗传 - 2019-08-15

J Clin Periodontol:侵袭性牙周炎刮治和根面平整后龈下微生物群变化的研究

J Clin Periodontol:侵袭性牙周炎刮治和根面平整后龈下微生物群变化的研究

本研究旨在研究广泛性侵袭性牙周炎(GAgP)患者龈下菌群在刮治和根面平整(SRP)过程中的变化。

MedSci原创 - 牙周炎,刮治,菌群 - 2018-03-27

Cell Chem Biol:研究揭示肠道有益菌群如何适应母乳

Cell Chem Biol:研究揭示肠道有益菌群如何适应母乳

母乳为宝宝提供了主要营养元素,同时也有益于寄生在婴儿胃肠道中的微生物。近日,刊登于《细胞—化学生物学》期刊上的研究显示,长双歧杆菌能通过产生一种名为LnbX的酶,成功适应婴儿肠道环境。这一机制使得该细菌能以仅在人奶中富含的糖类为食。

科学网 - 肠道有益菌群,母乳 - 2017-04-12

Cell Host & Microbe:肠道微生物又发威!粪便可以揭示疾病进程或预测药物效果

Cell Host & Microbe:肠道微生物又发威!粪便可以揭示疾病进程或预测药物效果

自从2007年人类微生物组计划(Human Microbiome Project,HMP)启动开始,各种各样的微生物研究陆续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尤其是近年来“火的不行”的肠道微生物。

奇点网 - 肠道微生物,粪便 - 2017-05-31

 iScience:肠道细菌有了衰老时钟

iScience:肠道细菌有了衰老时钟

美国哈佛医学院等机构研究人员对数千种肠道细菌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以开发和验证微生物群深度衰老时钟。研究人员表示,结果显示宿主年龄是影响肠道菌群动态变化的重要因素。相关论文近日发表于 iScience。

中国科学报 - 肠道细菌 - 2020-06-16

Nature:令人意外!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竟与肠道微生物组存在关联

Nature:令人意外!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竟与肠道微生物组存在关联

根据一项新的研究,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报道,肠道微生物组中的细菌促进颅内海绵状血管瘤(cerebral cavernous malformation, CCM)形成。这项研究提示着改变CCM病人的肠道微生物组可能是一种有效地治疗这种脑血管疾病的方法。相关研究结果于2017年5月10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

生物谷 - 肠道微生物组,颅内海绵状血管瘤,脑血管疾病,TLR4,脂多糖,血管,内皮细胞 - 2017-05-11

Sci Rep:新研究证实女性乳腺组织中存在菌群 可能与乳腺癌发生有关

Sci Rep:新研究证实女性乳腺组织中存在菌群 可能与乳腺癌发生有关

最近美国梅奥诊所的研究人员发现在无菌状态下收集的乳腺组织中有细菌存在,并且健康女性和乳腺癌患者乳腺组织中的细菌存在显著差异。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Scientific Reports上。 “我们发现即使是在没有任何感染迹象的情况下,在手术室无菌条件下收集的乳腺组织样本中也包含细菌DNA。我们进一步发现健康女性和乳腺癌病人的乳腺组织微生物组存在显著差异。”梅奥诊所的肿瘤学家Tina H

生物谷 - 乳腺癌 - 2016-08-04

J Periodontol:透明质酸对种植体周围炎龈下微生物群的影响

J Periodontol:透明质酸对种植体周围炎龈下微生物群的影响

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透明质酸(HA)凝胶应用45天后,对种植体周围炎微生物菌群的影响。

网络 - 微生物,透明质酸,种植体周围炎 - 2020-06-27

Immunity :徐春亮等发现肠道菌群调控心理压力导致的血管炎症

Immunity :徐春亮等发现肠道菌群调控心理压力导致的血管炎症

精神压力是日常生活当中常见的心理活动,过度的精神压力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有害的作用,和多种人体疾病的发病有正相关性,特别是心血管疾病。这些疾病通常和压力引起的炎症反应有紧密的关系。

BioArt - 肠道菌群,血管炎症,心理压力 - 2020-07-31

J Periodontol:吸烟可导致种植体周围骨愈合过程中的唾液微生物

J Periodontol:吸烟可导致种植体周围骨愈合过程中的唾液微生物

本文阐明了吸烟对唾液微生物的影响及种植体植入后3个月的骨愈合期种植体周围边缘骨吸收(MBL)的影响。

MedSci原创 - 牙槽骨吸收,种植体,微生物,吸烟 - 2017-11-24

Nat Micro:肠道细菌助力A型血变身“万能血”

Nat Micro:肠道细菌助力A型血变身“万能血”

加拿大研究人员发现,人体肠道细菌产生的两种酶可将A型血转化为有“万能血”之称的O型血,这一发现有望缓解输血血液短缺问题。

新华网 - 肠道菌,血型 - 2019-06-18

Cell Metabol:要减肥,肠道菌群告诉你怎么吃

Cell Metabol:要减肥,肠道菌群告诉你怎么吃

来自查尔姆斯理工大学研究者的一项最新研究或可基于机体的肠道微生物来指导我们的饮食选择,这对于有效减肥及降低疾病风险非常重要,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Cell Metabolism上,该研究首次成功揭示了机体代谢期间常见的肠道细菌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 文章中,研究者开发了一种新型数学计算平台,其可以帮助预测不同病人对基于其机体肠道微生物组组成的修饰化饮食的反应。研究者Jens Nielsen博士

生物谷 - 肠道菌群,减肥,益生菌,代谢 - 2015-09-15

Cell:肠道微生物影响体重

根据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和康奈尔大学一项研究证实:我们的基因构成通过影响哪种类型的微生物蓬勃发展,决定我们是胖还是瘦。通过研究,研究人员确定了某些特定的,鲜为人知的细菌家族是高度遗传的,此现象在体重低的人中更常见。当这种微生物移植到小鼠中,能防止体重增加。研究结果发表在Cell杂志上,为基于个人的基因组成优化个性化益生菌疗法,以减少与肥胖有关疾病风险铺平道路。以往的研究已经将遗传变异和肠道微生物组成与

生物谷 - 肠道,微生物,体重 - 2014-11-11

Nature:中外科学家绘制人类肠道菌群图谱

“定居”在人类身体上的细菌数量大约是人类自身细胞的 10 倍,如果要以一个尺度来衡量它们,它的重量大约达到了 1.5kg。由于从前很难或是不太可能在实验室中培养它们,大部分的这些“看不见的乘客”都不为人所知。但在过去的5年里,由法国农业科学研究院(INRA)领导的一直国际联合研究小组利用先进的DNA分析和生物信息方法绘制出了人类肠道菌群的图谱。研究结果发表在《自然》(Natur

bio360 - 肠道菌群,肥胖症,2型糖尿病 - 2013-08-30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