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ysiol Rev 付琴/王莹/Yan Chen/Yang K. Xiang合作发表心血管磷酸二酯酶的特邀综述

2024-02-29 论道心血管 论道心血管 发表于上海

总结了PDEs对心血管疾病呈现性别、病因学和疾病阶段特异性的复杂调控作用,以及PDEs异构体在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不同甚至相反的作用。

2024年2月28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药理学系付琴教授、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药理系王莹教授、罗切斯特大学Chen Yan(严琛)教授以及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Yang K. Xiang(向杨)教授,获邀在生理学权威综述Physiological Reviews上发表了题为“Phosphodiesterase in heart and vessels - From Physiology to Diseases”的综述论文,以磷酸二酯酶(phosphodiesterases, PDEs)家族的基本结构和生化特性、PDEs对心脏和血管生理功能的调控、PDEs在心脏和血管疾病中的病理作用及药物研发四个方向,总结了PDEs对心血管疾病呈现性别、病因学和疾病阶段特异性的复杂调控作用,以及PDEs异构体在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不同甚至相反的作用,并探讨了如何克服所面临的挑战,发展精细调控cAMP和cGMP平衡且安全有效的心血管治疗策略。

图片

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和环磷酸鸟苷(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cGMP)在心血管系统的神经激素调节中起着重要的二级信使作用。磷酸二酯酶PDEs是一个超级酶家族,由21个基因编码组成,是水解cAMP、cGMP和终止神经激素刺激的重要机制。根据PDEs的序列相似性、酶动力学特征、调节性质、细胞组织分布和药理学性质,被分为11个同工酶家族(PDE1~PDE11)。其中,PDE4、PDE7和PDE8选择性水解cAMP;PDE5、PDE6和PDE9选择性水解cGMP;PDE1、PDE2、PDE3、PDE10和PDE11对cAMP和cGMP无选择性。由于PDE家族基因的多样性及复杂性,每个家族各成员间也有组织、细胞、亚细胞特异性表达的不同,参与不同的信号传导通路,因此,PDEs成为药物开发很有吸引力的作用靶点。然而,PDE3抑制剂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极大限制了PDEs抑制剂在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应用和治疗前景。

图片

最近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PDEs对心脏和血管的功能和结构的精细调控作用。该综述结合作者对心血管PDEs的系列研究工作,深入讨论了PDEs以细胞和组织特异性的方式,动态精准调控局部环核苷酸信号的时空亚细胞分布,维持cAMP和cGMP的平衡,通过其下游效应物包括蛋白激酶、离子通道和交换因子,调节心血管系统的生理反应包括心脏肌力和变时反应、血管扩张和收缩以及代谢的关键作用;PDEs的异常表达和失活将破坏cAMP和cGMP的平衡,促进心脏和血管功能损伤和结构重塑,导致心律失常、高血压、动脉瘤、动脉粥样硬化和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图片

图片

以PDEs为靶点已被证明能有效治疗心血管疾病,是一个引人注目且有前途的新药开发策略。但由于在心血管疾病不同发病机制中,PDEs亚型具有不同甚至相反作用。综述提出确定病理条件下PDEs异构体选择性分布、磷酸化、易位和相互作用,从而精细调控特定亚细胞区域中cAMP和cGMP平衡,避免潜在的心血管毒性,对于开发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异构体选择性抑制剂至关重要。综述还总结了临床上用于治疗各种心血管疾病的选择性PDE抑制剂或正在临床试验中研究的PDE抑制剂。

图片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药理学系付琴教授为本综述第一作者,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Yang K. Xiang教授为通讯作者。

全文链接:

https://journals.physiology.org/doi/epdf/10.1152/physrev.00015.2023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190234, encodeId=0c392190234d1,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07f25183043'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心血管疾病#</a> <a href='/topic/show?id=a228e384895'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磷酸二酯酶#</a> <a href='/topic/show?id=bbfa111e42fa'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PDEs#</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0,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11742, encryptionId=bbfa111e42fa, topicName=PDEs), TopicDto(id=51830, encryptionId=07f25183043, topicName=心血管疾病), TopicDto(id=73848, encryptionId=a228e384895, topicName=磷酸二酯酶)],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hu Feb 29 23:02:04 CST 2024, time=2024-02-29,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Cardiovasc Diabetol: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杨建民教授团队系列研究揭示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中的作用

研究发现,TyG指数和血清尿酸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预测的协同作用且TyG指数对于非糖尿病CABG人群的MACE仍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同时揭露了高TyG指数与心血管耐力受损相关。

CGP指南|阿司匹林用于成年人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美国预防临床服务指南工作组推荐声明解读

目前的研究多为小样本研究或者队列研究,且多使用单剂量阿司匹林(100mg/d),期望我国能有更多阿司匹林一级预防效益的RCTs研究,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指导我国CVD的防治工作。

哈佛大学最新研究,每一口饮料都损害心脏,即使运动,也不足以抵消其伤害

该研究发现,无论运动水平如何,较高的含糖饮料摄入量都与较高的心血管疾病风险相关,表明运动也不足以抵消含糖饮料对心血管的伤害。

Eur J Prev Cardiol:多囊卵巢综合征相关的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和发病率

PCOS女性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显著增加。对于PCOS相关心血管疾病负担高的地区,特别是55岁以下妇女的早发性心血管疾病,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预防和治疗非常重要。

Hypertension: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1型或2型糖尿病妇女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尽管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糖尿病的临床管理和治疗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但与普通人群相比,糖尿病患者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并且面临着过高的死亡率。与男性糖尿病患者相比,无论糖尿病类型如何,女性糖尿病患者发生

Eur Heart J:虚弱状态与心血管疾病发生率的关系

虚弱状态的不同变化与心血管疾病发生的不同风险相关。虚弱状态的进展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而虚弱状态的恢复会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柳叶刀子刊:我国学者发现,这些食品,每一口都在损害心脏,还促癌

该研究显示,食用超加工食品与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呈线性关系,每天摄入过量的超加工食品增加冠心病风险。

JAHA:腹肌密度和面积与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和卒中的关系

对于男性来说,腹部肌肉密度与冠心病风险较低相关,而肌肉面积越大,冠心病风险明显增加。

Eur J Prev Cardiol:心血管疾病患者主动脉瓣钙化与冠状动脉钙化的预后价值

该研究的结果表明瓣膜钙化和冠状动脉钙化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存在协同作用。对主动脉瓣钙化和冠状动脉钙化进行管理可在预防不良结局方面获得健康协同效益。

Cardiovasc Diabetol:棕榈酰鞘磷脂水平预测成人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

在中国成年糖尿病患者中,PSM水平升高与CVD死亡风险升高显著相关,但与非CVD死亡风险无关。这些结果表明,PSM是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死亡的潜在有用的长期预测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