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能借走患者的病历吗?

2017-06-09 丁好奇 环球医学

医生可能将患者的病历用于科学研究或临床教学,但如果因此导致患者就医时由于没有病历而看不上病,甚至贻误病情,可能会引发法律问题。下面这个案例反映的就是医院在病历使用和管理上所出现的问题,或许能给您以启发。

医生可能将患者的病历用于科学研究或临床教学,但如果因此导致患者就医时由于没有病历而看不上病,甚至贻误病情,可能会引发法律问题。下面这个案例反映的就是医院在病历使用和管理上所出现的问题,或许能给您以启发。

案例再现

王军,男,56岁。一年前因突发心梗住进了市中心医院的循环科,医生在为王军作了一系列检查后,诊断高血压、高血脂、心肌梗死、心室肥大,在医院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出院。

一天,王军感觉不适,担心自己的心脏病又犯了,便在早晨起床后,由老伴陪同,带着去年看病时的门诊病志和一些检验单据来到市中心医院。

终于进入诊室,一男医生对王军说:“病历?”王军的老伴急忙把带来的病志和各种检验单据递过去,医生看了一眼,说:“不是病志,是病历。我的电脑显示,你以前曾经在我们医院住过院,医院应该为你建了病历,以后你再来医院看病时,我们都要在你的病历上继续记录你的诊疗信息。你已经挂号了,可以在分诊台护士那里拿到你的病历,你去那里取一下吧。”王军夫妇急忙出门向分诊台走去。

到了内科分诊台前,王军夫妇仔仔细细找了一遍,护士也翻了一遍,都没有找到王军的病历。于是护士让王军夫妇去五楼病案室。

病案室外人满为患。王军夫妇在人群中奋力拼争,终于挤着到了窗口前,问里面的工作人员:“大夫,分诊台的护士叫我来这里取病历。”里面的医务人员说:“病历都送到分诊台了。”王军急忙说:“我们在分诊台找过了,没有我的,她们让我到这里来找。”里面的人说:“卡?”王军的老伴赶紧把就诊卡递过去,里面的人接过卡,按照上面的号码在电脑里查了一下,说:“等一下”,然后就扭身进了里面的屋子。大约过了5分钟左右,那位查病历的医务人员终于又回到了窗口前,对王军夫妇说:“你们还得等一会儿,因为你的病历被医生借走了。”王军问:“要等多久?”“不好说,我们正在联系,过一会儿告诉你。”

直到儿子王加强来到病案室,王军夫妇居然还站在病案室外面焦急等候。

用餐后,一家三口再次来到病案室,得到的答案依然是没有联系到那个借走病历的大夫,他们问到:凭什么要借走患者的病历用于研究?答复是:“医生是可以使用患者的病历做研究的,这没有什么问题。我们也在努力联系那位医生,只是由于种种特殊原因,还没联系到他。”王加强还是无法理解为什么医生可以借患者的病历去做研究,难道患者就该这么等着吗?

王加强来到医务处,工作人员接待了他,向他表示歉意,还答应一定尽快把病历交到他们手上,即使无法拿回病历,也一定会让他父亲今天下午尽早看上病。

最终,在医务处工作人员的安排下,尽管王军还是没有拿到病历,但是在下午开诊的时候,还是找到医生看上了病,总算解了燃眉之急。医生表示,王军的病情的确有复发的迹象,好在就诊及时,尽早控制了病情,否则一旦突发心梗,又要面临生命危险了……

王军认为,如果父亲在焦急等待病历的过程中,又急又气,万一发生了心梗,后果不堪设想。要不是后来找到了医务处,还真不知最终能不能看上病呢?于是,王加强准备状告医院。

相关法规

我国《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第六条第二款规定,因科研、教学需要查阅病历的,需经患者就诊的医疗机构有关部门同意后查阅。同时,借阅人查阅病历后,应当立即返还,不得泄露患者的隐私。

本案中借走王军病历的医生,明显存在拖延归还病历的情形,其行为是不当的。

本案中,医院病案室的工作人员,其行为也有不当之处。根据《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的第三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病历管理制度,设置专门部门,或者配备专(兼)职人员,具体负责本机构病历和病案的保存与管理工作。病案室医务人员的职责,即是保存与管理病历和病案。

法律专家认为,在本案例中,医院病案室的工作人员,其行为有以下不当之处。

第一,未能及时发现病人的病历被借出。根据《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第八条的规定,在医疗机构建有门(急)诊病历档案患者的门(急)诊病历,应当由医疗机构指定专人送达患者就诊的科室;患者同时在多科室就诊的,应当由医疗机构指定专人送达后续就诊科室。根据该条款的规定,病人到医院就诊时,应由专人负责送达患者的病历到就诊科室。本案中,病案室的工作人员,在送达病人病历到就诊科室时,就应当能够发现王军的病历已被借出,如果在当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就可以为患者节省大量的时间。

第二,病案室的医务人员在发现问题后,没有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帮助病人解决问题。即使病案室医务人员没有在第一时间发现王军的病历已经被借出,那么,在其就诊发现没有病历而到病案室询问,并且在病案室的工作人员与借阅医生联系未果时,该医务人员并未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帮助王军解决问题,而是任凭患者在医院苦苦等候,从上午一直等到下午,后来还是在王军的儿子找到医务处时,才使问题得到解决。

因此,法律专家建议:

(1)不断完善医院病历管理制度

第一,医院应明确病案室工作人员的职责,加强管理,以保证患者病历的完整、真实、不被损坏,并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第二,医院应制定详细、具体,操作性强的病历借阅登记制度和时限制度。

第三,医院要制定相应的应急方案,以解决病人在特定情形下遇到的各种难题。

(2)提升医务工作者的综合素质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专题:危重症患者诊疗指南干货,速速围观!

现代诊疗技术的快速发展,高精尖的医疗设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从事危重症患者诊疗的医务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危重症的专业性和综合性都比较强,它整合了内科、外科、护理等多个专业的高端技术。危重病人的病情严重随时可能变化,如果抢救及时,护理得当,病人可能转危为安,反之,即可发生生命危险。因此对危重病人的护理是一项非常重要而严肃的工作,是争分夺秒的战斗。梅斯小编整理了危重症患者诊疗相关指南,供大家参考

Lancet:研究证实周末及假期入院患者死亡风险高!

近期《柳叶刀》发表了一篇文章,表示周末、公众假期急诊入院患者的死亡风险增高,具体结论如下:统一将急诊入院患者30天内死亡风险与周三入院的相比,周六增加33%;周日增加52%,公众假期增加87%;此外,在11:00-15:00之间的周末与工作日入院患者死亡风险差异最大,在08:00-11:00之间的死亡风险相对最低。住院不仅要挑日子还要掐好时间?此等“神论”怎么能出现在这样严谨的场所?忍不住去问这篇

边“聊”边护理,患者说护士的陪伴比止痛药更管用

护士,被冠以白衣天使的美誉;护士,在社会中是不可或缺的群体;护士,一份琐碎、劳苦、艰辛的工作,可是就是这样一份工作,这样的一个群体,在她们的心中却闪烁着不一样的光辉,为了坚守这样的一份责任,她们用行动诠释着南丁格尔的誓言。没能送母亲最后一程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浦西某医院的病榻前,浦南医院妇产科护士长李红和她的亲人围在那里,病榻上躺着的是她年迈的妈妈,此时身患直肠癌晚期的妈妈已处在弥留之际。只见

专题:了解静脉血栓前沿指南,改善患者远期预后

静脉血栓栓塞症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它常并发于其他疾病,是医院内非预期死亡的重要原因。该疾病已经成为临床医生面临的严峻问题。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病隐匿,临床症状不典型,容易被临床医生忽视,为了对该疾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及规范治疗,梅斯小编整理静脉血栓的相关指南,供大家参考。 一、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管理 1、2016 ESO指南:无活动能力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的预防 

BMJ:哈佛大学研究发现医生越老,其患者死亡率越高

有句话说的好,医生越老越吃香,但来自美国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称,称医生年龄越大,其治疗的患者死亡率就越高。年龄超过60岁的医生,其医治的患者死亡率最高。研究显示,年龄低于40岁的医生,其患者30天死亡率为10.8%;50至59岁的医生,其患者30天死亡率为11.3%;60岁以上的医生,其患者死亡率为12%。研究中不同年龄段医生医治的患者情况是相似的。但并不是所有医院都存在这个规律。医院规模越小,老医

医改案例:政府的大力补助 反而加剧群众就医难问题

Z县的案例再一次说明了,大力补贴供方的再行政化改革方向,无助于走出医改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