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口腔微生物 点击跳转

人类的"第二基因组"——肠道<font color="red">微生物</font>2016年主要研究盘点

人类的"第二基因组"——肠道微生物2016年主要研究盘点

在本文中,小编将主要从以上三个方面为您盘点2016年重要的肠道微生物相关研究。被誉为人类的"第二基因组"的肠道菌群,近年来已经成为最火爆的研究领域之一。

生物探索 - 人类"第二基因组",肠道微生物 - 2016-12-13

Can J Gastroenterol Hepatol:粪便<font color="red">微生物</font>群移植(FMT)与富含乳酸菌的FMT在治疗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中肠道<font color="red">微生物</font>群的改变

Can J Gastroenterol Hepatol:粪便微生物群移植(FMT)与富含乳酸菌的FMT在治疗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中肠道微生物群的改变

近日,一项双盲随机比较的双臂试点多中心研究对比了粪便微生物群移植(FMT)与FMT联合乳酸菌(FMT-L)治疗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R-CDI)的疗效和肠道微生物群的差异。

MedSci原创 - 乳酸菌,肠道微生物群 - 2020-12-16

Chem:<font color="red">微生物</font>所在微滴数字PCR技术研制方面取得进展

Chem:微生物所在微滴数字PCR技术研制方面取得进展

数字PCR是一种用于绝对核酸定量检测方法,具有前所未有的准确度和精确度,是继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之后的第三代核酸定量扩增检测技术,在液体活检、肿瘤伴随诊断、无创产前筛查、病原载量监测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前景,是科研和临床领域的平台级新技术。数字PCR市场主流产品主要为欧美跨国公司的高端仪器,在科研和临床的应用还比较初步。数字PCR的更广泛使用和临床应用,仍然存在几个主要挑战,包括降低成本,集成仪器

微生物研究所 - PCR,检测,临床应用 - 2019-01-08

Nature:肠道<font color="red">微生物</font>菌群不平衡增加糖尿病风险

Nature:肠道微生物菌群不平衡增加糖尿病风险

目前,科学家们认为导致胰岛素耐受性(insulin resistance)的主要因子是体重超重和缺乏身体活动。一项新的由欧盟资助的一个欧洲-中国团队开展的被称作MetaHit的突破性研究发现特定的肠道细菌不平衡能够导致胰岛素耐受性,从而导致2型糖尿病等健康问题的风险增加。相关研究结果于2016年7月13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Human gut microbes impact

生物谷 - 肠道细菌,肠道微生物组,糖尿病 - 2016-07-16

J Periodontol:用于评估牙周多<font color="red">微生物</font><font color="red">生物</font>膜抗菌效果的体外动态<font color="red">生物</font>反应器模型

J Periodontol:用于评估牙周多微生物生物膜抗菌效果的体外动态生物反应器模型

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评估临床相关阿莫西林剂量对龈下菌斑衍生的多微生物微生物生物膜的抗菌作用,建立体外动态生物反应器模型。

MedSci原创 - 牙周炎,生物膜,体外动态生物反应器模型 - 2023-09-21

ECCO 2016:粪便<font color="red">微生物</font>移植解决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

ECCO 2016:粪便微生物移植解决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

欧洲克罗恩病和结肠炎会议上称,对难治性急性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通过结肠镜和灌肠进行粪便微生物移植(FMT),可有效的诱导患者的临床和内镜缓解。

MedSci原创 - 粪便微生物,溃疡性结肠炎,FMT - 2016-04-05

<font color="red">微生物</font>所肠道菌群和炎症性肠病研究获进展

微生物所肠道菌群和炎症性肠病研究获进展

肠道菌群在人体健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有关肠道菌群的研究日益成为科学家们感兴趣的焦点。宿主和肠道菌群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相互作用,共同调节肠道内环境稳态,对这一“共生 - 互益”的复杂机制的探索将对研究因肠道菌群异常而引起的疾病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微生物研究所 - 肠道菌群,炎症性肠病 - 2017-03-07

儿童常见喘息性疾病抗病原<font color="red">微生物</font>药物合理应用专家共识

儿童常见喘息性疾病抗病原微生物药物合理应用专家共识

儿童时期由于解剖、生理和免疫特点,在病原微生物侵入或受到机械性、物理化学刺激,或器官生长发育畸形时,常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喘息症状。喘息性疾病病因谱繁杂,预防、治疗和管理措施因病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20.35(12):918-926. - 儿童喘息性疾病,喘息性疾病 - 2021-01-25

PNAS:北大年轻教授解析肠道病原<font color="red">微生物</font>新机制

PNAS:北大年轻教授解析肠道病原微生物新机制

北京大学,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Comparative proteomics reveal distinct chaperone–client interactions in supporting bacterial acid resistance”的文章,利用新开发的比较蛋白质组学技术:CAPP-DIGE,揭示了细菌抗酸伴侣蛋白的独特底物。 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

生物通 - 肠道,病原微生物,新机制 - 2016-11-20

Nature子刊:阿尔茨海默病竟是肠道<font color="red">微生物</font>在作祟?

Nature子刊:阿尔茨海默病竟是肠道微生物在作祟?

被誉为人类的"第二基因组"的肠道菌群,近年来已经成为最火爆的研究领域之一。这些高度多样化、数量惊人的菌群生活在我们的身体中,对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肠道菌群参与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如食物的消化和新陈代谢,免疫反应和炎症等。同时,肠道菌群还可以与大脑相互作用,影响一些精神疾病比如焦虑、抑郁、自闭、精神分裂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及发展。

生物探索 - 阿尔茨海默病,肠道微生物 - 2017-02-14

Science:华人科学家揭示肠道<font color="red">微生物</font>不会感染人体自身的机制

Science:华人科学家揭示肠道微生物不会感染人体自身的机制

来自爱丁堡大学MRC炎症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们揭示出了,免疫系统阻止我们肠道中的细菌渗入血液中引起败血症一类全身性炎症的机制。并帮助解释了尽管在我们的肠道中自然存在大量的细菌,我们却不会遭受更多感染的原因。研究发现有可能会改善对危及生命的感染的治疗和预防。他们的论文发布在《科学》(Science)杂志上。 我们肠道中的细菌数量是我们体内细胞数量的10倍。它们通常对我们有益,帮助我们消化了食物,抵抗其

MedSci原创 - 肠道微生物,感染 - 2016-03-18

经新型辅助治疗的胰腺癌患者,胆道<font color="red">微生物</font>组发生改变

经新型辅助治疗的胰腺癌患者,胆道微生物组发生改变

根据Fox Chase癌症中心的一项最新研究,在接受胰腺癌手术前接受新型辅助治疗的患者中,胆管微生物组(胆管中存在的细菌集合)发生了改变。

MedSci原创 - 胰腺癌,胆道微生物组,新型辅助治疗 - 2019-07-07

AJOG:IL-6可预测微生物入侵羊膜腔导致的早产

微生物入侵羊膜腔(MIAC)常会导致早产,并且和孕产妇及新生儿的感染性疾病相关。MIAC的发病率并不低,但是只有通过羊膜腔穿刺,提取羊水培养,才能可靠诊断MIAC。

MedSci原创 - IL-6,MIAC,早产 - 2015-02-23

2016 CO临床管理指南:微生物性角膜炎(细菌,真菌)(V.10)

2016年9月,英国视光师学院(CO)更新发布了微生物性角膜炎(细菌,真菌)临床管理指南第10版,指南主要内容有:微生物性角膜炎(细菌,真菌)的病因学,发病诱因,症状,征象,鉴别诊断,非药物和药物治疗等

英国视光师学院官网 - 角膜炎 - 2016-12-08

儿童呼吸道感染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转运与检测建议(细菌篇)

上呼吸道感染包括咽炎、喉炎、会厌炎、扁桃体炎、鼻窦炎等。不同部位的感染在标本选择上有不同要求:咽炎、喉炎、扁桃体炎可采集咽拭子标本培养;会厌炎则不建议采集咽部标本,因为碰触感染的会厌有可能诱发气道完全阻塞,可选择血培养检测病原;中耳炎理想的标本是通过鼓膜穿刺术或鼓膜切开术获取的中耳分泌物,咽、鼻咽、前鼻孔拭子培养或鼻腔引流物培养对急性细菌性中耳炎的病原诊断均无价值;鼻窦炎则应对鼻腔进行消毒后,使用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8,33(9):663-669. - 儿童呼吸道感染,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 - 2018-09-30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