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了资讯 3小时前
【综述】颈内动脉床突旁动脉瘤的定义、解剖结构及影像学诊断
颈内动脉床突旁动脉瘤常见,与颅底结构关系密切、分类多样。本文综述其定义、解剖、分类,以及依靠 CTA、MRA、DSA 等的影像学诊断,助临床医师明确与硬脑膜环关系,制定治疗方案。
发布了资讯 3小时前
【论著】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轻型卒中行单纯药物治疗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研究拟通过分析行单纯药物治疗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轻型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发生END的影响因素,以期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
发布了资讯 昨天
【神麻人智】机器学习预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出现脑血管痉挛
脑血管痉挛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见并发症,本研究用机器学习预测需维拉帕米治疗的脑血管痉挛,模型在多方面表现良好,对优化临床管理、降低成本有意义,但也存在局限。
发布了资讯 昨天
珠江医院郭燕舞专访:儿童癫痫患者的治疗 迷走神经调控是重要手段
我们从1999年开始做癫痫外科工作,现在开展全方位的治疗方式。迷走神经调控(VNS)的创伤比较小,总体疗效并不差。有少部分经过评估可以手术的小儿患者,由于家长担心手术风险,有一些人会选择VNS,长期随
发布了资讯 昨天
Neuropharmacology:我国学者揭示一种新型铁死亡抑制剂吩噻嗪衍生物可减少脑出血后的细胞死亡并减轻神经功能障碍
治疗化合物 51 可以显着减少大鼠脑出血模型中的血肿周围区域的细胞死亡并减轻神经损伤,表明它可能是一种有前途的治疗 ICH 的药物。
发布了资讯 2025-03-20
扬州大学陈昊/王永祥/王辉辉团队《Biomaterials》:具有时间响应性核壳结构水凝胶微球用于脊髓损伤修复
扬州大学团队研发 Mg-Zn 掺杂核壳水凝胶微球用于 SCI 治疗,其能按病理进程时序释放金属离子,改善损伤处离子紊乱,实验证实可促进小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
发布了资讯 2025-03-20
J Neuroinflammation:T 细胞受体激活导致小鼠脑出血后脑损伤
该研究强调了 TCR 激活在 ICH 后脑浸润 T 细胞动员和激活中的关键作用。通过 AX-024 给药抑制 TCR 激活可能被开发为一种有前途的治疗策略,以改善 ICH 后的神经系统结果。
发布了资讯 2025-03-20
我国学者发现FOXO3a-BAP1 轴调节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神经元铁死亡
FOXO3a 和 BAP1 在体内和体外对 SAH 后 SLC7A11 相关铁死亡的影响,抑制 FOXO3a-BAP1 轴可以显着减轻 SAH 后 EBI 的神经元损伤和铁死亡。
发布了资讯 2025-03-20
Curr Bio:疼痛慢性化的神经调节机制
伏隔核(NAc)是中脑边缘奖励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急性痛向慢性痛转归中的具体神经机制尚不明确。该研究揭示了伏隔核微环路在急性痛向慢性痛转归中的神经机制,为慢性疼痛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和策略。
发布了资讯 2025-03-19
好文推荐 | 帕金森病、原发性震颤和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的震颤特点
本研究进一步探讨PD、ET以及NIID震颤的表面肌电特点,为临床上三组疾病的鉴别提供客观的电生理指标。
发布了资讯 2025-03-19
抽动障碍:从基础到临床的整合研究
抽动障碍是儿童期起病的神经发育障碍,其发病与遗传、神经递质等多因素有关。近年在病因机制研究基础上,治疗策略向精准干预发展,未来研究聚焦机制深化与治疗创新等。
发布了资讯 2025-03-19
论著|高原拉萨单中心综合医院癫痫专病门诊癫痫诊治现况及对策分析
本研究对我院近2年成人癫痫门诊就诊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高原地区癫痫的临床特征及抗癫痫发作药物应用情况,探讨高原地区癫痫的治疗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高原地区癫痫患者的诊疗提供针对性的参考
发布了资讯 2025-03-19
中山大学冯敏/海南大学郭羚团队《ACS Nano》:干细胞安装便携式微环境净化器,助力瘫痪小鼠重获运动能力
中山大学冯敏教授团队和海南大学郭羚教授团队合作研发出 “安装便携式微环境净化器的干细胞” 增效修复体系,能提升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效果,促进脊髓损伤小鼠运动功能恢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发布了资讯 2025-03-18
神经病学:从解剖启蒙到脑科学革命的千年探索
回顾世界神经病学史,从古代萌芽历经学科奠基、现代诞生,到 21 世纪多学科交叉突破。期间技术革新不断,如今虽有进展,但神经系统疾病仍存难题,未来需多学科协作实现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