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血清药物化学 点击跳转

Lab invest:新药可预防致命核辐射

Lab invest:新药可预防致命核辐射

德州大学医学分部研究作者Carla Kantara是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博士后,他说当小鼠处于致命辐射中24小时内单次注入肽类药物TP508似乎可以大大增加小鼠生存并延迟死亡。

生物谷 - 新药,核辐射,预防,多肽药物TP508 - 2015-08-26

化验前必看!为什么你的检验结果不准确?

化验前必看!为什么你的检验结果不准确?

由于病人内在或外在的影响,可时检验结果产生过大或过小的误差,为此,病人检验前应做好相关准备,以减少随机分析误差。

检验医学网 - 化验,检验结果,医学知识 - 2019-06-02

JOURNAL OF HEPATOLOGY:肝病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

JOURNAL OF HEPATOLOGY:肝病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

研究人员试图利用英国生物库探索肝脏和心血管临床结果之间的联系。

MedSci原创 - 肝病,心血管疾病 - 2023-07-27

南开大学研发抗脑胶质瘤<font color="red">药物</font>获美“孤儿药”认定

南开大学研发抗脑胶质瘤药物获美“孤儿药”认定

南开大学研发的抗脑胶质瘤药物,日前获得美国药监局罕见病药物的资格认定。

人民网 - 南开,脑胶质瘤,药物 - 2017-11-23

Nature:Ras蛋白研究复兴,寻找癌症治疗新靶标

Nature:Ras蛋白研究复兴,寻找癌症治疗新靶标

经过30年的追寻,科学家试图发明可以治疗致命致癌蛋白家族——Ras蛋白——的药物研究失败了。现在,他们希望通过另外一种全新的方法实现这一目标。当Stephen Fesik离开制药行业并筹建理论药物发现实验室时,他草拟了一份“通缉单”:上面列着迄今为止科学上已知的5种最重要的致癌蛋白。这些蛋白可以促进肿瘤生长,但是对于药物研发人员来说:它们却因为太光滑、太懒惰或是太烦琐,而难以与药物

中国科学报 - Ras蛋白,癌症治疗 - 2015-04-23

Nat Commun:中国科大发现新型革兰氏阳性菌<font color="red">药物</font>外排泵

Nat Commun:中国科大发现新型革兰氏阳性菌药物外排泵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和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周丛照、陈宇星课题组,解析了肺炎链球菌中一种新型ABC转运蛋白(Spr0693和Spr0694-0695)的原子分辨率结构,揭示了革兰氏阳性菌抗药的一种新机制。相关研究成果以Structure of a MacAB-like efflux pump from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为题,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中科大 - ABC转运蛋白,革兰氏阳性菌,药物外排 - 2018-01-30

PLOS Comput Biol:掌握动脉硬化斑块的动态变化,为心血管疾病患者带来福音!

PLOS Comput Biol:掌握动脉硬化斑块的动态变化,为心血管疾病患者带来福音!

一项新的计算建模技术可以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何时可能经历快速增长,报告在PLOS计算生物学中发表。

来宝网 - 动脉硬化,血管,病变 - 2017-05-30

PNAS:生物钟竟影响基因修复!或可用于提高肿瘤化疗疗效,降低副作用

PNAS:生物钟竟影响基因修复!或可用于提高肿瘤化疗疗效,降低副作用

顺铂是一种主要的肿瘤化疗药物,它通过形成Pt-d(GpG)二元加成物破坏癌细胞DNA来杀伤癌细胞。但是它仍然有着严重的副作用,包括肾脏毒性和肝脏毒性,这严重限制了顺铂的使用范围和剂量。

细胞 - 顺铂,肿瘤,治疗指数 - 2018-05-14

数据挖掘与虚拟医药科研

数据挖掘与虚拟医药科研

我们在前面的博客里初步谈论了一些数据挖掘的实践应用。我们说数据挖掘的应用很广泛,在某些领域也已很成熟,实用价值很高。其中数据挖掘在医药学领域就有一些比较成熟可靠的应用了。但有时,我们也听说有些人将数据挖掘在某些领域的应用说成是“讲故事”。这实际上是反映了这些案例的开发和应用很不成熟,可信度很低。成熟的数据挖掘应用绝不是“讲故事”。本人在北美工作了多年,从来没有听说过数据挖掘是“讲故事”(也许是

洪松林 - 数据挖掘,科研 - 2015-09-27

2023 梅奥医学中心共识报告:膜性肾病的新分类方法

2023 梅奥医学中心共识报告:膜性肾病的新分类方法

膜性肾病(MN)是一种由自身抗体结合特异性靶抗原引起的损伤模式,伴随着免疫复合物沿着肾小球基底膜上皮下区域的沉积。

Mayo Clin Proc - 膜性肾病 - 2023-10-12

“留下来”奖让更多青年科学家“留下来”

“留下来”奖让更多青年科学家“留下来”

长时间出国学习交流、科研实验甚至留在国外工作,一直是很多青年科学家的首选。为了鼓励并支持更多青年科学家坚守国内实验、科研、创新、贡献,20年前,中国药理学会设立施维雅青年药理学奖。业界也有人称之为“留下来”奖。迄今已成功评选出20届,让158名获奖者留了下来。 10月24日,在中国药理学会第14次全国学术大会暨第20届施维雅青年药理学工作者奖学术论坛上,中国药理学会秘书长张永祥向科技日报记者

科技日报 - 青年科学家 - 2016-10-25

Science:科学家看好促炎症消退分子应用前景

Science:科学家看好促炎症消退分子应用前景

医生们从未找到Charles Serhan在1990年亚洲之旅期间,到底是什么东西在他的肠道上刺出一个洞。它可能是未煮熟米饭中的一粒米,抑或海鲜菜里的一个贝壳碎片。无论原因是什么,当Serhan被飞机送回美国波士顿时,他已痛不欲生。“我几乎都站不起来了。”Serhan回忆道。他将自己的痛苦归因于脱水和严重的时差反应,“因为我并没有发烧”。 Serhan是哈佛医学院的

中国科学报 - 消炎药,促炎症消退分子,炎症反应 - 2015-01-09

武汉大学模式动物研究所招聘简章

李红良,男,1974年9月出生,理学博士,江西赣州人。李红良教授为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武汉大学动物实验中心/A3实验室主任、武汉大学模式动物研究所所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李红良教授团队目前拥有5名教授,11名博士后,25名博士、硕士研究生,82名专业技术人员,人员专业涉及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病理学、免疫

MedSci原创 - 武汉大学,李红良 - 2016-11-30

201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公布,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32人

201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   (共181人,分学部按姓氏拼音为序)其中,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32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蔡秀军 55 外科学(腹部外科) 浙江大

科技部 - 院士,候选人 - 2019-08-01

Cell Res:“纤毛病”或与一种肿瘤抑制蛋白有关

南开大学药物化学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周军教授领衔的“细胞骨架与疾病”课题组发现了纤毛发生的新机制:在细胞纤毛形成过程中一种名为“CYLD”的肿瘤抑制蛋白发挥了关键作用。

科技日报 - 纤毛病,肿瘤抑制蛋白,CYLD蛋白 - 2014-11-06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