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手术都能做那些区域阻滞技术?

2023-05-16 梧桐医学 梧桐医学 发表于陕西省

腰丛阻滞/腰大肌间隙阻滞(LPB)、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腰方肌阻滞(QLB)、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和髋关节囊周神经(PENG)阻滞。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随着『超声技术』在麻醉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和对髋关节神经支配的深入认识,髋关节手术时,麻醉医生常应用区域阻滞麻醉技术来改善患者围术期疼痛,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 降低相关不良反应率,并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

其中包括腰丛阻滞/腰大肌间隙阻滞(LPB)、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腰方肌阻滞(QLB)、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和髋关节囊周神经(PENG)阻滞。

髋关节神经支配解剖基础

支配髋关节的神经主要来自低位腰丛(L2-L4)(如图1)及高位骶丛(L4-S1)(如图2)的脊神经前支。

图1 腰丛的构成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图2 骶丛的构成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髋关节前囊主要由股神经(FN)、闭孔神经(ON)支配,其中FN主要支配前外侧部分,ON主要支配前内侧部分;而髋关节囊的后部和下部由骶神经丛支配,主要由坐骨神经(SN)及由股方肌神经(NQF)支配髋关节囊的后内侧部分,臀上神经(SGN)支配髋关节囊的后外侧部分。

髋关节前囊还受到副闭孔神经(AON)及后囊受到臀下神经(IGN)的支配。此外,股外侧皮神经(LFCN)的阻滞也常参与支配髋关节手术切口的皮肤感觉(如图3)。

图3 髋关节神经支配解剖示意图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髋关节区域阻滞麻醉技术

腰丛阻滞/腰大肌间隙阻滞(LPB)

腰丛由T12、L1-L4神经前支构成(如图1),位于腰大肌深面、腰椎横突前方,即腰大肌间隙。LPB主要作用于走形于腰大肌间隙的支配髋关节的FN、ON、LFCN。

随着对LPB的深入研究,相继出现了多种技术的LPB。传统非超声引导技术此处仅列出其中一种(如图4)。

患者侧卧位,阻滞侧在上。依次标记双侧髂嵴连线(相当于L4棘突)、后正中线,两线交点旁开4cm为穿刺点。

常规消毒皮肤,穿剌针垂直皮肤刺入,触及L4横突后将针尖滑过L4横突上缘或下缘,再前进约0.5cm后有明显落空感后,表明针尖已进入腰大肌间隙,或使用神经刺激器引出股四头肌收缩以确认位置。回抽无血后注入局部麻醉药,成人常用容量为20~30ml。

图4 腰丛阻滞的定位和操作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超声引导技术

A.横断面入路(图5)

将低频超声探头放置于L4水平,由背侧向腹侧扫描脊柱横截面(图5-1),,可见骨性结构:L4棘突、椎板、横突和椎体;肌肉结构:腰大肌、竖脊肌和腰方肌。将探头移动到横突消失可见腰丛神经位于腰大肌后1/3(图5-2)。推荐平面内进针。

图5 腰丛阻滞(横断面入路)的扫描方法和超声影像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B.矢状面入路(图6)

将低频探头平行脊柱长轴放置于中线旁开2cm处,由背侧向腹侧扫描脊柱矢状面,可见骨性结构:横突;肌肉结构:腰大肌、竖脊肌。可见腰丛神经位于横突深方,腰大肌内。推荐平面内进针。

图6 腰丛阻滞(矢状面入路)的扫描方法和超声影像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C.三叶草入路(图7)

将低频探头置于腋中线处的髂嵴上缘,向中线方向扫描脊柱横断面可见骨性结构:L4横突、椎体;肌肉结构:腰大肌、腰方肌、竖脊肌。腰丛神经位于腰大肌后1/3处。

周围可见腹主动脉、肾脏及肠管。将探头向头侧或尾侧稍移动使横突影消失,以便进针。推荐采用平面内方法由背侧向腹侧进针。

图7 腰丛阻滞(三叶草入路)的扫描方法和超声影像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不良反应

除外周神经阻滞常见的并发症外,还有一些特殊并发症,如硬膜外/双侧扩散、蛛网膜下腔内注药及全脊麻、腹膜后血肿、单侧/双侧交感链损伤、肾损伤。

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

髂筋膜间隙是一个潜在的腔隙,后方以髂腰肌为界,前方以髂筋膜为界,髂筋膜浅层以阔筋膜覆盖。在骨盆节段FN、ON和LFCN都位于髂筋膜下方,在髂筋膜下注射足量的局麻药,即使距离较远,局麻药也可在髂筋膜下方扩散到达这些神经。

传统非超声引导技术中,在骼前上棘与耻骨结节之间中外1/3处向尾端旁开0.5cm进针,在针穿过阔筋膜和髂筋膜时产生双重突破感,通过这种“双突破感”的方法来判断针尖位置完成阻滞。

超声引导技术下的解剖定位与股神经阻滞一样(图8):先在腹股沟水平找到股动脉。紧靠股动静脉外侧和深面的一个低回声组织就是髂腰肌。髂腰肌被薄层的结缔组织筋膜覆盖,将肌肉与表面的皮下组织分开(图9)。

高回声的股神经在髂腰肌与髂筋膜之间,股动脉的外侧。阔筋膜位于更浅层(皮下组织的表面),可能不止一层。向外侧移动探头可以看见缝匠肌,被它的筋膜覆盖,也是髂筋膜的一部分。探头再向外侧移动可以看见髂前上棘。

图8 腹股沟区域的超声下解剖全景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图9 髂筋膜放大图像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患者处于仰卧位,探头放置在可以显示股动脉和髂腰肌以及髂筋膜的位置。将针尖放到髂筋膜下方,大约在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连线外3/4处(注射位置在股动脉外侧几厘米处),注入足够多的局麻药(30~40ml)直到超声下看见局麻药的扩散,外到髂前上棘、内到股神经。

腰方肌阻滞(QLB)

腰方肌位于腹后壁脊柱两侧,是不规则的扁肌,内侧前方是腰大肌,后方是竖脊肌,腰方肌被包围在胸腰筋膜的前中层之间。T12~L1脊神经的前支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走行于腰大肌和腰方肌之间。

患者侧卧位,将低频探头放置于腋后线,髂嵴上方(图10)。可见骨性结构:L2-4横突、椎体;肌肉结构:腰大肌、腰方肌、竖脊肌以及腹壁三层肌肉(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图10)。推荐平面内进针。将局部麻醉药注射于腰方肌外侧与腹壁三层肌肉交界处(QLB1);腰方肌背侧(QLB2);腰方肌腹侧即腰大肌和腰方肌之间的筋膜间隙内(QLB3)。

图10 腰方肌阻滞的扫描方法和超声影像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

ESPB最初是在胸椎段实施的,腰段竖脊肌平面阻滞(LumbarESPB)或L-ESPB是该阻滞技术在腰椎段的临床应用。

竖脊肌位于脊柱后方,斜方肌和菱形肌的深面,下起骶骨背面,上达枕骨后方,填于棘突与肋角之间的沟内。ESPB是将局麻药注入竖脊肌与横突之间,以广泛阻滞脊神经。

选择高频凸阵探头,患者取坐位、侧卧位或俯卧位。以L3水平为例,探头呈矢状方向置于L3正中线旁约3 cm,可见横突的骨性声影表面存在2层肌肉,自浅入深分别为背阔肌与竖脊肌。阻滞针自患者头端进入行平面内注射,最终将局部麻醉药注射于竖脊肌深面与横突之间。对于成年患者,建议双侧阻滞每侧注射0.375%罗哌卡因20 ml。

图11 腰段竖脊肌阻滞的扫描方法和超声影像

图片来源:网络

Kwon等报道了一种横轴平面内侧入路技术,即超声探头横向置于椎体侧方并与肋骨方向一致,充分显示横突而使肋骨消失,采用平面内技术进针,触到横突后给药,使针尖准确到达横突,更适合腰段ESPB。

ESPB操作简单,解剖结构易于识别,发生椎旁扩散及硬膜外扩散的风险明显低于LPB,鲜有报道超声引导下ESPB可能导致血管内注射、血肿形成及肾脏损伤。

髋关节囊周神经(PENG)阻滞

PENG阻滞是一项针对关节前囊感觉神经阻滞的新技术,在髋部骨折镇痛、髋关节和下肢手术及急慢性疼痛诊疗中有巨大的应用潜力。解剖基础如上所述。

患者仰卧位或髋关节和膝关节外展90°,在超声下可辨识髂前上棘(ASIS) 、髂前下棘(AIIS) 、耻骨上支和髂耻隆起(IPE) 等高回声影像。

这些骨性标志与腹股沟韧带共同围成一个潜在腔隙,并以髂耻筋膜为界,外侧有髂腰肌(IPM)通过的肌腔隙和内侧有股动脉(FA)、股静脉(FV)及FN通过的血管腔隙。

在AIIS和IPE之间有一浅沟,髂腰肌肌腱(IPT) 在此沟上方通过,PENG阻滞的目标位置即在外侧肌腔隙的浅沟附近(图12)。

图11 PENG阻滞超声图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目前常用 2 种入路

将探头与腹股沟韧带平行,斜向置于腹股沟上方以成像股骨头,向头端缓慢移动直至能观察到连续的高回声骨性结构(即AIIS、IPE、耻骨上支)和耻骨浅面低回声的耻骨肌、IPM、FA、FV 等影像;

将探头横向置于AIIS 水平,逐步向内平移并旋转30°~45°,使其与耻骨上支对齐,以获得满意的髂耻切迹和椭圆形IPT影像。

采用平面内方式进针,当穿刺针经IPM由外向内抵达 IPT 和耻骨之间的筋膜平面时,回抽无血即可分次注药,常用 0.2%~0.5%罗哌卡因或布比卡因 8~30ml,多选用 20ml。

不同阻滞技术优劣对比

参考文献

[1]阿德米尔·哈季奇 等. 外周神经阻滞与超声介入解剖(第2版)[M].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19.

[2]邓小明,姚尚龙, 于布为 等. 现代麻醉学(第5版)[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0.

[3]王亚琴, 石翊飒, 闫庆阳 等. 区域阻滞麻醉技术在髋关节手术中的应用进展[J].临床麻醉学杂志,2023,39(04):430-434.

[4]张振. 竖脊肌平面阻滞在脊柱手术中的临床应用进展[J].临床麻醉学杂志,2022,38(04):419-422.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NEJM:老年人髋关节手术该选腰麻还是全麻?

老年人髋部骨折手术的腰麻在60天的存活和下地恢复方面并不优于全身麻醉。两种麻醉方式术后谵妄发生率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