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it Care:心脏骤停后的体温管理

2022-03-18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与36°C相比,后验概率分布不支持在TTM为32-34°C,也不支持主动控制发热可以降低90-180天的死亡风险和不利的神经系统结局。

心脏骤停后使用目标体温管理(TTM)进行温度控制已得到专家协会的认可,并已在国际临床实践指南中广泛被采用,但最近的证据对低温TTM的使用提出了挑战。

近日,危重病医学领域权威杂志Critical Care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员检索了PubMed/MEDLINE、EMBASE、CENTRAL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从数据库成立到2021年9月1日(PROSPEROCRD42021248140)。研究人员对接受TTM至少12小时的心脏骤停成年幸存者的临床试验进行了系统评价和贝叶斯荟萃分析。研究人员考虑了所有随机和半随机对照试验。死亡(主要结局)和不利的神经功能恢复(次要结局)的风险比和95%置信区间是使用在心脏骤停后180天审查的原始研究定义获得的。

研究人员使用更新的Cochrane随机试验偏倚风险工具评估偏倚,并使用推荐分级评估、制定和评估方法评估证据的确定性。研究人员使用最少信息和数据驱动的先验进行分层稳健的贝叶斯模型平均荟萃分析,并通过平均风险比(RR)及其95%可信区间(95%CrI)进行报告。

在招募的3792名患者的七项研究(三项低偏倚、三项中偏倚、一项高偏倚、极低至低确定性)中,TTM为32-34°C患者的死亡RR为0.95[95%CrI为0.78-1.09],不良神经系统结局RR为0.93[95%CrI为0.84-1.02]。TTM为32-34°C无益处(RR ≥ 1)的后验概率对于死亡为24%,对于不良神经系统结局为12%。TTM为32-34°C的有利治疗效果的后验概率最高,死亡的绝对风险降低了2-4%(28-53%的机会)和不利的神经系统结局(63-78%的机会)。研究人员排除了对照组中没有主动避免发热的四项研究,将死亡的绝对风险降低>2%,将或不良神经系统结局的风险降低至≤50%。

由此可见,与36°C相比,后验概率分布不支持在TTM为32-34°C,也不支持主动控制发热可以降低90-180天的死亡风险和不利的神经系统结局。

原始出处:

Anders Aneman.et al.Target temperature management following cardiac arrest: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Bayesian meta-analysis.Critical Care.2022.https://ccforum.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3054-022-03935-z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218090, encodeId=7a8d121809001,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9c1851e0334'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心脏骤停#</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96,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51703, encryptionId=9c1851e0334, topicName=心脏骤停)],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https://img.medsci.cn/20211210/ede9c51184aa4f54ae6c1164cfb8eeac/967dbf3eff2943c7bf3ccfec3a776ab0.JPG, createdBy=a33789389, createdName=病毒猎手, createdTime=Mon May 09 11:20:12 CST 2022, time=2022-05-09, status=1, ipAttribution=)]

相关资讯

NEJM:心脏骤停昏迷幸存者使用抗癫痫药物治疗节律和周期性EEG模式

10%至35%的心脏骤停后昏迷患者可以检测到脑电图(EEG)的节律和周期性模式,这可能反映了一种脑电图痫性发作。

JAMA:儿童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过程中血压因素对患儿预后的影响

在儿童心脏骤停心肺复苏过程中,考虑骤停期舒张压以及循环恢复后收缩压水平不会对改善患儿神经预后有显著影响

NEJM:抑制心脏骤停后节律性和周期性EEG活动对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

对于心脏骤停昏迷后出现节律性和周期性EEG活动的患者,抗癫痫方案不能降低3个月时神经功能不良预后风险。

JAHA:心脏骤停后即刻与延迟血管造影的比较分析

院外心脏骤停患者在初始住院期间被随机分配到即刻血管造影或延迟血管造影策略的平均总费用相似。对于即刻血管造影组有创手术成本较高,可以考虑等待神经功能恢复然后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和计划血运重建的策略。

JAMA:集束化措施对难治性院外心脏骤停的疗效

在一项大型试验中,在初始复苏期期间达到稳定的自主循环恢复(ROSC)并被转移到医院接受复苏后治疗的患者中,50%的患者在神经功能预后方面能够获得良好的生存状态。

Neurology:弥散加权成像揭示心脏骤停后缺血缺氧脑损伤地图:心脏骤停后意识障碍与较低ADC 值有关,枕部ADC值降低最为密切

近日,有研究人员使用来自大型临床队列的弥散核磁共振来定义心脏骤停后ABI的解剖分布,证实心脏骤停后的意识障碍与弥散磁共振成像上较低的ADC 值有关,并且与枕部 ADC值的降低有最密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