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国家科学技术奖 点击跳转

王拥军教授团队荣获2016年度<font color="red">国家</font>科技进步<font color="red">奖</font>二等<font color="red">奖</font>

王拥军教授团队荣获201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

刘丽萍、缪中荣、王春雪、高培毅、王春娟、贾茜、荆京一、立项背景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居民死亡和成人致残的首位病因,其高复发、高致残的主要原因是适宜干预人群不清,高危预警策略不明,循证治疗手段贫乏,个体化诊疗技术欠缺等

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循环 - 脑血管,王拥军,科技 - 2017-01-10

中科院神经所所长蒲慕明:我内心从来都认为自己是中国人

中科院神经所所长蒲慕明:我内心从来都认为自己是中国人

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蒲慕明曾经有这样一个身份——中科院历史上第一位外籍所长,去年他放弃了美国国籍,再次成为拥有中国国籍的公民。

解放日报 - 神经所,蒲慕明,科研 - 2018-06-27

亮相!江苏医院管理成果的一次全面检阅

亮相!江苏医院管理成果的一次全面检阅

届时,不仅有医院管理创新的方法、科学论与基础知识的介绍,更有相关医院管理专家讲授医院管理创新的工具与方法,可以说是江苏省在医院管理领域的一次全面亮

健康界 - 江苏医院 - 2017-11-01

私自进行基因编辑,最惨或被监禁3年!

私自进行基因编辑,最惨或被监禁3年!

据悉,对于第三代基因编辑技术,即使是个体研究人员和高中生也无需其它任何专业设备,便可独立将DNA片段插入细菌遗传编码中。那么问题来了,真的是谁都可以私自进行基因编辑吗?

生物探索 - 基因,编辑 - 2017-02-16

多位专家指导:如何提取和研究血液DNA,RNA与蛋白

多位专家指导:如何提取和研究血液DNA,RNA与蛋白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分离囊泡、提取RNA、存储样本和分析数据,The Scientist杂志与多位专家学者探讨了检测不同血液生物学指标的策略,贡献出了相应的注意事项和实验技巧。

生物通 - 血液,液体,活检,外泌体,蛋白质 - 2017-03-16

屠呦呦获奖领域——疟疾与文化和历史的纠缠

屠呦呦获奖领域——疟疾与文化和历史的纠缠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终于在北京时间10月5日下午5:30揭晓,三位科学家因为其在抗寄生虫领域的杰出贡献,分享了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这其中,美国科学家William C. Campbell和日本科学家Satoshi Omura因为他们开发出了抗蛔虫新药阿维菌素,为人类健康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为她和她的同事在青蒿素的发现、改进和发展等方面做

生物谷 - 屠呦呦,疟疾,青蒿素,文化 - 2015-10-08

我国年科研经费数千亿 下一个“屠呦呦”在哪儿

我国年科研经费数千亿 下一个“屠呦呦”在哪儿

10月5日晚间,刚刚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的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通过前往看望她的有关部门负责人,向外界表达了获奖感言。感言背后,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是,中国未来还会不会有“屠呦呦”出现。

第一财经日报 - 青蒿素,屠呦呦,科研,诺贝尔奖 - 2015-10-10

美国MIT教授Robert Weinberg撤销一篇Cancer research论文

美国MIT教授Robert Weinberg撤销一篇Cancer research论文

据Retraction Watch网站消息,由于数据出现问题,美国麻省理工学院Robert Weinberg教授撤销一篇Cancer research论文。 该论文主要研究癌症转移过程中的分子机制。《癌症研究》发出通告称,作者发现论文中部分数据是由不同批次实验拼凑而成,随后要求撤稿,并对此引起的不便表示歉意。 该论文的第一作者Scott Valastyan曾获得2011年的哈佛Runy

MedSci原创整理 - 撤销,Weinberg - 2015-07-07

屠呦呦致信新华社:青蒿素是怎么发现的

屠呦呦致信新华社:青蒿素是怎么发现的

中医药是5000多年中华文明的结晶,在人民健康事业中发挥独特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始终关注和重视中医药和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将于今年7月1日实施,新华社记者历经6个月,走访中医界、文艺界、体育界等多领域的领军人物,就弘扬中医药和中医药文化进行调研。

新华社 - 青蒿素 - 2017-06-28

屠呦呦亲笔信:“中国传统医药献给人类的礼物”是怎么发现的

屠呦呦亲笔信:“中国传统医药献给人类的礼物”是怎么发现的

调研中,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86岁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终

新华社 - 中国传统医药,屠呦呦 - 2017-06-27

避孕发展史,笑到喷饭

避孕发展史,笑到喷饭

发明避孕药 获美国“国家科学” 杰拉西出生于奥地利,在纳粹德国占领奥地利后随家人逃亡,最后定居美国。

网络 - 避孕,羊肠,水银,炔诺酮 - 2016-01-07

深切哀悼湖南省神经外科创始人、著名神经外科专家曹美鸿教授

深切哀悼湖南省神经外科创始人、著名神经外科专家曹美鸿教授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我国著名神经外科专家、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第一第二届常委、湖南省神经外科分会前主委名誉主委、《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主编、全国多种神经外科杂志编委与学术顾问、国内首批神经外科博士生导师

神外资讯 - 曹美鸿,教授,哀悼 - 2016-04-17

科研评价以论文“论英雄” 为何改不动?

科研评价以论文“论英雄” 为何改不动?

蔡华伟绘图 由于科学研究的高度专业性,在项目申请、论文审核以及评奖等活动中,同行评议尤其是“小同行”评审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 “‘论文导向’改起来真难啊!”回顾几年来考核评价体系的改革,某国家级研究所科研处处长王宏宇十分感慨。“抛弃原有的‘论文数数’,设计新的方案就用了半年多时间,真要实施了还要做大量说服、解释工作,嘴皮子都磨破了。”王宏宇

生物谷 - 科研评价 - 2016-09-13

访屠呦呦:挖掘中医药宝库的精华

访屠呦呦:挖掘中医药宝库的精华

我国首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获得者、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屠呦呦说。

人民日报 - 屠呦呦,中医药,访谈 - 2018-01-05

中美<font color="red">科学</font>院院长就基因编辑准则在《<font color="red">科学</font>》发文

中美科学院院长就基因编辑准则在《科学》发文

12月14日,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联合美国国家医学院院长Victor J.Dzau、美国国家科学院院长Marcia McNutt在《科学》上发表一篇题为《来自香港的警示》社论,呼吁全球各国科学院携起手来,就基因编辑研究及临床应用所应遵循的准则达成广泛的国际共识。

中国生物技术网 - 基因编辑,中科院,美国国家医学院,共识 - 2018-12-14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