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斯盘点:2022年精神心理领域研究进展盘点

2022-12-31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2022年精神心理领域研究进展TOP 10 来喽~

2023年的钟声马上就要敲响,在过去的一年里,科学家们在精神心理领域取得了多项重磅级研究成果,梅斯医学整理了各大医学神刊相关研究成果,分享给大家!

1NEJM:迄今最严格临床试验,揭示致幻蘑菇治疗抑郁症效果

一说到蘑菇,相信大部分人会立即想到鲜美的食物。然而,并非所有的蘑菇都是无毒可食用的,每年因误食有毒野生菌菇而入院的人不在少数。不仅如此,有些蘑菇还含有致幻毒素,使人产生缤纷如梦境的幻觉,它们含有的裸盖菇素(psilocybin,也叫赛洛西宾),会在摄入后几个小时内让人产生视听幻觉,是一种具有神经致幻作用的神经毒素。

2022113日,国际顶尖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发表了题为:Single-Dose Psilocybin for a Treatment-Resistant Episode of Major Depression 的临床研究论文。

这项2期双盲随机临床试验,赛洛西宾合成制剂单次给药(剂量分别为25mg10mg1mg作为对照)治疗成人难治性抑郁症患者,显示出安全性和抗抑郁症效果。

总的来说,这项在难治性抑郁症患者中进行的2期临床试验显示,与1mg剂量相比,裸盖菇素25mg单次给药在3周时显着降低了抑郁评分,但可引起副作用。需要更大规模、持续更长时间的试验确定其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

详情链接:NEJM:迄今最严格临床试验,揭示致幻蘑菇治疗抑郁症效果

2Science:我国学者发现抑郁症全新靶点及候选药物,2小时快速起效且无副作用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是目前最新一代的抗抑郁症药物,通过选择性阻断5-羟色胺转运体(SERT),抑制对5-羟色胺(也称为血清素)的再摄取,提升大脑内5-羟色胺的水平,从而改善抑郁症状。这是目前治疗抑郁症的一线药物。但它们需要数周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对抑郁症患者显示出疗效。此外,这类药物还具有一系列潜在副作用,而且对许多患者来说,根本不起作用。

20221028日,南京医科大学生殖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药学院周其冈教授、朱东亚教授、厉廷有教授团队合作,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Science 上发表了题为:Design of fast-onset antidepressant by dissociating SERT from nNOS in the DRN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开发了一种化合物——ZZL-7,能够选择性解偶联中缝背核区(DRN5-羟色胺转运体(SERT)与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的复合物,在小鼠中,注射给药两小时后,即可快速发挥抗抑郁效果,且没有观察到任何副作用。这项研究不仅为抑郁症经典理论单胺假说带来了新见解,还开发了一种可快速起效的抑郁症候选药物。

该成果被 Science 期刊给予高度评价,列为亮点工作(Highlight)介绍。国际同行和媒体也对该研究高度评价,认为这是单胺假说提出近60年来,经典抗抑郁药氟西汀(一种SSRI药物)被发现50年来,抗抑郁药物研究取得的重大理论突破。也是南京医科大学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首次在 Science 期刊上发表。

详情链接:Science:我国学者发现抑郁症全新靶点及候选药物,2小时快速起效且无副作用

3Nature:自闭症研究重大突破,不同自闭症风险基因,对大脑发育影响相同!

自闭症(Autism),又称孤独症,是一类以严重孤独、缺乏情感反应、语言发育障碍、刻板重复动作等反应为特征的发育障碍疾病。患有自闭症的孩子在外表上与常人一般无二,却仿佛隔了一堵无形的墙使人无法触及他们的内心。

美国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Nature 上发表了题为:Autism genes converge on asynchronous development of shared neuron classes 的研究论文。

这项研究发现,三种不同的自闭症风险基因实际上影响着神经形成的相似方面,以及发育中的人类大脑中相同类型的神经元。通过脑类器官的人脑微型3D模型中测试基因突变,研究人员发现每个自闭症风险基因都具有类似的整体缺陷,尽管每个基因都通过独特的潜在分子机制发挥作用。

详情链接:Nature:自闭症研究重大突破,不同自闭症风险基因,对大脑发育影响相同!

4Nature:焦虑竟来源于肠道菌群?脑肠轴再添力证,人体临床试验已开展

在现代社会,焦虑似乎无处不在,工作焦虑、肥胖焦虑和感情焦虑,这些大大小小的焦虑充斥了我们的生活。但你是否思考过,你为什么会产生焦虑这种感觉,导致焦虑的源头又有哪些?

近日,加州理工学院 Sarkis Mazmanian 教授团队在 Nature 期刊发表了题为:A gut-derived metabolite alters brain activity and anxiety behaviour in mice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发现,肠道内的细菌能够将饮食中常见的氨基酸酪氨酸转化为4-乙基苯基硫酸酯(4EPS),4EPS可穿越血脑屏障并降低大脑中形成髓鞘的神经少突胶质细胞成熟,导致焦虑的出现。这项工作有助于揭示最近观察到的肠道微生物群变化与复杂的情绪行为有关的分子机制。

详情链接:Nature:焦虑竟来源于肠道菌群?脑肠轴再添力证,人体临床试验已开展

5JAMA子刊:证据来了——社会心理压力会明显增加中风风险!

社会心理压力被认为是中风的一个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鉴于慢性和急性压力暴露的普遍性,它是人口健康干预的一个潜在的有吸引力的目标。本研究旨在确定社会心理压力与急性卒中风险的关系,并探讨可能改变国际大人群中压力与急性卒中风险关系的因素。

INTERSTROKE是一项国际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研究亚洲、北美和南美、欧洲、澳大利亚、中东和非洲32个国家首次急性卒中的风险因素。20072015年,共招募了13462名卒中患者和13488名匹配的对照组。暴露因素是社会心理压力和前一年的生活压力事件的发生,主要使用自我报告的家庭和工作压力的标准化问卷测量的。

在多变量分析中,家庭压力的增加(OR=1.95[95%CI1.77-2.15])和工作压力的增加(OR=2.70[95%CI2.25-3.23])以及近期的生活压力事件(OR=1.31[95%CI1.19-1.43])与急性卒中的风险增加有关。较高的家庭控制力与所有卒中的几率降低有关(OR=0.73 [95% CI0.68-0.79]),较高的工作和家庭控制力与急性卒中的几率降低有关,并明显减少了与工作压力(OR=2.20 [95% CI1.88-2.58]P = .008的相互作用)和家庭压力(OR=1.69 [95% CI1.44-1.98]P < .001的相互作用)的关系。

综上,社会心理压力是急性卒中的一个常见危险因素。这项病例对照研究的结果表明,较高的控制力与较低的卒中风险有关,并且可能是与社会心理压力相关的风险的一个重要的效应调节器。

详情链接:JAMA子刊:证据来了——社会心理压力会明显增加中风风险!

6PNAS:正念冥想能够激活免疫反应,可用来防治免疫相关疾病

冥想(也称正念冥想)是一种精神锻炼的方法,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但从上世纪70年代才开始在西方普及。近几十年来,公众对冥想的关注度日益飙升,因为它已经成为一种帮助人们改善睡眠、控制专注力、减轻压力和提高整体幸福感的流行方法。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发表了一项题为:Large-scale genomic study reveals robust activation of the immune system following advanced Inner Engineering meditation retreat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发现冥想练习在不激活炎症信号的情况下增强了免疫功能。这一结论表明冥想可以成为一种有效的无药物行为干预手段,用于治疗与免疫系统减弱相关的各种疾病。

详情链接:PNAS:正念冥想能够激活免疫反应,可用来防治免疫相关疾病

7IBD:抑郁症状可以预测炎症性肠病的临床复发

抑郁症和焦虑症都被认为是IBD发作的诱因,对于重度抑郁症,遗传率约为 40%,并且与和许多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相关。通过对情绪、抑郁症相关的影响SNP 可能间接改变 IBD 病程。本项研究作为一项全国性前瞻性队列研究,探讨了抑郁症与 IBD 病程之间的关系。

研究人员收集了在瑞士 IBD 队列研究 (SIBDCS) 中的1973 名患者(1137 名克罗恩病,836 溃疡性结肠炎)中,每年评估他们的抑郁状态(医院焦虑和抑郁的抑郁分量表,HADS-D ≥11)。然后在 Cox 比例风险模型中调查了抑郁症对 IBD 相关临床结果的影响。使用了活动性疾病(CDAI ≥150 MTWAI ≥10)和 2 个已发表的复合疾病复发定义——FNCE(对治疗无反应、新并发症或肠外表现)和 AFFSST(活动性疾病、医生报告的发作、瘘管 、狭窄和新的全身治疗)——作为临床终点。此外,筛选了 62 个预选的单核苷酸多态性 (SNP) 探究与抑郁症的横截面关联。

研究结果显示,抑郁是疾病相关终点的强风险因素,包括活动性疾病(调整后的风险比 [aHR]3.55P < 0.001)、AFFSSTaHR1.62P < 0.001)和 FNCEaHR1.35P = 0.019)SNP rs2522833 与入组时的抑郁症显着相关(q = 0.059)。rs588765 TC 等位基因与入组时( q = 0.050)和入组后(aHR0.67P = 0.035)的抑郁症的存在呈负相关,并且在随访期间与较少的活动性疾病状态(aHR0.72P = 0.045)呈负相关。

详情链接:IBD:抑郁症状可以预测炎症性肠病的临床复发

8Science:董海龙团队等揭示压力会诱导睡眠,从而减轻焦虑

提到压力,工作上的也好,生活上的也好,我们通常想到的是这些压力会导致失眠,但实际上,有些压力反而会促进睡眠。近日,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和第四军医大学的研究团队合作,揭示了压力是如何促进睡眠的。

帝国理工学院的 William WisdenNicholas Franks 联合第四军医大学董海龙教授团队,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Science 发表了题为:A specific circuit in the midbrain detects stress and induces restorative sleep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表明,压力会促进睡眠,从而缓解焦虑,并进一步确定了相关机制:社会挫败压力(Social Defeat Stress)会在短时间内增强中脑腹侧被盖区(VTAγ-氨基丁酸(GABA-生长抑素细胞——VTAVgat-Sst 的活性,从而促进睡眠,并抑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的释放,这一回路通过促进睡眠帮助精神和身体功能的恢复。

由于哺乳动物的睡眠是相似的,因此人类大脑中很可能存在相同的机制。 这项研究为治疗持续性压力障碍,例如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焦虑症等等,提供了新的方向。

详情链接:Science:董海龙团队等揭示压力会诱导睡眠,从而减轻焦虑

9、哈佛大学研究表明,乐观的女性更长寿

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人员在《美国老年医学会杂志》(JAGS)发表了题为:Optimism lifestyle and longevity in a racially diverse cohort of women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表明,更高水平的乐观情绪与女性更长寿命及活到超过90岁有关。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团队分析了一项大型研究计划妇女健康倡议的参与者的数据和调查结果,该计划在1993-1998年期间共有159255名女性等级参与,她们参与时的年龄在50-79岁之间,并被平均跟踪随访了长达26年。

分析结果显示,在参与者中,最乐观的前25%的人的寿命比最不乐观的前25%的寿命长5.4%,在种族和民族亚组中,这一数值在非西班牙裔白人女性中为5.1%,在黑人女性中为7.6%,在西班牙裔/拉丁裔女性中为5.4%,在亚洲女性中为1.5%。该研究还显示,最乐观的前25%的人活到90岁以上的可能性比最不乐观的前25%的人高10%

研究人员还发现,乐观情绪与任何种族和民族类别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在考虑到人口统计、慢性病和抑郁症后,这些趋势仍然成立。此外,生活方式因素(例如定期锻炼和健康饮食),在乐观与寿命关联中的占比不到四分之一,这表明其他因素可能在起作用。

详情链接:哈佛大学研究表明,乐观的女性更长寿

10JAMA:正念训练和运动对认知功能影响的临床试验

众所周知,运动可以给生理健康和精神健康带来广泛的有益影响。对于老年人而言更是如此,运动锻炼可以强壮骨骼、降低心血管疾病等与年龄相关的疾病风险。

20221213日,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精神病学系教授Julie Loebach Wetherell 博士和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精神病学系教授 Eric J. Lenze 博士领导的研究团队在JAMA上发表了题为:Effects of Mindfulness Training and Exercise on Cognitive Function in Older Adults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的临床研究论文。

这项对老年人进行了长达18个月的运动和正念训练对认知影响的大型研究表明,在两种形式的干预后,老年参与者的认知能力和大脑功能均没有得到显著改善。在这项新研究中,研究团队开展了一项随机临床试验,调查了正念训练和/或运动对已存在认知问题但没有痴呆症的老年人的影响。

研究人员在基线时对所有参与者的记忆力和思维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测试,还进行了脑成像扫描,测量了左右海马体积与背外侧前额叶皮层DLPFC表面积和皮层厚度;并在6个月后和18个月后分别进行了后续的记忆测试、脑成像扫描和测量相关参数。

6个月和18个月时,所有四组人在测试中均表现得较基线时稍好,但研究人员认为这种改善是受到了练习的影响,因为参与者重新进行了与以前类似的测试。同样,脑成像也没有显示出左右海马体积与 DLPFC 表面积和皮层厚度的组间差异。在干预6个月时,正念训练或锻炼对情景记忆和执行功能没有显著影响;在18个月时也没有发现显著的干预效果。与未接受干预的健康对照组相比,任何一种干预方式都没有显示出明显的改善效果。

该团队表示,这项研究的结果并不意味着锻炼或正念训练不会帮助改善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只是这些训练似乎并不能提高没有障碍的健康老年人的认知表现。他们指出,该研究存在几个局限性。首先,参与者主要是白人,而且大多数受过高等教育;这种有限的多样性降低了研究结果的普遍性。其次,该研究侧重于海马体和 DLPFC 的结构特征作为大脑健康的代理指标;对其他大脑区域或评估技术可能会对干预效果更加敏感。

详情链接:JAMA:正念训练和运动对认知功能影响的临床试验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108569, encodeId=2bb02108569bd, content=学习了,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40,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13438345108, createdName=ms9000001657969304, createdTime=Mon Jan 02 23:19:56 CST 2023, time=2023-01-02, status=1, ipAttribution=山西省),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108367, encodeId=127a210836e35, content=不错,学习了,谢谢,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46,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16f38246762, createdName=ms9000000464652263, createdTime=Sun Jan 01 08:10:43 CST 2023, time=2023-01-01, status=1, ipAttribution=山西省)]
    2023-01-02 ms9000001657969304 来自山西省

    学习了

    0

  2.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108569, encodeId=2bb02108569bd, content=学习了,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40,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13438345108, createdName=ms9000001657969304, createdTime=Mon Jan 02 23:19:56 CST 2023, time=2023-01-02, status=1, ipAttribution=山西省),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108367, encodeId=127a210836e35, content=不错,学习了,谢谢,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46,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16f38246762, createdName=ms9000000464652263, createdTime=Sun Jan 01 08:10:43 CST 2023, time=2023-01-01, status=1, ipAttribution=山西省)]
    2023-01-01 ms9000000464652263 来自山西省

    不错,学习了,谢谢

    0

相关资讯

今晚直播:人格解体障碍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人格为何会“解体”?“解体”后如何治疗?点击看北京安定医院贾教授解读“人格解体”!

社区应用抗精神病药长效针剂治疗精神分裂症专家共识

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国内外指南与共识、专家经验、我国社区的特征,解决社区长效针剂使用中面临的医学相关问题,以期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依从性,改善患者预后。

精彩直播:难治性抑郁高发?原北大六院王向群院长传授诊疗策略!

难治性抑郁“难处理”?听听院长怎么说!

今晚直播:双相情感障碍的早期诊断

如何早期识别躁狂与轻躁狂症状?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陈俊教授带您解读双相患者的临床诊断!

盘点:2022年度精神心理科盘点

精神心理科主要为神经症,包括焦虑症、恐怖症、强迫症、疑病症,以及躯体形式障碍,还有一些分离转换障碍。常见精神疾病包括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症,临床上还接待很多心理咨询。

今晚直播:用药更新跟不上?看《双相情感障碍最新药物疗法》!

深圳市精神卫生中心刘院长倾情讲解双相情感障碍的药物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