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HA:阵发性和持续性房颤的代谢组学和生物标志物

2024-02-02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在这项代谢组学研究中,研究人员检测了房颤的36种差异代谢物,其中4种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这些差异代谢物是诊断和监测疾病进程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心房颤动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患者意识的提高,房颤的患病率逐渐上升。全球约有3350万房颤患者,中国房颤发病率为1%~2%。已有研究证明房颤可引起并发症,如血栓栓塞、死亡、心力衰竭、住院和抗凝效果降低的风险增加。目前已经明确了房颤的一些危险因素,如饮酒、血压升高、心力衰竭和心肌梗死。根据持续时间可分为阵发性房颤(AFPA)和持续性房颤(AFPE)。症状评估和间歇性节律监测是房颤诊断的常用方法,但这些方法对患者负担较重,且不能充分阐明房颤的病理生理机制,对房颤的分子发病机制也不完全明确。值得注意的是,对房颤病理生理机制的研究越来越多。

近日,心血管疾病领域权威杂志JAHA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该研究旨在探讨与房颤相关的代谢生物标志物,以及AFPA和AFPE患者在代谢组学和相关代谢生物标志物方面的差异。

研究人员前瞻性地收集了房颤患者和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的窦性心律患者的血浆样本,并将患者分为AFPA组、AFPE组和窦性心律组(N=54)。研究人员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通过代谢组学(n=36)检测了差异代谢物,并在一个新的队列(n=18)中进行验证。验证代谢物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进一步分析。

36个差异代谢物中,4个成功验证,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0.8 (P<0.05)。生物信息学分析证实了富集途径主要在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乙醛酸盐和二羧酸盐代谢和碳代谢。花生四烯酸是AFPA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乙醇酸和L-丝氨酸是AFPA和AFPE的生物标志物,棕榈酸是AFPA的生物标志物。

在这项代谢组学研究中,研究人员检测了房颤的36种差异代谢物,其中4种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这些差异代谢物是诊断和监测疾病进程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因此,本研究为房颤的精确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见解。

原始出处:

Li‐Li Zhang,et al.Metabolomics and Biomarkers for Paroxysmal and Persistent Atrial Fibrillation.JAHA.2024.https://www.ahajournals.org/doi/10.1161/JAHA.123.032153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185377, encodeId=b94c21853e7d7,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5df56936690'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生物标志物#</a> <a href='/topic/show?id=a1a69e630b5'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阵发性房颤#</a> <a href='/topic/show?id=2a3b56329c4'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持续性房颤#</a> <a href='/topic/show?id=0a66254e002'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代谢组学#</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6,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25470, encryptionId=0a66254e002, topicName=代谢组学), TopicDto(id=56329, encryptionId=2a3b56329c4, topicName=持续性房颤), TopicDto(id=69366, encryptionId=5df56936690, topicName=生物标志物), TopicDto(id=97630, encryptionId=a1a69e630b5, topicName=阵发性房颤)],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Fri Feb 02 09:44:16 CST 2024, time=2024-02-02,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NEJM:夏宁邵、季明芳团队合作发现新的鼻咽癌筛查生物标志物-BNLF2b

鼻咽癌是一种发生于鼻咽部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及东南亚的发病率最高。全球约一半的鼻咽癌发生在我国。

Nat Commun:刘小龙/刘景丰/吴李鸣团队开发基于血清蛋白质组学的无创筛查新方法,助力肝细胞癌早期诊断

该研究通过整合血清蛋白质组学和机器学习方法对1002名个体进行研究,以探索用于HCC早期诊断的血清蛋白质生物标志物。

Lupus Sci Med:循环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残留物作为预测狼疮性肾炎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本文探讨狼疮性肾炎(LN)发作时血清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NET)残余物(Elastase- DNA和HMGB1- DNA复合物)水平是否能预测随后24个月的肾脏预后。

Nat Commun:深圳大学苟德明团队开发血浆cfRNA检测技术,实现灵敏的癌症早期检测和分类

该研究为深入研究血浆cfRNA的组成及其在疾病中的生物学意义奠定了基础,SLiPiR-seq技术所检测的cfRNA生物标志物可以应用于疾病诊断、疗效预测、预后评估等多种情景的临床队列研究。

SmartMat:于生元、董钊等团队开发快速检测CGRP,助力偏头痛诊断

在我国,偏头痛的患病率为9.3%,约有超过1亿人患有偏头痛,但诊断正确率很低,其中部分原因与缺乏客观指标有关。

病理干货 | 肝癌中基于治疗疗效的生物标志物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重点介绍了肝癌生物标志物的一些最新研究进展和未来应用方向。

Nat Commun:基于单细胞、空间和原位技术对肿瘤微环境进行高分辨率分析

基于商业化的全转录组单细胞、全转录组空间和靶向原位基因表达分析技术,研究人员探索了大型FFPE人类癌症切片中的组织异质性。

 Neurology:病理和容积生物标志物变化与成年人认知能力下降的关系——哈佛大学脑衰老研究

在老年人中,纵向海马区萎缩与认知功能下降有关,独立于Aβ或tau,提示非AD的病理(例如,Tdp-43,血管)可能参与了海马区介导的认知功能下降。

IVD前沿:肿瘤细胞生物标志物检测的研究现状

文章重点介绍了根据细胞内外不同的肿瘤标志物,利用电化学/荧光传感对其进行检测和分析的最新方法和现状。

读书报告 | MODUL研究:生物标志物驱动的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维持治疗

MODUL研究是针对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患者一线诱导治疗后生物标志物驱动的维持治疗的适应性信号搜索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