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86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将心比心 点击跳转

李克强探访这家医院释放重大信号

李克强探访这家医院释放重大信号

李克强表示,癌症是大病病种的重要部分,要汇聚优势科研力量集中攻关癌症难关,让更多患者和家属早日走出疾病阴影!

中国政府网 - 癌症,李克强 - 2017-12-14

院长压力山大!县域骨干医生流失严重……

院长压力山大!县域骨干医生流失严重……

手中的名单,青田县第二人民医院院长程伯溪看一次心痛一次。2015年至今,24名医务人员陆续调任、离职。目前,全院在编人员132人,降至10年来最低,“内科、妇科、外科本就缺人,再走几个,剩下的医生只能连轴转”。青田二院面临的困境,并非个案。连日来,记者走访多地发现,随着医疗改革推进,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有所缓解,但优质医疗资源整体缺乏和分布不均的状况还未根本改变,尤其是丽水、衢州、舟山等山

浙江日报深读版 - 骨干医生,院长压力,县域 - 2019-10-16

总理发话:短什么都不能短“治疗”,缺什么也不能缺“救命药”!

总理发话:短什么都不能短“治疗”,缺什么也不能缺“救命药”!

“卫生部门需要什么政策,国家一定全力支持!”

中国政府网 - 癌症,短缺药 - 2017-12-17

李克强:汇聚优势科研力量集中攻关癌症难关

李克强:汇聚优势科研力量集中攻关癌症难关

“癌症疾病关系千千万万人群,是重大民生痛点。我这次来就是想实地了解,现在有哪些‘卡脖子’因素?攻克癌症需要政府给予什么政策支持?” 12月12日,李克强总理在武汉协和医院与20多位肿瘤专家“站谈”。

中国政府网 - 癌症,短缺药 - 2017-12-14

三甲医院院长上央视,说出医疗真相……

三甲医院院长上央视,说出医疗真相……

央视著名脱口秀节目《开讲啦》最近邀请到北京儿童医院院长倪鑫,在半个小时的演讲时间里,倪院长与大家聊到了医生收入、医疗环境、医护价值等等广受关注的话题。近日,北京儿童医院院长倪鑫,在中央电视台《开讲啦》现场,说起自己“贫困”的当年。“我91年大学毕业,分到了(北京)同仁医院,当时大学毕业是分到84块钱,科室里再给我发十几块补贴,我从91年正式上班,到92年7月份,我拿了一年一个月挣一百块钱。”他父母

医学界 - 医院院长,医疗 - 2017-03-29

急诊室医生自述:休假只不过是换个地方待命

急诊室医生自述:休假只不过是换个地方待命

“26床,女性,90岁,便血,之前骨裂过,昨天开始血压低……”“32床,女性,67岁,消化道出血,考虑之前病情不能做胃肠镜……”晚8点,北京友谊医院的常规门诊已经结束,诊室外逐渐归于平静,但同一栋楼里的急诊却依旧人头攒动。300平方米的急诊抢救室里,监护仪器声音此起彼伏。此时正是急诊医生们的交班时间。当天友谊医院抢救室共有20名重症病人,白班医生们将患者的基本信息、症状、用药情况等都汇总一起,印在

北京青年报 - 急诊室,医生,休假 - 2019-10-16

让家属安心 医生5年来术后第一时间发短信报平安

让家属安心 医生5年来术后第一时间发短信报平安

新规定将人文精神和医患沟通纳入临床医学硕士考试项目,针对的是目前医院中重治疗而轻沟通的问题。医生看的病人多了,做的手术多了,也许认为一些疾病不算什么,治疗就行了,其实不然。做医生要经常换位思考,让患者安心。有一位医生每做完手术后总会在第一时间发短信给家属报平安。5年来他都是这么坚持的。医生们应该向他“取取经”了。 黄继锋是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骨科副主任、主任医师。他跟其他医生一样每天也有忙

武汉晚报 - 医患沟通,人文 - 2015-09-17

夜间门诊成潮流?国家卫健委:要综合考虑、兼顾医护人员感受!

夜间门诊成潮流?国家卫健委:要综合考虑、兼顾医护人员感受!

为“上班族”们开设夜间门诊,更要兼顾医护人员感受和利益。

国家卫健委官网 - 夜间门诊 - 2022-07-06

感动中国的98岁医生胡佩兰,事迹拍成大电影首映了

感动中国的98岁医生胡佩兰,事迹拍成大电影首映了

编者按:还记得2014年感动中国的98岁妇产科医生胡佩兰吗?她的前半生奉献给了一个又一个产妇,接生了数不胜数的新生儿。而在她退休后,仍然执着地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执业,一直工作到最后一息,那时她已经98岁。从大专家到社区医生的转换,变的是执业地点,不变的是对患者的深情。让人感动的是,胡佩兰儿子、我国知名心血管医生胡大一教授,可谓子承母志。他一边高举心脏康复和健康宣传的大旗,一边一直在奔波的路上治病救

医药卫生报 - 胡佩兰,胡大一,医学人文,医生传奇 - 2016-07-20

张孝骞:一师一本一世 为镜为钟为碑

张孝骞:一师一本一世 为镜为钟为碑

何为妙手仁心、杏林之侠?张孝骞用每一次弓身听诊和扩瞳记录给出答案。世有良医,福天下,天下福。

健康界 - 张孝骞,医德,医术 - 2017-12-29

到底该不该让癌症患者知道真相?

到底该不该让癌症患者知道真相?

每天我都收到咨询癌症相关的邮件,渐渐发现,来信的人里,家属远比患者多:“我妈妈刚查出xx癌,我们都在想办法瞒着她,现在美国有什么新药吗?”在中国,确诊癌症后,第一个得到消息的往往不是患者,而是家属。在震惊之余,家属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应不应该告诉她(他)实情?”很多时候我们选择隐瞒,胃癌成了胃溃疡,肺癌成了肺炎。瞒住患者后,家属开始和医生商量治疗方案,同时到处搜索信息,找专家进行咨询。我们

《癌症•新知:科学终结恐慌》医学界 - 医患关系 - 2017-11-04

医疗进步一小步 人生跨越一大步

医疗进步一小步 人生跨越一大步

“我们迷恋可以妙手回春的那一刻。我们抓住每分每秒,用自己的知识、能力去改变一个人一生的命运,让这个人过的更好”,这是美国优秀的外科医生阿图·葛文德的话,也是我们每个医生的真实写照。30年前,我从北京大学医学院毕业后,到北医三院成为了一名消化科医生。后来,我离开了临床工作,历经中欧工商学院MBA,天坛医院总经济师,英智眼科医院总经理,和睦家医院副总经理,以及来到现在的北京明德国际医院院长等职务,然而

腾讯健康 - 医疗,进步,外科 - 2017-09-27

基金评审:意见不一定中肯,但判断基本准确

基金评审:意见不一定中肯,但判断基本准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放榜十余天了,科学网上的喧嚣也已接近尾声,最近几天,随着各位基金申请者陆续收到评审意见,话题又转到了对基金评审意见的“公审”上来了,有些网友或博友还晒了自己的评审意见。我个人认为将评审意见拿到大庭广众面前“申冤”的做法不妥,也有失公允,如果硬要晒,那就率性连同自己的申请书一并晒,这样才能让大众对照本子判定到底冤不冤。当然,就着评审意见中几句

科学网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 - 2011-09-08

湖北省委书记:不把确诊病例零增长作为包袱,杜绝漏报瞒报

4月1日出版的2020年第7期《求是》杂志刊发了湖北省委书记应勇题为《坚决打赢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的署名文章。

澎湃新闻 - 湖北,省委书记,零增长 - 2020-04-03

基层医院人才断档,医改目标真的能实现吗?

骨干医生相继流失,人才引进难度大,县域医疗何去何从?

浙江日报深读版 - 基层医疗人才 - 2019-10-18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8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