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肌酐高达1138!钾浓度也显著升高!这究竟是什么情况?

2023-01-03 检验之声 检验之声 发表于安徽省

当在行双侧经皮肾造瘘术治疗后,将尿液排出时,肌酐再次出现了下降。肌酐升高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而毒素产物潴留。

作者:苏镜

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病例资料

住院患者,彭某某,男,70岁。主诉:胃癌术后2年余,纳差2月。

患者2019年1月因胃恶性肿瘤,在广州某医院行“胃癌根治术”,手术顺利,术后给予静滴卡培他滨化疗,因不耐受药物副反应,改行口服卡培他滨治疗,疗程1年。期间规律复查CT及PET-CT,诉未见明显肿瘤进展。

2021年9月因“右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在慈善医院行“下肢静脉、髂静脉支架置入术”,1个月后行“下腔静脉滤器取出”,出院诊断:下腔静脉滤器取出术后;肺占位性病变;肝血管瘤;胆囊结石;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现口服利伐他斑抗凝。

2021年10月份复查PET-CT:远端胃癌根治术后,胃肠吻合口通畅,吻合口未见异常高代谢。肝S7/8新发肿块,代谢明显增高,考虑转移瘤。双肺新发小结节,较大者代谢轻度增高,需注意肺转移瘤。盆腔内新发多个结节、肿块,代谢明显增高,考虑腹膜种植转移。

病灶融合成团侵犯双侧精囊腺、直肠、膀胱及前列腺,累及双侧输精管下段,伴双侧输尿管及肾盂肾盏轻度积液扩张,病灶与右侧坐骨神经轻度黏连。(约平L4椎体)腹膜后、腹主动脉分叉处、双侧盆壁、右侧大腿根部肌间隙新发多个增大淋巴结,代谢明显增高,考虑多处、多发淋巴结转移。骶骨右侧份新发异常高代谢灶,伴局部溶骨性改变,考虑骨转移。诊断为胃恶性肿瘤术后并全身多发转移,未做进一步放化疗。

近2个月,患者胃纳差,为进一步治疗,门诊完善新冠核酸结果后,拟“胃CA术后”收入外科。入院时症见:患者神清,精神疲倦,胃纳差,无发热咳嗽、胸闷气促不适,右下肢隐痛,偶有大便出血。

初步诊断:

病例分析

该患者入院当天抽血做检查,检查结果出来,肌酐竟然高达1138.45umol/L,K+ 7.95mmol/L。

综上分析,患者为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考虑是双侧输尿管梗阻引起,待完善泌尿系CT,明确诊断:高钾血症,考虑肾衰竭引起,现血肌酐(Cr) 1138.45umol/L、钾(K) 7.95mmol/L,具备透析指征,转入ICU继续治疗。转入ICU后:

1.予以ICU护理常规,特级护理,优质蛋白饮食,密切监测心电、血压、呼吸、血氧、变化,记录24小时出入量及每小时尿量。2.完善相关检查,如血常规、凝血、急诊生化、血气分析、电解质等,动态监测血常规及生化指标变化。3.西医治疗上予以CRRT治疗,调节电解质,纠酸,艾普拉唑静滴护胃,头孢噻肟舒巴坦抗感染。4.中医治疗以扶正抑癌为法,配合参芪扶正注射液静滴以益气扶正,中药方剂以补益消癌汤加减。

由图可见,患者于12月31日行CRRT治疗后改善内环境,纠正电解质紊乱,肌酐明显下降。治疗上观察内环境、电解质情况;血尿等继续予膀胱冲洗,避免阻塞尿管;继续艾普拉唑静滴护胃,头孢噻肟舒巴坦抗感染。

近期复查CT:

胸部CT:1.双肺肺气肿;2.双肺多发结节,转移瘤?请结合临床,必要时CT增强检查;3.右肺中叶及下叶少许纤维灶;4.右侧胸腔少量积液;5.主动脉及冠状动脉硬化,上腔静脉内置管术后改变,请结合临床。

全腹CT:1.结合病史,胃癌根治术后,胃肠吻合术后改变,吻合口未见复发征象;2.考虑肝内多发转移瘤;骶1、2、3椎体骨转移瘤,并软组织肿块;3.胆囊多发结石;4.右肾多发小结石;5.双肾及双侧输尿管扩张积液;6.前列腺占位,精囊腺、膀胱受侵犯,盆腔及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瘤, 建议MR增强检查;7.左侧肾上腺增大。

患者急性内环境紊乱纠正,电解质水平正常,生命体征平稳,于1月5日转入外科继续治疗。患者于1月6日行双侧经皮肾造瘘术,术后无异常不适。术后第一天生命体征平稳,查体:双侧肾造瘘口引流管通畅,双侧造瘘口引出淡红色液体110ml,留置尿管通畅,引流出淡红色液体。肌酐(Cr) 266.95umol/L。患者右侧阴囊肿胀,予芒硝外敷消肿。

1月8日查,肌酐(Cr) 237.24umol/L、K+ 3.62mmol/L;1月12日查肌酐(Cr) 142.87umol/L、K+ 3.28mmol/L。由此可见,患者在行双侧经皮肾造瘘术治疗后,肌酐明显下降,血钾浓度明显下降。

患者入院时肌酐如此之高,很有可能就是双肾积水、双侧输尿管梗阻引起,在CRRT治疗后,肌酐开始下降至377.91umol/L,趋于平稳。当在行双侧经皮肾造瘘术治疗后,将尿液排出时,肌酐再次出现了下降。肌酐升高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而毒素产物潴留。

END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肾脏疾病全面筛查检验项目汇总

前言肾脏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由于早期缺乏明确的症状和体征,致使直接进入难以逆转的后期肾病的行

BJH:基线肌酐可预测符合移植条件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强化治疗期间的急性肾损伤

基线肌酐水平被发现是所调查的 AML 队列中 AKI 发展的独立预测因子。男性 AKI 发生率更高,急性并发症更多,特别是对于基线肌酐水平 >82.5 µmol/l 的男性患者

JAMA:肌酐——尿酸升高疗法用于延缓早期帕金森病患者病情进展

在早期帕金森病患者中,与安慰剂相比,肌苷治疗在延缓临床疾病进展方面无显著作用,研究结果不支持肌苷用于早期PD的治疗

Heart:重症患者增加胱抑素C预测心血管死亡优于肌酐

入住重症监护病房时的胱抑素C对基于肌酐的长期心血管死亡风险评估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胱抑素C单独或与肌酐联合使用,来估计GFR,可以预测重症患者的长期风险。

20万人研究数据:肌酐真的越低越好?低于这个值糖尿病风险反而升高!

BMC Endocr Disord.:血清肌酐水平与韩国2型糖尿病风险的关系:一项病例对照研究

急性肾损伤?这个检验指标比肌酐、胱抑素C更重要!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AKI)是指各种病因引起的短时间内肾功能快速减退而导致的临床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