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增加TN风险

2012-04-27 潘绵顺 中国医学论坛报

  三叉神经痛(TN)是一种于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神经痛,多于40岁以后起病,女性多于男性,右侧多于左侧,呈现周期性发作。在临床上,通常将其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TN病因不清, 继发性TN常继发于局部感染、外伤、三叉神经所通过的骨孔狭窄、肿瘤、血管畸形和血液循环障碍等。   本期华夏医药栏目选取TN相关研究及外科治疗进展文章进行介绍,并由上海武警总医院潘绵顺

  三叉神经痛(TN)是一种于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神经痛,多于40岁以后起病,女性多于男性,右侧多于左侧,呈现周期性发作。在临床上,通常将其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TN病因不清, 继发性TN常继发于局部感染、外伤、三叉神经所通过的骨孔狭窄、肿瘤、血管畸形和血液循环障碍等。

  本期华夏医药栏目选取TN相关研究及外科治疗进展文章进行介绍,并由上海武警总医院潘绵顺教授进行点评。

  高血压增加TN风险

  台大医院潘(Pan)等发现,在发生高血压后,发生TN风险显著增加。论文发表于《神经病学》[Neurology 2011,77(17):1605]。

  研究者选取2001年至少2次在门诊主诊为高血压的138492例患者入高血压研究组,随机抽取年龄和性别匹配的276984例患者作为对照,计算3年内无TN生存率和TN累积发生率。

  结果为,在高血压组和非高血压组,分别有121例和167例患者发生TN,前者风险比(HR)为1.52(P=0.0005),在校正后,HR为1.51(P=0.0096)。

   点评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是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持续性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病因不明的高血压称为原发性高血压,占全部高血压患者的95%以上。继发性高血压是继发于肾、内分泌和神经系统疾病的高血压,多为暂时的,在原发疾病治愈后,高血压会慢慢消失。文献报道较多的是TN导致高血压可能与疼痛刺激、精神紧张和焦虑有关,而高血压致TN风险增加可能与血压增高血管对三叉神经的压迫所致,这也是MVD治疗有效的原因。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EHJ:荟萃分析显示降低高血压死亡率ACEI优于ARBs

       Laura C van Vark博士(荷兰伊拉斯姆斯大学医学中心)和他的同事在他们发表于2012年4月17日《欧洲心脏病杂志》[European heart journal.2012-04-17.]的一项新的荟萃分析表明,与同一时期的应用非ACEI类药物或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等药物(ARBs)的患者相比应用ACEI类药物的高血压患者的全死因死亡

运动降低高血压患者的CVD死亡风险

  根据2012年世界心脏病学大会4月19日公布的一项最新研究,高血压患者通过运动所减少的心血管疾病(CVD)或全因死亡风险相当于血压下降40~50mmHg所产生的影响。   在此研究中,与各血压水平的运动受试者相比,不运动的受试者其全因和CVD死亡风险显著升高。此外,不运动造成了过量死亡危险。当把运动换算成血压指标时,结果显示不运动与血压上升40~50mmHg所致死亡风险的增高相似。

中国高血压患者合并糖尿病较常见

  我国北京安贞医院研究人员在2012年世界心脏病学大会(4月18~21日,阿联酋迪拜)上公布的一项研究显示:虽然我国高血压患者的糖尿病流行率较高,但是,即便他们正在接受糖尿病治疗,其糖尿病知晓率仍很低。此外,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的降血糖治疗率和血糖达标率均很低。研究人员认为:在接受治疗的中国高血压患者中,强调血糖检测的重要性和提高护理质量很重要。   此项横断面调查样本来自2009年中

高血压女性多囊卵巢综合征

  点击看大图   近几年的研究发现,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仅影响生殖功能,其患者还存在多方面的代谢障碍,PCOS是育龄女性最常见的一种内分泌疾病,发生率5%~10% 。临床上PCOS主要表现为月经稀发及继发性闭经,此外尚有多毛、痤疮、肥胖等症状。生化检查还常存在高胰岛素血症、高瘦素血症等代谢异常。PCOS的概念已超出妇科内分泌的领域,成为一组累及多系统的慢性内分

糖尿病高血压是老年动脉僵硬度增高的影响因素

  近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老年内科刘喆、王海宁、王峥嵘等人共同发表论文,旨在评价老年高血压和(或)糖尿病患者动脉僵硬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指出,糖尿病、高血压是老年人动脉僵硬度增高的影响因素,而高血糖对老年人动脉僵硬度的影响可能起了更重要的作用。血糖、平均动脉压、脉压、超每C反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是影响动脉僵硬度的独立危险因素。该文发表在2012年第31卷第1期《中华老年医学杂志》上。  

替米沙坦与二甲双胍联合降压可改善糖脂代谢

  发表于2012年第3期《中华高血压杂志》上研究表明,替米沙坦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能够改善高血压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的血压和糖脂代谢。   研究者将高血压合并NAFLD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单用替米沙坦治疗,观察组给予替米沙坦和二甲双胍联合治疗,观察时间6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腰臀比、体质量指数(BMI))、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