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候给红得发紫的医生集团泼几盆冷水了

2018-05-15 周璐靖 健康点

导读:2018年前4个多月的时间里,全国又有208家医生集团公司注册成立。按照今年的步伐,每天都有1.73家医生集团宣布创立。但医生集团想做出明堂来,显然有情怀是不够的,有病人和收入才是硬道理。如果拿了投资人的钱,那么不仅要有病人、收入还要有适当的战略层面扩张。如果医生只是抱着蹭热点的“形式主义”,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经营”医生集团,那么终究会成为“僵尸”集团。111.png不可否认,在创业圈

导读:2018年前4个多月的时间里,全国又有208家医生集团公司注册成立。按照今年的步伐,每天都有1.73家医生集团宣布创立。但医生集团想做出明堂来,显然有情怀是不够的,有病人和收入才是硬道理。如果拿了投资人的钱,那么不仅要有病人、收入还要有适当的战略层面扩张。如果医生只是抱着蹭热点的“形式主义”,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经营”医生集团,那么终究会成为“僵尸”集团。

不可否认,在创业圈内,医生集团现在已经红到发紫的地步了。

据“看医界”统计,2018年前4个多月的时间里,全国又有208家医生集团公司注册成立。按照今年的步伐,每天都有1.73家医生集团宣布创立。

2017年底,可在工商查询到的注册医生集团为440家,即目前国内注册在案的医生集团为648家。从注册城市来看,除了最早开放的深圳以外,其他城市对于医生集团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

在国内第一家医生集团创始人张强医生在喊出医生集团这个名字的时候,笔者正巧在美国留学,PhysicianGroup在美国是最常见的医生合伙执业模式。看这趋势,瞬间觉得医生离“自由”的日子不远了。于是乎,开始YY想象若干年后国内医生全部自由执业、私立医疗机构差异化服务体现、分诊体系落地、公立医院全部承担基础医疗和高精尖诊疗,有没有一种梦想照进现实的感觉?

可否脚踏两只船?

因为笔者目前服务的单位是做平台型医疗机构,因此接触了很多很多医生集团。由此得出一个普遍的行业规律:大部分医生集团都是体制内医生的“后花园”想法。

这些体制内医生并不是说真的想去做医生集团,而是觉得“赶潮流”。先去掺和一脚,如果平台有患者,我就来看个诊,如果平台没病人反正自己公立医院也忙得够呛。脚踏两只船,更何况是公立医疗和私立医疗这两个发展速度不一样的船,显然很难保持平衡。

医生集团是一个很好的形式,但是如果要做好医生集团是需要一支小小团队的。如果医生只是抱着蹭热点的“形式主义”,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经营”医生集团,那么终究会成为“僵尸”集团。平台不喜欢:因为你不能给平台带来名或者利;医生自己也没信心:离开体制竟然患者数量断崖式下降。随后陷入恶性循环。

情怀只能支撑一时?

医生群体都是有情怀的一些人。但医生集团想做出明堂来,显然有情怀是不够的,有病人和收入才是硬道理。如果拿了投资人的钱,那么不仅要有病人、收入还要有适当的战略层面扩张。

国内那些知名的医生集团的领头人或者核心团队基本都是破釜沉舟离开体制,把自己定位在一个“创业者”的角度在定义这份事业。如果核心领导人还在体制内,找了几个所谓的负责人来运营医生集团,我觉得这更像是医生经纪公司,负责人叫经纪人。

站在创业者角度看问题和在体制内看外面的世界,完全就是不一样的概念。国内这些知名的医生集团都在往2.0的实体医疗机构发展,很多都开始做成医联体的模式将资源下沉,进行学术带教和人才培养,最终保证有持续的“输血部队”,和符合自己团队价值观的潜力股。未来如果医生集团做大了,那么也会形成自己的医疗系统,甚至和保险相结合,这也就逐渐在往美国的“凯撒医疗模式”靠拢。

可不可以小打小闹?

完全可以,看你的梦想有多大。下面介绍一个笔者在美国实习时候的医生集团,就是完全小打小闹的水平,医生日子过得也很好。这是一个由7个全职医生组成的儿科医生团队,执业方式是GroupPractice。美国目前大约有成千个不同大小规模的医生集团,根据管理定义GroupPractice为“包含至少3名以上医生共同承担收入、花费、场地、设施和现场工作人员进行执业的方式”。目前只有1个自建的诊所。

目前,该医生集团管理着近400户当地家庭的宝宝们(从新生儿到青少年)。诊所面积为800平方米,团队构成:7个全职医生、7名儿科护士、3名行政团队。现该儿科医生集团承担了其所在地区50%儿科的份额,所设立诊所接纳31个商业保险以及政府保险(Medicaid),有1家合作医院作为住院和手术基地。年收入多少诊所创始人不愿意透露,但和我熟悉的儿科医生表示日子过得还是很舒服,不亚于受雇于医院。

作为平台型医疗机构,永远喜欢的是那些可以互相扶持品牌和技术、共同成长的医生集团。这也就意味着,医生集团在1.0版本时候投入的精力奠定了医生集团今后发展的方向和行业口碑。

创业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张强医生集团、冬雷脑科医生集团、泓心医生集团、壹博脑科医生集团等诸多医生创始核心团队基本每天发在朋友圈的都是一些自己对于现状和未来的思考。创业者都是领路人和探路人,也许看着表面光鲜,但背后付出的努力和艰辛,或许是常人根本无法想像的。不仅仅是专业的压力、更多是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压力。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中国医生集团面临两大“拦路虎”!

最近半年来,医生集团发展势头强劲,不少医生集团也以规模大为荣。最近的医改政策也非常强劲,不少公立医院面临着极大的挑战的同时,不少本就跃跃欲试医生们相继离开体制,走向社会。

医生集团求生存 需要解决两个难题

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霍勇教授提出《以医生集团为切入点助力国家分级诊疗》的提案,为分级诊疗制度的落实提供了一剂良方。事实上,医生集团这几年走得不稳、不顺畅,如何让医生集团组建者的理想落地,值得深思。

医生集团赋能医疗服务 不可忽略三重拐点

2018年春节前后,医生集团热度不减,又有近百家医生集团成立。现在看来,医生集团作为医疗服务新业态的代表,这种快速涌现的态势,能否被寄予“厚望”?也就是说,医生集团资源技术价值与品牌生产力到底能给行业带来多大商业价值?是靠一水儿的大牌医生讲故事?还是以医生集团在数量上获得短暂优势,其实,更为重要的则是医生集团讲故事能力的把握,度又在哪里?这个度就是不要忽略了三重拐点:首先,医生集团是“商业公司

医生集团爆发式增长,但日子不好过

纵观大健康产业发展趋势,医疗产业以及相关产业将会继续保持较为高速的增长。同时,医学的本源开始逐渐回归到以预防为主、保障健康。 这一过程中,新的服务模式不断涌现,服务内容和服务边界不断扩展延伸,与健康相关的多学科、多领域、多部门之间出现产业融合、产业形态交织,将会为未来5到10年健康产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小调研:您愿意尝试与私人医生有关的事务吗

【小调研】您愿意尝试与私人医生或医生集团有关的事务吗?

中国民营医院发展很大的困境是医保!

从小儿外科专家到公立医院院长,再到现代医院管理的实践者和研究者,复旦医院管理研究所所长、原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副主任高解春教授在数十载的职业生涯中以多种身份深度参与了中国医疗健康事业的发展与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