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复发:LYSA和GLA/DSHNHL的联合分析

2023-10-05 淋立尽治 淋立尽治 发表于陕西省

法国淋巴瘤研究协会(LYSA)研究组联合德国淋巴瘤联盟/德国高级别非霍奇金淋巴瘤研究组(GLA/DSHNHL)进行了一项联合分析,探索了年轻DLBCL患者接受免疫化疗方案后CNS的复发风险。

研究背景

中枢神经系统(CNS)复发是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治疗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最近报道,在常规或高剂量(HD)化疗失败的高危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年龄调整后的国际预后指数[aaIPI]为2或3)的年轻患者中,高达三分之一的进展和复发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

因此,减少CNS复发以及高效预测CNS复发风险在DLBCL治疗中至关重要。基于此,法国淋巴瘤研究协会(LYSA)研究组联合德国淋巴瘤联盟/德国高级别非霍奇金淋巴瘤研究组(GLA/DSHNHL)进行了一项联合分析,探索了年轻DLBCL患者接受免疫化疗方案后CNS的复发风险

研究方法

该分析纳入的数据均来自于LYSA和GLA/DSHNHL发起的前瞻性临床试验,包括LNH03-1B、LNH03-2B、LNH03-3B、LNH07-3B、FLYER、MInT、UNFOLDER、MegaCHOEP的II期与III期试验和DENSE-R-MegaCHOEP试验。

纳入标准:初诊DLBCL且HIV阴性、年龄18岁-60岁、涵盖aaIPI的所有风险组。

排除标准:确诊时存在CNS受累、由其它淋巴瘤转化的DLBCL。

纳入患者接受的初始诱导方案为R-CHOP方案、R-CHOEP方案(R-CHOP+依托泊苷)、R-MegaCHOEP方案(剂量递增的大剂量R-CHOEP方案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或R-ACVBP方案(利妥昔单抗+阿霉素+环磷酰胺+长春地辛+博来霉素+泼尼松),纳入患者接受的巩固治疗包含多种能通过血脑屏障的药物。

研究结果

该分析共纳入来自法国和德国前瞻性临床试验的2203例18-60岁的DLBCL初诊患者。在所有患者(n=2203)中,40例(1.8%)患者出现了CNS进展或复发,其中33例的首次进展或复发出现于CNS,16例在一线治疗期间出现CNS事件。在上述33例患者中,27例发生于纳入临床试验后的前12个月内。在40例出现CNS事件的患者中,39例报告了CNS受累部位,15例累及脑实质,16例累及脑膜,2例为椎管内实质性病变,6例为CNS多部位受累。

共有2203名18-60岁的 DLBCL 患者在德国和法国的临床2期或3期临床试验中接受治疗。总体而言,455例法国患者接受 R-ACVBP 治疗,包括巩固治疗,1304例法国和德国患者接受 R-CHOP 治疗,间隔2或3周,444例德国患者接受 R-CHOEP (n = 305)或 R-MegaCHOEP (n = 139)(表1)。因为 PFS 和 OS 没有显示出明显的差异,所以用 R-CHOEP 或 R-MegaCHOEP 治疗的患者一起进行分析。

我们根据aaIPI风险组和一线治疗对PFS和OS进行了比较。对于aaIPI为0且无大量的患者,R-ACVBP(n=76)和R-CHO(E)P(n=576)后,3年PFS发生率分别为99%(95%CI,96%-100%)和96%(95%CI),治疗组之间没有任何显著差异。3年OS发生率分别为100%和98%(95%CI,97%-99%)。对于aaIPI为1的患者,在R-ACVBP(n=134)和R-CHO(E)P(n=790)后,3年PFS和OS的发生率分别估计为85%(95%CI,79%-92%)/84%(95%CI,82%-87%)和91%(95%CI,86%-96%)/91%(95%CI,89%-93%)(图1C-D)。aaIPI为2至3的患者在接受R-ACVBP(n=245)或R-(Mega)CHO。在对淋巴管外受累、性别、B症状进行校正的多变量分析中(aaIPI=0);LDH升高、III/IV期、淋巴管外受累、性别、B症状、BM受累和体积大的疾病(aaIPI=1);或ECOG>1、淋巴管外受累、性别、B症状、BM受累和体积大的疾病(aaIPI=2-3);不同治疗组的PFS和OS没有显著差异。对3种治疗策略(R-ACVBP、R-CHOP和R-CHOEP)的单独分析显示了可比较的结果。

图片

图1.aaIPI评分为0且无大包块患者(A和B)、aaIPI评分为1(C和D)和aaIPI评分为2-3(E和F)的PFS和OS结果

在aaIPI评分为0且无大包块的患者(n=652)中,仅有1例(0.2%)出现晚期CNS复发;R-ACVBP组和R-CHOP/R-CHOEP组的3年CNS累积复发率均为0%。在aaIPI评分为1的患者中,R-ACVBP组(n=134)患者未出现CNS复发,R-CHOP组(n=705)11例(1.6%)患者出现CNS复发,R-CHOEP组(n=85)2例(2.4%)患者出现CNS复发。在aaIPI评分为2-3的患者中,R-ACVBP组(n=245)和R-CHOP/R-CHOEP组(n=382)的3年CNS累积复发率分别为1.6%(0%-3.2%)和4%(2.0%-6.0%)。aaIPI评分为2-3的患者的CNS累积复发率结果所示。中位观察时间18个月,所有出现CNS事件患者的1年OS率为20%(95%CI,6-33)。

图片

图2.R-ACVBP和R-CHOP/R-CHOEP组aaIPI评分为2-3患者的CNS累积复发率结果

研究结果

低风险DLBCL(aaIPI为0和1)的年轻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复发风险非常低,进一步努力改善中枢神经系统预防可能既不必要也不可行。患有高危(aaIPI为2和3)疾病的年轻患者可能受益于积极的免疫化疗,包括通过血脑屏障的药物巩固

参考文献

[1] Thieblemont C, Altmann B, , Morschhauser F, Glass B, Mounier N, Tilly H, Rosenwald A, Ott G, Lenz G, Molina T, Ziepert M, Schmitz N. Central nervous system relapse in younger patients with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a LYSA and GLA/DSHNHL analysis. Blood Adv. 2023 Aug 8;7(15):3968-3977. doi: 10.1182/bloodadvances.2022008888. PMID: 36716220; PMCID: PMC10410133.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有关多原发性恶性肿瘤在788例DLBCL中国患者中的发病率与生存情况的研究

该研究对DLBCL患者MPM的临床特征进行了回顾性研究,以更好地了解DLBCL患者MPM病史和SPM发生率的预后预测。

Haematologica:骨骼受累DLBCL患者长期预后良好,PET/CT可用于缓解评估

研究旨在评估累及骨骼的 DLBCL 的临床和 PET 特征,并评估其与治疗结局和病程的关联。

academic radiology:PET/CT放射组学模型对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预后预测

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基于PET的基线放射组学是DLBCL预后预测的潜力所在。Delta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已被研究用于预后预测,但delta放射组学特征尚未被研究。

Cancer Commun:低危DLBCL中PET分层治疗的3期非劣效研究

。该研究旨在将所有低危患者的化疗减少到4个周期,包括具有一个 IPI 风险因素的患者,并通过中期 PET确定具有潜在高危特征的患者;此外还研究了临床特征和生物学改变对该低危人群预后的影响。

【BMT】PCNSL患者塞替派/卡莫司汀预处理自体移植,塞替派剂量强度不影响预后

作者使用国际血液和骨髓移植研究中心登记研究的公开数据,评估了PCNSL 患者 ASCT 前接受塞替派总剂量10mg/kg 与20 mg/kg 作为 TT-BCNU 预处理一部分的患者的结局。

Haematologica:朗妥昔单抗(Loncastuximab tesirine)治疗复发/难治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2期LOTIS-2研究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

该研究旨在评估朗妥昔单抗(Loncastuximab tesirine)治疗复发/难治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朗妥昔单抗继续在CR患者中表现出持久的长期反应,具有可控的安全性和耐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