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466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invasion 点击跳转

PLoS ONE:microRNA-7降低FAK表达抑制乳腺癌转移

PLoS ONE:microRNA-7降低FAK表达抑制乳腺癌转移

粘着斑激酶(FAK)是细胞外基质整合素信号以及细胞运动、细胞增殖和细胞存活的重要调节因子。FAK的表达在多种实体瘤中都被证实是明显增加的, FAK表达的增高于肿瘤转移以及患者预后差密切相关。 近日PLoS ONE刊出的一项研究发现miR-7能直接调节FAK的表达。相比于正常乳腺组织,miR-7的表达在恶性肿瘤组织中是减少的,并且miR-7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转移成反比。 miR-7的表达上调会增

生物谷 - microRNA-7,FAK,乳腺癌 - 2012-08-14

Int J Oncol:川芎嗪靶向COX-2抑制肿瘤转移

Int J Oncol:川芎嗪靶向COX-2抑制肿瘤转移

环氧化酶(cyclooxygenase,COX)是参与花生四烯酸的环氧酶代谢途径中的限速酶,可催化花生四烯酸转化为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s,PGs)。近年来研究显示,COX-2在一些肿瘤中存在过度表达现象,提示COX-2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环氧合酶(COX)-2在肺癌中起着重要作用,是肺癌侵袭和转移的关键因素。传统中药川芎有效成分川芎嗪(TMP),历来用于治疗神经、血管

生物谷 - Int,J,Oncol,川芎嗪,肿瘤,癌症 - 2012-07-02

Hepatology:CXCL5介导中性粒细胞浸润促进肝癌转移

Hepatology:CXCL5介导中性粒细胞浸润促进肝癌转移

趋化因子是能使细胞发生趋化运动的小分子细胞因子,分子量多在8-14kDa之间。趋化因子与趋化因子受体结合后传递多种细胞信息。CXCL5是一个小分子类型的分泌蛋白,属于趋型趋化因子家族成员。近来,CXCL5与癌症发生发展的相关证据已经有很多。 最近,为了研究CXCL5在肝细胞癌的生长、侵袭和预后中的作用,研究人员研究了具有不同转移性能的人肝癌细胞系以及919例肝癌患者中CXCL5的mRNA和蛋白水

生物谷 - Hepatology,肿瘤,癌症,中性粒细胞,肝癌 - 2012-07-02

Cancer Res:ROCK抑制剂RKI-1447或抵抗乳腺癌

Cancer Res:ROCK抑制剂RKI-1447或抵抗乳腺癌

Rho相关激酶ROCK1和ROCK2肿瘤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关键,这表明它们可能是有用的治疗靶点。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发现一个强有力的ROCK1和ROCK2的小分子抑制剂RKI-1447。 RKI-1447/ROCK1复合物晶体结构显示,RKI-1447是一个I型激酶抑制剂,通过铰链区和DFG结构域的相互作用与ATP结合位点相结合。 在人类癌细胞中,RKI-1447抑制ROCK底物MLC-2和 MY

生物谷 - ROCK,RKI-1447,乳腺癌 - 2012-08-02

Cancer Res:富含半胱氨酸蛋白CCN6调节乳腺癌转移

Cancer Res:富含半胱氨酸蛋白CCN6调节乳腺癌转移

在乳腺癌中,CCN6是一种细胞外基质蛋白,在疾病早期其表达是下降的,因此认为CCN6能发挥肿瘤抑制功能。然而,无论其作用还是在乳腺癌转移中作用机制都是未知的。 骨形态发生蛋白(BMPs)构成TGF-β超家族的配体,是诱导上皮间质转化(EMT)、细胞的侵袭和转移的多功能细胞因子。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科研人员确定CCN6-BMP4-TAK1蛋白激酶信号通路控制p38 MAP激酶,调节腺泡形态和乳腺癌细

生物谷 - 半胱氨酸,CCN6,乳腺癌 - 2012-07-20

Cancer cell:VEGF能抑制肿瘤细胞浸润和间质上皮转化(MET)

Cancer cell:VEGF能抑制肿瘤细胞浸润和间质上皮转化(MET)

血管生成(Angiogenesis)是指从已有的毛细血管或毛细血管后静脉发展而形成新的血管,肿瘤血管生成的发生一方面是由于肿瘤细胞释放血管生成因子激活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内皮细胞旁分泌某些血管生长因子刺激肿瘤细胞的生长。肿瘤细胞和内皮细胞的相互作用自始至终贯穿于肿瘤血管生成的全过程。 通常,肿瘤新生毛细血管是在原有的血管基础上延伸扩展而形成的,其过程类似于典

生物谷 - VEGF,肿瘤,间质转型,MET/VEGFR2杂合物 - 2012-07-16

Ann Surg Oncol:多排探测器CT筛选适于术前化疗的胃癌患者

Ann Surg Oncol:多排探测器CT筛选适于术前化疗的胃癌患者

  对于可通过手术切除的胃癌患者,多排探测器CT (MDCT)能为其提供准确的术前分期结果。然而,在通过T与N分期诊断策略筛选适用于接受新辅助化疗的患者人群方面,相关常规方法及标准尚未得到确立。针对这种情况,日本神奈川癌症中心Takaki Yoshikawa博士等人进行了一项研究,该前瞻性研究的目的为,对MDCT在胃癌浆膜侵犯以及淋巴结转移方面的诊断准确性进行评价。这项研究结果

dxy ecoliDh5 - 术前化疗,胃癌 - 2013-01-09

Sci Transl Med:药物组合阻止侵袭性脑癌细胞的移动

Sci Transl Med:药物组合阻止侵袭性脑癌细胞的移动

3月28日,Sci Transl Med在线发表佐治亚理工学院研究人员的研究论文,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叫做丙咪嗪蓝或IB的药物可阻止脑癌或神经胶质瘤的扩散。 当与常用抗癌药阿霉素合用时,IB可延长有病大鼠的生命,提示这一组合可能会在人体内成功地阻止脑胶质瘤的浸润。 传统的化疗几乎没有可能治疗脑胶质瘤这种通过入侵周围健康脑组织而快速生长的侵袭性的脑肿瘤。 大多数的脑胶质瘤患者会在诊断后几年死于该疾病。

eurekalert - 肿瘤,癌症 - 2012-04-10

Oncogene:microRNA-7促进胃癌转移的机制

Oncogene:microRNA-7促进胃癌转移的机制

转移是临床上成功治疗胃癌的一大障碍,大多数胃癌患者的死亡率与转移密切相关。近来,microRNAs通过调控多种信号通路已成为影响转移的关键因子。 近日,刊登在Oncogene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证实在高转移性胃癌细胞株和肿瘤转移组织中miR-7的表达都显著下调。上调和降低其表达的两项实验表明,miR-7表达的增加能降低胃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而miR-7表达的降低能显著增强肿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

生物谷 - Oncogene,microRNA-7,胃癌,肿瘤,癌症 - 2012-07-02

Oncol Rep:TGF-β通过MAPK促进乳腺癌侵袭转移

Oncol Rep:TGF-β通过MAPK促进乳腺癌侵袭转移

乳腺癌的发展和转移与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细胞因子的异常相关。在乳腺癌早期发展阶段,TGF-β呈现肿瘤抑制活性,能抑制细胞的增殖,诱导肿瘤细胞死亡,而在乳腺癌晚期阶段,TGF-β促进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一直以来TGF-β的潜在致癌作用分子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近日Daroqui MC 等研究人员在Oncol Rep杂志上发表论文证实了TGF-β信号在癌症发生发展中的具体作用,研究者使用L

生物谷 - Oncol,Rep,TGF-β,肿瘤,癌症,乳腺癌 - 2012-07-02

JBC:基质金属蛋白酶1a(MMP1)促进肿瘤发生及转移

JBC:基质金属蛋白酶1a(MMP1)促进肿瘤发生及转移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是水解细胞外基质的蛋白裂解酶。MMPs几乎能降解ECM中的各种蛋白成分,破坏肿瘤细胞侵袭的组织学屏障,在肿瘤侵袭转移中起关键性作用,从而在肿瘤浸润转移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被认为是该过程中主要的蛋白水解酶。 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是一种胶原蛋白酶及G蛋白偶联的蛋白酶激活受体1(PAR1)的激活因子,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与肿瘤形成及迁移有关的靶点。然而在老鼠癌症模型

生物谷 - 肿瘤,癌症,MMP - 2012-05-19

Mol Biol Rep:姜黄素抑制NF-κB信号通路抗乳腺癌转移

姜黄素是从姜科、天南星科中的一些植物的根茎中提取的一种化学成分,其中,姜黄约含3%~6%,是植物界很稀少的具有二酮的色素,为二酮类化合物。 近来有报道姜黄素具有抗多种类型癌症的作用,但这种抗癌作用的分子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最近发表在Molecular Biology Reports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评估分析了姜黄素对人类乳腺上皮细胞MCF-7细胞的作用。细胞经姜黄素处理后,MTT法检测肿

生物谷 - Mol,Biol,Rep,姜黄素,乳腺癌,NF-κB,肿瘤,癌症 - 2012-07-02

AJP:促进乳腺正常功能的TFF3蛋白也促进乳腺癌转移

基于PDB文件1e9t利用PyMQL构建TFF3蛋白结构图 三叶因子3(trefoil factor 3, TFF3)蛋白在正常乳腺中保护和维持上皮组织表面的完整性。一项新研究发现尽管TFF3蛋白在分化很好的低度肿瘤中较高表达,但是它在乳腺癌浸润和转移中发挥着一种更加险恶的作用。这些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2012年3月那期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athology期刊上。

MedSci原创 - 乳腺癌,TFF3 - 2012-02-24

IL-8在炎性乳腺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炎性乳腺癌是导致乳腺癌女性患者死亡的最主要的癌症类型之一,炎性乳腺癌细胞能通过淋巴结转移及和血行转移至新的靶器官,进而形成转移灶导致病情的恶化。 早期研究证实细胞间一重要粘附分子--纤维连接蛋白的过表达会促进肿瘤发生转移,在正常胚胎形成过程中,纤维连接蛋白主要参与伤口愈合以及细胞的迁移。 单核细胞(白细胞中一种)分泌的免疫调节因子能提高炎性乳腺癌细胞中纤维连接蛋白的表达,促进乳腺癌病情的发

MedSci原创 - 乳腺癌,IL-8 - 2012-02-24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46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