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学术论文造假 点击跳转

发表<font color="red">论文</font>该不该发奖金?

发表论文该不该发奖金?

研究人员发表论文该不该给予奖金,见仁见智。正面的评价是,对研究人员发表论文给予奖金可以提高研究人员的积极性,更快地促进中国科研的发展并为逐步成为世界科技大国和世界强国打下坚实雄厚的基础。

中国科学报 - 论文,发表,奖学金 - 2017-09-04

解放军疾控所原所长因抄袭<font color="red">论文</font>博士学位被撤

解放军疾控所原所长因抄袭论文博士学位被撤

日前,因存在学术不端问题,57岁的解放军疾病预防控制所(下称解放军疾控所)原所长黄留玉被撤销博士学位。

财新网 - 学术造假,论文抄袭 - 2019-04-17

专访 | 无关NgAgo,韩春雨时隔6年再发<font color="red">论文</font>

专访 | 无关NgAgo,韩春雨时隔6年再发论文

经过同行审议,《核酸研究》近日发表了韩春雨团队的最新论文,其前提是默认作者没有造假行为,审稿人不会去重复该研究的实验。未来结果如何,需要学界给出答案。

科学网 - 基因编辑 - 2022-01-28

全球顶尖科学家排名(第三版)发布,施一公,董晨,曹雪涛,陈竺,韩济生,高福,汤钊猷,刘力生等上榜!

全球顶尖科学家排名(第三版)发布,施一公,董晨,曹雪涛,陈竺,韩济生,高福,汤钊猷,刘力生等上榜!

全球顶尖科学家排名(第三版)发布,施一公,董晨,曹雪涛,陈竺,韩济生,高福,汤钊猷,刘力生等上榜!

iNature - 全球顶尖科学家 - 2022-09-27

青年女科学家颜宁获“影响世界华人大奖”提名

青年女科学家颜宁获“影响世界华人大奖”提名

2017年3月15日,华人盛典组委会公布颜宁获得2016-2017年度“影响世界华人大奖”提名。作为一名青年女科学家,颜宁一直备受关注。她不仅是一位出色的结构生物学家,同时担任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在科研和教学方面均有突出的表现。

中国新闻网 - 科学家,颜宁,清华大学 - 2017-03-16

医生评价体系亟待改善:买版面不拿手术刀

医生评价体系亟待改善:买版面不拿手术刀

我国目前的医生职称评审和聘任制度,规定医生晋升职称必须要发表相应数量的论文,并且要在核心期刊发表。部分医生过于重视“发论文、搞科研”,忽视了普通临床工作和广大患者。

经济参考报 - 医生评价体系 - 2017-06-30

科学家撰写<font color="red">论文</font>用词越来越浮躁

科学家撰写论文用词越来越浮躁

根据对数据库上的论文数据分析发现,科学家在描述研究时变地越来越乐观。荷兰荷兰乌得勒支大学医学中心学者,对论文中使用的正面词汇如"novel、amazing、innovative、unprecedented"进行分析,发现在论文的题目和摘要中,使用这些词汇的频率从1974

科学网博客 - 论文,用词,novel,夸张 - 2015-12-15

JAMA子刊撤回2018年一篇大热文章,该<font color="red">论文</font>表明医生职业倦怠可能危及患者健康

JAMA子刊撤回2018年一篇大热文章,该论文表明医生职业倦怠可能危及患者健康

针对该文章是否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的调查显示,未发现该论文有数据造假的情况,但系统评价过程存在缺陷。

医咖会 - 职业倦怠 - 2020-05-27

应该有人吼出科研工作者心中的苦闷了!

应该有人吼出科研工作者心中的苦闷了!

本文可能有令各位感觉不适的内容,读前要慎重。本人只从事过生物医学基础科研,对物理、化学等其他基础学科状况并不甚了解,不知道本文观点是否适用。本文一开始题目是:《应该有人吼出(生物)科研工作者心中的苦闷了!》后来不同的人或评论或私信告诉我他们的学科也有这种状况,因此就把生物二字去掉了。########################################################

科学网博客 - 科研,苦闷 - 2016-05-20

清华大学程功教授团队揭示血源miRNA促进蚊虫感染传播病毒

清华大学程功教授团队揭示血源miRNA促进蚊虫感染传播病毒

该研究发现一种宿主血液来源的miRNA可通过跨物种调节机制,调控蚊虫在自然界中传播登革病毒及寨卡病毒的能力。

清华大学医学院 - 感染,miRNA,蚊虫传播 - 2022-11-07

第二届全国微生物基因组学学术研讨会第二轮通知暨报到通知

nbsp;              : “第二届全国微生物基因组学学术研讨会

会议 - 2008-08-22

Science:非神经元细胞在疼痛发生和缓解方面的重要作用

在最新一期(11月3日)Science杂志的特刊:Pain中,纪如荣教授与复旦大学生科院张玉秋教授等人发表综述,概述了非神经元细胞,比如免疫细胞,神经胶质细胞,角质形成细胞,癌细胞,还有干细胞在疼痛发生和缓解方面的重要作用。

生物通 - 细菌感染,疼痛,Science综述 - 2016-11-07

学术同行中的敌人和朋友——我的稿件是这样被拒的

本人的博文《一种新的学术腐败-美国光学会著名期刊编辑篡改审稿意见》,披露了美国光学会旗下Optics Letters期刊某编辑屡次篡改审稿意见、从而达到其据稿目的的事实,引起了科学网网友大量的兴趣和评论这就牵涉到一个有趣的话题,即:“学术同行中的敌人和朋友”。世界上每一个科研工作者,都有其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其中有一类人,他们的研究兴趣相同或相似,形成学术同行。

科学博客 - 稿件,学术 - 2014-06-08

GSK暂停治疗多发性硬化症实验化合物的人体试验

葛兰素史克(GlaxoSmithKline, GSK)今天宣布,已暂停在人类志愿者身上试验一种治疗多发性硬化症的实验化合物,此前在科学论文造假的指控导致该公司解雇其在中国的顶级研究员。这家英国公司表示,正在复核 GSK 2618960 的数据,这是一种处于早期临床试验阶段的化合物,其作用机理在《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杂志2010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得到阐述。

生物360 - 臧敬五,刘学斌,GSK,多发性硬化症,人体试验 - 2013-06-14

撤稿数量排名,日本学者居榜首

来自Retraction Watch网的一份迄今为止学术界的论文撤稿数量排名统计表: 1,日本前东邦大学麻醉学者Yoshitaka Fujii,撤稿183篇 详情链接:http://retractionwatch.com

科学网 - 撤稿,日本 - 2015-06-17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