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石斛生物碱 点击跳转

J Ethnopharmacol:来自不同产地的中药贝母,化学组成和药理活性决定其分类

J Ethnopharmacol:来自不同产地的中药贝母,化学组成和药理活性决定其分类

背景:贝母(Fritillariae Bulbus)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其鳞茎供药用。因产地不同,大多包括4类:川贝母、浙贝母、土贝母、伊贝母,它们都是贝母属百合科。贝母被中医用作镇咳药,已使用了2000年以上。由于植物起源的复杂性和化学成分的显著变化,贝母主要活性成分的简单特征及其与药理活性的相关性,对不同产地的贝母药材的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来源的贝母药材的主要活性异甾体

MedSci原创 - 贝母,药理活性,支气管 - 2017-08-28

中药再创新 挑战糖尿病

中药再创新 挑战糖尿病

“桑枝”是桑树种植过程中的废弃物,“桑枝生物碱片”正是以“桑枝”为药材提取精制而得。                                                

中国科学报 - 糖尿病,桑枝,桑枝生物碱 - 2016-05-11

药物所所长蒋建东:中国创新药的原始创新在天然药物

药物所所长蒋建东:中国创新药的原始创新在天然药物

9月27日,在第五届中国医药创新与投资大会上,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所长蒋建东就中国药物如何走出原创之路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他表示,“数理化、天地生等科学的理论体系都是西方人建立的框架,中

亿欧 - 天然药物,蒋建东,原始创新 - 2020-10-02

传统中药怎样变成下一个“青蒿素”

传统中药怎样变成下一个“青蒿素”

这几天,在平均海拔1800米的四川省冕宁县,我国唯一的“益母草GAP种植基地”内,将药材有效成份提升3至5倍的益母草新品种——“川益1号”已结束了秋播期。这里,不仅开创了益母草“野生变家养”的技术先河,还在全球首次完成了益母草注射液“指纹图谱”研究。

科技日报 - 传统中药,现代制剂 - 2018-11-29

为什么要用砂锅熬中药?

为什么要用砂锅熬中药?

众所周知,煎煮中药最好用砂锅、陶器、瓦罐,也可用搪瓷器皿、不锈钢锅、耐热玻璃器皿。但不宜使用铁锅、铜锅、铝锅等煎煮药物。那么原因何在呢?首先砂锅或瓦罐等器皿传热慢,导热均匀,热力缓和,锅周保温性强,不易发生化学变化且价格低廉。文火久煎时锅内的水分不容易蒸发,能够很好地使药物中的有效成分充分溶解。其次,部分中药,如地黄(生地、熟地)、玄参、五倍子、地榆、白芍都含有鞣酸,鞣酸味涩,能溶解于水,本身就是

药事管理 - 砂锅,中药 - 2018-03-22

Structure:科学证实水仙治愈癌症患者

Structure:科学证实水仙治愈癌症患者

在科学杂志Structure(Cell Press)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描述了从水仙中提取的天然生物碱的抗癌作用。

Medicalxpress - 水仙,治愈,癌症患者 - 2018-02-28

Sci Rep:研究发现傣族香料“麻欠”树皮可抗炎

Sci Rep:研究发现傣族香料“麻欠”树皮可抗炎

科学家研究发现傣族常用的香料“麻欠”树皮可治疗肠炎、结肠炎等疾病,并阐明了其科学依据。该项成果已于近日发表在国际期刊《科学报告》上。麻欠,学名毛大叶臭花椒,是芸香科花椒属植物,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由于该植物具有特殊的柠檬香气,常被该地区民众用于烧烤、煲汤、腌肉等食品加工过程,是一种典型的食用香料,且傣医也常用麻欠树皮治疗肠炎、结肠炎等疾病,可以说麻欠也是一种常用傣药植物。据论文通讯作者、中

新华社 - 民族药,抗炎,结肠炎 - 2017-04-28

Phytomedicine:黄连多糖通过调节肠粘膜免疫微环境动态影响小肠细胞旁吸收途径

Phytomedicine:黄连多糖通过调节肠粘膜免疫微环境动态影响小肠细胞旁吸收途径

首次评估黄连多糖对小檗生物利用度的影响及其与细胞旁吸收途径的关系,并研究黄连多糖对肠道微环境的影响。

MedSci原创 - 肠道微环境,中药汤剂,黄连,黄连多糖 ,细胞旁吸收途径 - 2022-07-29

中药苦参的药理作用探索,未来出路在哪里?

中药苦参的药理作用探索,未来出路在哪里?

综述苦参属、药理毒理意义、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等信息,以促进其开发和应用。

MedSci原创 - 药理,苦参,植物学,化学成分,活性成分 - 2022-05-17

Science争议性研究:制造吗啡的关键工具

Science争议性研究:制造吗啡的关键工具

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Science)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揭示出了人们长期探索的一个基因,它似乎是合成吗啡类生物碱,包括止痛药吗啡和可待因的一个关键的关卡步骤。

生物通 - 吗啡,生物碱,可待因,罂粟 - 2015-06-29

Science:西安交大在《科学》发文揭示鸦片罂粟基因组及吗啡合成原理

Science:西安交大在《科学》发文揭示鸦片罂粟基因组及吗啡合成原理

、英国Sanger研究所宁泽民研究员合作的学术论文在美国最新一期的《科学》(Science)杂志发表,该论文在国际上首次公布鸦片罂粟的高质量全基因组序列,揭示其进化历史上主要加倍和重排事件,阐明吗啡类生物碱

科学网 - 西安交大,在鸦片罂粟,基因组,吗啡,合成原理 - 2018-08-31

J Nat Prod:重大突破!藤蔓复合物竟可杀死癌细胞!

J Nat Prod:重大突破!藤蔓复合物竟可杀死癌细胞!

目前来自日本Suresh Awale教授联合德国Gerhard Bringmann教授一同研究了一种来自刚果盆地的藤类植物,他们发现这种植物中含有抗胰腺癌的有效成分,其最新的研究成果发表于《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杂志。

转化医学网 - 藤蔓,碱基对,胰腺癌 - 2018-11-26

吉林大学:向日葵花盘提取出抗痛风有效成分

吉林大学:向日葵花盘提取出抗痛风有效成分

吉林大学刘小波团队从向日葵花盘提取出抗痛风有效成分,并研发出含有该提取物的全新抗痛风产品。

经济参考报 - 痛风,向日葵,吉林大学 - 2018-07-07

花果茶:未必合适长期饮用,可能含有毒物质

德国权威机构最新调查却发现,德国市场流行的这类花果茶含有超标的有毒物质——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PA),若长期饮用可能伤身。

MedSci原创 - 花果茶,有毒 - 2013-07-27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