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神经外科医院感染抗菌药物应用 点击跳转

多途径联合用药治疗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颅内<font color="red">感染</font>1例

多途径联合用药治疗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颅内感染1例

神经外科开颅术后发生颅内感染是严重的手术并发症之一。因有血-脑屏障的存在,脑脊液中不能获得有效的药物浓度;而且颅内感染致病菌对大多数抗生素耐药;故不同于其他部位感染,颅内感染的治疗较为困难。鲍曼不动杆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 鲍曼不动杆菌,颅内感染,广泛耐药 - 2020-07-08

医政医管局副局长郭艳红:我国医疗质量显著提升

医政医管局副局长郭艳红:我国医疗质量显著提升

昨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召开例行的新闻发布会,医政医管局副局长郭燕红在会上表示,我国医疗技术能力和医疗质量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亿欧 - 医疗质量,提升 - 2018-06-09

2017年中国门诊<font color="red">抗菌药物</font>使用率为7.7%

2017年中国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7%

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副局长郭燕红8日在北京表示,中国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从2010年的19.4%下降到2017年的7.7%,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从2010年的67.3%下降到2017年的36.8%

中新网 - 中国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 - 2018-06-09

解读|中国鲍曼不动杆菌<font color="red">感染</font>诊治与防控专家共识

解读|中国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与防控专家共识

鲍曼不动杆菌是临床最重要的致病菌之一,其分离率、感染率、耐药性均呈上升趋势,成为全球抗感染领域的挑战,更是目前我国最重要的“超级细菌”,临床医生在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控制上存在诸多困惑。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 鲍曼不动杆菌,诊断,治疗 - 2017-02-14

我国<font color="red">抗菌药</font><font color="red">应用</font>与细菌耐药的现状与变迁

我国抗菌药应用与细菌耐药的现状与变迁

              抗菌药包括抗生素(微生物天然产物,如青霉素)及人工合成抗菌药(磺胺类、喹诺酮类、呋喃类等)。抗菌药的临床使用总是伴随着细菌耐药性的出现。   在我国,存在抗菌药过度使用的问题,导致细菌耐药性高,影响感染病的治疗。近年来,我国开展抗菌药临床应用的专项整治活动,对规范抗菌药的临床使用起了一定的作用,但离抗菌药合理应用的要求还很远。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 - 王明贵 - 2013-07-08

<font color="red">外科</font>常见腹腔<font color="red">感染</font>多学科诊治专家共识

外科常见腹腔感染多学科诊治专家共识

腹腔感染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其诊治涉及外科、重症医学、感染、检验、临床药学等多个学科,包括局部病灶处置、病原学检测、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及因感染导致的全身各系统异常状况纠正等过程,具有特殊性及复杂性

中华外科杂志.2021.59(3):161-178. - 腹腔感染 - 2021-04-08

遏制细菌耐药 国家对<font color="red">医院</font>细菌真菌<font color="red">感染</font>诊疗团队提出了新要求

遏制细菌耐药 国家对医院细菌真菌感染诊疗团队提出了新要求

2019年3月29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关于持续做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发〔2019〕12号),在内容上与以往的最大不同就是明确提出了“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要在2020年以前设立以收治细菌真菌感染为主要疾病的感染病区或医疗组本文将从我国抗菌药物的使用和管理现状及做了相关要求后对规范抗菌药物的重要意义等方面做逐一阐述和分析。我国是抗

药事管理 - 细菌耐药 - 2019-04-09

许樟荣教授:2017糖尿病足病防治进展

许樟荣教授:2017糖尿病足病防治进展

糖尿病足溃疡(DFU)是造成糖尿病患者截肢最为常见的原因,约有85%糖尿病截肢起因于足溃疡。虽然糖尿病足病治疗困难,但引起足病的诱因却往往可以避免。Andrew Boulton教授指出,清创与溃疡愈合关系密切,研究证实清创的次数与溃疡的愈合率呈正相关。长期反复受压促使足溃疡发生,减压有利于溃疡愈合,负压治疗有利于创面的愈合,且温度监测有利于降低足溃疡的发生率。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 糖尿病足,诊断,治疗 - 2017-12-24

卫生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卫生部网站 - 感染,多重耐药 - 2011-01-26

万古霉素临床合理应用中国专家共识(附下载)

由我国著名神经外科专家周良辅院士、抗感染专家翁心华教授和临床药理学家黄仲义教授等20多位知名专家参与撰写的《万古霉素临床合理应用中国专家共识》7日在上海正式发布,这是我国第一部针对万古霉素临床应用而制定的专家共识共识包括药学、抗菌作用和药敏监测及临床应用三大部分,旨在规范合理使用万古霉素,明确适应症及其正确应用方法,保护抗菌药物使之长期有效,确保病人用药安全。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

MedSci原创 - 万古霉素,中国专家共识 - 2012-02-04

2013 创面局部用药防治感染规范

中华创伤杂志.2013,29(10):905-907. - 感染 - 2013-10-30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2014版)

目录第一部分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抗菌药物在特殊病理、生理状况患者中应用的基本原则附录1抗菌药物在预防某些细菌性感染中的应用附录2抗菌药物在预防手术部位感染中的应用附录3抗菌药物在预防特殊诊疗操作部位感染中的应用第二部分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一、医疗机构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体系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行分级管理三、病原微生物检验四、注

2014-01-01

抗菌药物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理论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在目前细菌耐药迅速变迁、新抗菌药物研发严重滞后的情况下,药代动力学/药效学(PK/PD)理论的临床应用是发挥现有抗菌药物治疗潜力的可靠策略之一,务必给予足够的重视。近年来关于抗菌药物PK/PD的研究进展迅速,研究发现重症感染患者与健康人的PK/PD数据明显不同,为此国外相关指南做出了相应修改感染性疾病的诊治需要多学科的协作,临床医师需要掌握足够的临床药理学知识指导临床治疗

中化结核和呼吸杂志.2018,41(6):409-446. - 抗菌药物,药代动力学,药效学,临床应用 - 2018-06-24

2017 SIS指南:腹腔内感染的管理(修订版)

2017年1月,外科感染学会(SIS)发布了腹腔内感染的管理指南2017修订版,SIS腹腔内感染管理指南分别于1992,2002和2010年发布,基于前几版指南,SIS专家组对该指南进行修订。该修订版指南主要包括:风险评估,感染源控制,微生物学评价,静脉应用抗菌药物,口服抗菌药物,经验性抗菌药物应用抗菌药物应用时机,持续时间等。

Surg Infect (Larchmt). 2017 Jan;18(1):1-76. - 腹腔内感染 - 2017-08-03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