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46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炭疽 点击跳转

洪涝灾害灾后防病知识要点

洪涝灾害灾后防病知识要点

洪涝灾害发生后,由于饮水饮食卫生状况恶化、环境污染、病媒生物孳生、人群接触机会增加及抵抗力下降等因素影响,容易发生各种传染病特别是肠道传染病、虫媒和自然疫源性传染病、经密切接触的传染病等的增加,做好这些疾病的防控工作十分重要。 肠道传染病是病原体经口侵入肠道并引起腹泻和/或其他脏器及全身性感染的一类疾病。灾区常见肠道传染病主要有细菌性痢疾、霍乱、伤寒和副伤寒、其他如沙门菌、副溶血性弧

卫计委 - 霍乱,细菌性痢疾 - 2016-08-04

寻找战胜鼠疫的疫苗

寻找战胜鼠疫的疫苗

鼠疫(plague)因14世纪黑死病大流行期间消灭了多达三分之一的欧洲人口而闻名于世,但是这并不完全是过去的事情。作为一种生物恐怖主义武器,或者由于产生抗生素耐药性[1],它在现在也足以产生威胁,因此科学家们正在试图开发抵抗鼠疫的疫苗。 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加尔维斯敦医学分部的Ashok Chopra博士及其团队在自然出版集团旗下的npj Vaccines期刊上发表了一项关于三种

生物谷 - 鼠疫,疫苗 - 2017-01-17

高原冰川发现多种新病毒,全球变暖冰川融化,可能会释放未知病毒

高原冰川发现多种新病毒,全球变暖冰川融化,可能会释放未知病毒

一万五千年前,青藏高原上的一些水开始结冰,形成了众多冰川。青藏高原是世界上中低纬度地区最大的现代冰川分布区,而这里的现代冰川又是众多河流,特别是我国母亲河长江、黄河的发源地。冰川储存了大量的水资源,但是,每平方英寸的冰层也冰封了数百万的微生物。近年来,全球变暖正促使极地冰川以及其他地区比如我国的西部地区的冰川融化,以现有趋势,几十年内,可能地球上的冰川就会完全消失。而这一切给人类带来的不仅仅是电影

BioWorld - 高原冰川,病毒 - 2020-02-13

如果药物也会说话,听听左氧氟沙星的“烦恼”

如果药物也会说话,听听左氧氟沙星的“烦恼”

本来我对此已经释怀,也清楚地明白今生和18岁以下的儿童再无任何交集了。没想到前几日(2017年12月19日),广东省药学会发布了《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在儿童应用中的专家共识》,我发现世人对我是否能应用于18岁以下儿童还没有达成共识,我越来越不能准确定位自己了!555......."

医学界呼吸频道 - 左氧氟沙星,抗菌药,儿童用药 - 2018-01-07

逝者为尊,生者为大,支持新冠肺炎遗体焚化

逝者为尊,生者为大,支持新冠肺炎遗体焚化

坚决不能重蹈东北鼠疫覆辙。

艾美达行业研究 - 医学人文,新冠肺炎 - 2020-02-01

细数医学发展史,那些巨人走过的脚印

细数医学发展史,那些巨人走过的脚印

851-1950年间世界医学重要发明(Murray C, Human Accomplishment: The Pursuit of Excellence in the Arts and Science

MedSci原创 - 医学发展,医学发展历史,医学发展史 - 2021-07-07

陈薇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陈薇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10月25日,2017年度何梁何利基金颁奖大会在北京举行,军事医学研究院陈薇研究员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科学网 - 何梁何利基金,陈薇 - 2017-10-26

北极暖化比全球快4倍,冰川融化释放致命病毒和细菌?人类是最大的元凶......

北极暖化比全球快4倍,冰川融化释放致命病毒和细菌?人类是最大的元凶......

欧洲和美国今夏遭遇严重热浪侵袭,气温迭创新高。科学家指出,除了人类燃烧化石燃料导致气候变迁,北极暖化、喷射气流迁移、热穹现象也都是发生热浪主因。北极暖化比全球快4倍,气候变化如何影响疾病的传播呢?

生物探索 - 致命病毒,致命细菌,极端高温 - 2022-08-23

广东7月份新增艾滋病433例,因艾滋病死亡71人

广东7月份新增艾滋病433例,因艾滋病死亡71人

乙类除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炭疽、白喉、血吸虫病、H7N9无发病、死亡报告外,其余19种传染病均有发病报告。7月广东的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病种分别为乙肝、肺结

中国新闻网 - 艾滋病,广东 - 2017-08-12

非常规抗体可保护血管抵御败血症

非常规抗体可保护血管抵御败血症

抗体ABTAA可在败血症时提供对血管的保护。活体显微镜的代表性图片显示了给予假性治疗、Fc、ABA或ABTAA(顺序为由左至右)的小鼠中内皮表层的厚度(黄色实心条)。 一项新的研究显示,一种防护血管免受败血症破坏的抗体能保护小鼠不死于败血症。与现有的以病原体或身体免疫反应作为标靶的不成功的败血症治疗相反,这种治疗方法是以病人的血管反应作为治疗标靶的。更重要的是,与常规的治疗抗体不同,这里所用

生物360 - 非常规抗体,败血症 - 2016-04-21

Science:美国“悄悄”重启禽流感病毒改造实验

Science:美国“悄悄”重启禽流感病毒改造实验

新华社华盛顿2月10日消息,据美国《科学》杂志网站披露,美国政府机构已“悄悄”批准曾引发巨大争议的禽流感病毒改造实验,这类被认为“危险”的实验在被禁多年后将很快重启。相关实验可将H5N1禽流感病毒改造得易于在哺乳动物间传播,被认为可能带来人际传播风险。《科学》杂志网站8日一篇独家报道说,在相关实验被暂停4年多后,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一个委员会去年“悄悄”批准了重启实验。而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一名发

新华社 - 禽流感病毒,美国,科学 - 2019-02-11

世界医疗发展简史(1851-2000)

1851-1950年间世界医学重要发明(Murray C, Human Accomplishment: The Pursuit of Excellence in the Arts and Sciences, 800 B.C.to1950’ Page 212-213) ,以及增加Le Fanu 提出,上个世纪重要的医疗创新项目在一起,可以勾画出世界医疗发展简史(1851-2000):1851年:德国

MedSci原创 - 医疗,发展,简史 - 2016-07-12

Nature:生物技术里的“福尔摩斯”

一种用来推测微生物间关系的强大技术也逐渐将其触角伸向了每一个市民,开始介入罪案调查工作。不过法庭在采信相关证据时还是谨慎为好。 麻醉师Juan Maeso居住在西班牙海滨小镇巴伦西亚(Valencia),他在那过着非常体面的生活。不过Maeso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小秘密。差不多快10年了,在他工作的两家医院里,Maeso总是“克扣”病人的吗啡给自己注射,而且他给自己扎完之后连针头都不换,就直接再

中国农经网 - 生物技术 - 2014-03-14

美CDC员工或因操作失误接触埃博拉病毒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24日说,该机构一名实验室人员由于操作失误、可能接触了埃博拉病毒,目前正接受观察。这是美国政府实验室今年发生的又一起可能致命的错误。 美疾控中心说,这起事故22日发生在疾控中心位于亚特兰大总部的实验室,当时含有少量埃博拉病毒物质的样本被从一个实验室转移至同一栋楼的另一个实验室。 该机构官员对美国媒体说,第二个实验室的一名员工在处理样本时可能接触了埃博

新华网 - 埃博拉病毒,实验室安全,CDC - 2014-12-29

Nat Commun:细菌扩散的微观“社交网络”

Fig. 图中所示为铜绿假单胞菌的丛动现象, 其是细菌相互协作所实现的一种运动方式 2014年8月7日 讯 近期,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爱丁堡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揭示了细菌在引发感染的过程中彼此互相协作的分子机制,这或许可以帮助科学家们发现可能传播给人类的动物疾病。 可以互相彼此协作的细菌很有可能已经跨越到了一个新的物种,细菌

生物谷 - 细菌,感染,繁殖 - 2014-08-07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4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