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诺贝尔奖 点击跳转

美国盖伦<font color="red">奖</font>组委会发布2019“最佳医疗技术<font color="red">奖</font>”提名

美国盖伦组委会发布2019“最佳医疗技术”提名

盖伦(Prix Galien Award)被公认为制药和生物医疗行业的最高荣誉,旨在褒奖医疗、科学在研究与创新领域所取得的卓越贡献,被誉为“医药界的诺贝尔”。美国盖伦(Prix Galien USA Award)自2007年开始在美国评选,包括三个奖项:最佳药品,最佳生物制品和最佳医疗技术。  2019年美国盖伦是第13届。近日,美国盖伦组委会对今年的最佳医疗技术

科技部 - 美国盖伦奖 - 2019-08-28

Nature communications: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转导机制取得新进展

Nature communications: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转导机制取得新进展

(GPCR)可以说是研究最普遍的一种受体,也是药物开发工作中的重要靶点,据统计超过30%的临床处方药是直接作用在GPCR上的,相关的研究已经获得了10次诺贝尔,GPCR的受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生物谷 - G蛋白偶联受体,19F-NMR,信号通路 - 2015-09-16

2015年度巨献——选出你心中的中国十大医学突破

2015年度巨献——选出你心中的中国十大医学突破

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在中国本土研究获得的诺贝尔科学类,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从次以后,中国彻底摘掉诺贝尔科学家零的帽子。因为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屠呦呦被戏称为“三无”科学家。

MedSci原创 - 2015盘点,国内医学,突破 - 2015-12-08

2015诺<font color="red">奖</font>热门:“肠道菌群研究”都研究出了啥?

2015诺热门:“肠道菌群研究”都研究出了啥?

制作: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任园园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2015年9月24日,万众瞩目的“引文桂冠”由汤森路透出版集团正式发布。这个奖项之所以如此出名,是因为获此殊荣的科学家,有很大机会摘得诺贝尔的王冠。今年的“引文桂冠”授予了18位科学家,他们都是诺贝尔的有力竞争者,其中医学组高居首位的是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Jeffrey I.Gordon教授。 他和他的

科普中国 - 肠道菌群,诺奖 - 2015-10-05

那些“跑偏”了的生物研究,却惊艳了世界

那些“跑偏”了的生物研究,却惊艳了世界

搞科研有时候就好像拍电影,你作为导演(实验狗),穿上马甲(白大褂),敲定了剧本(实验方案),找好了各路演员(实验试剂、仪器、打杂的师弟……),来到片场(实验室),一声令下电影开拍!(实验开动!),就等着票房大卖(问鼎SCI)了。 这时候突然出现个别"演员"(过期的实验试剂、破烂的仪器、欠揍的师弟……)不按剧本走,导致"故事结局"面目全非,想来一定是件很令人崩溃的事。 但是!

生物谷 - 生物研究 - 2016-10-21

【讲座】巴尔的摩的免疫工程疗法 让人类最终战胜HIV

【讲座】巴尔的摩的免疫工程疗法 让人类最终战胜HIV

戴维·巴尔的摩(英语:David Baltimore,1938年3月7日-),美国生物学家,197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获得者之一,加州理工学院生物学教授,美国科学促进会会长。

生物谷 - 免疫工程,基因治疗,HIV - 2015-12-21

丙泊酚:麻醉药里的“王者”

丙泊酚:麻醉药里的“王者”

诺贝尔风向标之称的美国拉斯克,将临床医学颁给了丙泊酚(又名异丙酚)的研发者约翰·格伦(John B. Glen)。作为麻醉医生的我,自是欢欣鼓舞。在我每天的临床麻醉工作里,我都使用到这种药物。这种药物到底有什么魔力,能让拉斯克都为之倾心?在临床麻醉中,它又有什么地位呢?

健康界 - 丙泊酚,麻醉,药 - 2018-10-28

戴景瑞院士:八成国人吃过转基因食品,你可能已经吃了20年!

戴景瑞院士:八成国人吃过转基因食品,你可能已经吃了20年!

戴景瑞和他的夫人就是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最早从事转基因玉米研发的科学家之一。然而至今,中国没有转基因玉米的商业化种植,却每年从国外进口大量转基因玉米,去年就大约进口了400万吨。

科技日报 - 转基因,食物 - 2017-02-14

氯苯唑酸葡胺软胶囊荣获“最佳生物技术产品”盖伦<font color="red">奖</font> 打破中国ATTR-PN患者无药可用困局

氯苯唑酸葡胺软胶囊荣获“最佳生物技术产品”盖伦 打破中国ATTR-PN患者无药可用困局

近日, 2020年盖伦获奖名单正式公布,辉瑞制药旗下用于治疗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多发性神经病(ATTR-PN)的氯苯唑酸葡胺软胶囊以特有的创新优势获得“最佳生物技术产品&rdquo

医谷网 - 氯苯唑酸葡胺,最佳生物技术,ATTR-PN - 2020-11-03

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正式成立,首批93人被聘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包括屠呦呦、钟南山、张伯礼、路志正等

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正式成立,首批93人被聘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包括屠呦呦、钟南山、张伯礼、路志正等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和全国中医药大会精神,充分发挥两院院士、国医大师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中的高端引领作用。

MedSci原创 - 中国中医科学院 - 2020-12-20

我国年科研经费数千亿 下一个“屠呦呦”在哪儿

我国年科研经费数千亿 下一个“屠呦呦”在哪儿

10月5日晚间,刚刚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的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通过前往看望她的有关部门负责人,向外界表达了获奖感言。感言背后,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是,中国未来还会不会有“屠呦呦”出现。

第一财经日报 - 青蒿素,屠呦呦,科研,诺贝尔奖 - 2015-10-10

扎克伯格等豪掷2540万美元奖励科学家,全球“最砸钱”科学大奖颁发

扎克伯格等豪掷2540万美元奖励科学家,全球“最砸钱”科学大奖颁发

导语:北京时间12月5日中午,由扎克伯格、马云等亿万富豪出资设立的“科学突破”(Breakthrough Prize)在美国硅谷颁发了2017年的奖项。科学突破号称“超豪华版诺贝尔”,其创始人意在让获奖科学家“挣得比华尔街操盘手更多”。今年的奖金总额高达2540万美金,有十几位科学家和一个团队得到了这份殊荣。北京时间12月5日中午(当地时间12月4日晚),第五届“科学突破”(Break

环球科学、纽约时报、GeekWire 等 - 科学突破奖 - 2016-12-06

Medscape公布2017年最佳医生 为什么是他们?

Medscape公布2017年最佳医生 为什么是他们?

2017年,世界痛失了数位各领域最杰出的医生与研究者,包括精神病学、肿瘤学、艾滋病、遗传学、健康经济学等领域的带头人;有人赢得了奖项,实现了看似无法企及的梦想,并努力为患者代言。今年Medscape的最佳医生榜单不仅只有医生,还包括一些哲学博士和护士。AMA英勇勋章得主:罗伯特·史密斯医学博士罗伯特·史密斯(Robert Smith)为争取社会正义以及给所有密西西比公民提供医疗,被美国医学协会

健康界 - Medscape,最佳医生,2017 - 2017-12-26

Molecular Brain:深部脑磁刺激可能促进海马神经再生和缓解应激压力

2000年诺贝尔获得者Erickandel在他的自传In search of memory(

Molecular Brain - 神经干细胞,深部脑磁刺激,DMS,抑郁症 - 2014-03-03

Cell:自由基或促进生物体长寿

很多人相信是自由基是机体衰老背后的罪魁祸首,这是一种我们的身体在消耗氧气时产生的一种有时是有害的自由分子。然而最近几年的研究却发现事实可能与这种说法相反。 一条成年的秀丽隐杆线虫,经过染色以显示其身上的所有肌肉状态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研究人员近期将这项研究工作又向前推进了一步,他们展示了自由基如何可以延长实验模式生物的机体寿命。这里所用的模式生物是秀丽隐杆线虫(C. ele

新浪科技 - 自由基,衰老,长寿 - 2014-05-19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