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205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转座子 点击跳转

Genome Res:研究首次揭示“跳跃基因”引发结直肠癌的机制

Genome Res:研究首次揭示“跳跃基因”引发结直肠癌的机制

Genome Res:研究首次揭示“跳跃基因”引发结直肠癌的机制来自马里兰大学医学院的一项新的研究首次揭示了跳跃基因引发结直肠癌的发病机制,该研究成果已发表于Genome Research。20世纪40年代科学家们就已经了解了“跳跃基因”——从染色体的一个部位移动到另一个部位的DNA片段。在那十年里,遗传学家和诺贝尔奖得主Barbara McClintock在研究玉米植株时发现了跳跃基因。最近,科

MedSci原创 - 转座子,结直肠癌,基因突变,抑癌基因 - 2016-05-13

Cancer Res:李枫/吕雪梅合作组揭示组蛋白去甲基化酶KDM4B在肿瘤细胞中高表达的致病分子机理

Cancer Res:李枫/吕雪梅合作组揭示组蛋白去甲基化酶KDM4B在肿瘤细胞中高表达的致病分子机理

高等生物基因组中存在一类可以“跳跃”的重复序列,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扩增或者改变位置,对于基因组的进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种序列称为转座子(transposons)。其中有一类RNA 转座子,又称为逆转录转座子(retrotransposons) , 是以 RNA 为媒介进行转座的,其复制方式通常被形容为“复制-粘贴”模式,即首先通过转录合成 RNA 中间体,再以该

BioArt - 组蛋白,去甲基化酶,KDM4B,肿瘤细胞,高表达,致病分子机理 - 2018-12-01

Cell:我国免疫学家“新研究”将抗体产生机制起源提前1亿年

Cell:我国免疫学家“新研究”将抗体产生机制起源提前1亿年

徐安龙教授(图片来源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日前,由徐安龙教授领导的中山大学团队宣布,在人类免疫系统起源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将生物适应性免疫起源向前推进1亿年。据介绍,这一研究成果已在国际生物类著名期刊《细胞》杂志发表。这是科学家首次在无脊椎动物文昌鱼体内发现决定抗体重排的DNA片段,这将改写现行免疫学教科书中关于适应性免疫起源于脊椎动物的结论。人体的免疫系统分为先天的固有免疫和后天可改变的适应性

中国青年报 - RAG转座子,V(D)L - 2016-06-14

Cell:我国科学家将适应性免疫的起源向前推进1亿年

Cell:我国科学家将适应性免疫的起源向前推进1亿年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科技部高技术发展计划(863)和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的资助下,中山大学徐安龙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发现了6亿年前重组激活基因转座子的“分子活化石”,为“人类抗体重排机制的转座子起源假说

新华社 - 免疫,中山大学 - 2016-07-29

Nature Commun:男性生育控制的基因学进展

Nature Commun:男性生育控制的基因学进展

提到控制生育,男性们有两个选择:避孕套和输精管切除术。尽管这是两种有效的方法,但都旨在阻断精子呈递,对家养动物来说批量手术操作也相对繁琐。

生物通 - 男性生育,基因,新进展 - 2017-10-11

Science:缺乏母爱竟会改变宝宝大脑基因,影响脑部神经元发育,可能影响孩子一生

Science:缺乏母爱竟会改变宝宝大脑基因,影响脑部神经元发育,可能影响孩子一生

近期,顶级期刊《科学》发表了一项关于幼年生长环境与基因关系的最新研究,来自SALK研究所Fred Gage教授团队的研究者们发现,出生后短时间内母亲的看护竟然能够大幅度影响脑部神经元的基因组变化

奇点网 - 神经元,缺乏母爱,精神压力 - 2018-03-29

Science:全基因组扩增实现97%覆盖率,遗传病基因变异检测更灵敏

Science:全基因组扩增实现97%覆盖率,遗传病基因变异检测更灵敏

最新一期《科学》杂志刊登了哈佛大学华人科学家陈崇毅课题组的突破性研究成果:一种名叫“转座子插入线性扩增”(LIANTI)的技术,首次实现了全基因组的线性扩增。

科技日报 - 全基因组,遗传病 - 2017-04-20

Nat Genet:重复序列为器官再生提供新思路

Nat Genet:重复序列为器官再生提供新思路

德国亥姆霍兹慕尼黑中心的科学家和法国、美国的研究人员合作8月28日在Nature Genetics在线发表文章表明:以前被认为是相当微不足道的反转录转座子重复单元在胚胎发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生物探索 - 重复序列,再生 - 2017-08-31

张锋团队再发Science:又一种新的基因编辑工具要来了?

张锋团队再发Science:又一种新的基因编辑工具要来了?

这项研究就非LTR逆转录转座子给出了新颖而深刻的理解。Cas9成功指导R2Bm重新定向更表明R2Bm未来有望作为一种新的基因插入工具发挥更大的作用。

生物探索 - 基因编辑工具 - 2023-04-14

Cell:中国学者首次报道人类早期胚胎发育染色质调控的动态图谱——附三组专家点评

Cell:中国学者首次报道人类早期胚胎发育染色质调控的动态图谱——附三组专家点评

近年来,随着各种基于少量细胞的表观遗传学研究手段的快速发展,关于哺乳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观遗传学动态变化规律才得以慢慢呈现。在这方面,中国的科学家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特别是以北京大学汤富酬教授、清华大学颉伟教授、中科院北京基因组所刘江研究员以及同济大学高绍荣教授等为代表的研究团队都作出了大量杰出的工作,华人科学家中UCSD的任兵教授与哈佛大学张毅教授也在该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人类早期胚胎发

BioArt - 中国学者,首次,人类早期胚胎发育,染色质调控,动态图谱 - 2018-03-09

复旦大学研究人员寻找与肥胖相关遗传密码

复旦大学研究人员寻找与肥胖相关遗传密码

JCI - 肥胖,吴晓晖,许田,《临床研究杂志》 - 2016-09-28

Neuron:脑中的跳跃DNA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原因

1月2日发表在Neuron杂志上的一篇研究报道表示,延长一种被称作反转录转座子的 DNA 片段(被称作垃圾 DNA )可能在精神分裂症中起到重要作用。一个来自日本的研究团队发现 LINE-1 反转录转座子在精神分裂症患者脑中异常丰富,该 DNA 在脑的发育中可能可以调节精神分裂症相关基因的表达,这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原因之一。【原文下载】反转录转座子是一段很短的 DNA 序列,它能够自主放大并在基因

生命科学研究快报 - 精神分裂症,脑 - 2014-01-16

NAT GENET: 睡美人发现新的癌基因

“睡美人”转座子是第一瘤研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癌症基因组测序确定的绝大多数遗传改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方法来解释其意义和相互作用。

MedSci原创 - 睡美人:癌症,基因 - 2017-03-21

Nat Commun:多功能蛋白或可阻断寄生基因进行“跳跃”

近日研究发现,大多数生物包括人类都有一种叫做“跳跃基因”的寄生DNA片段,它们将自己插入到DNA分子中破坏遗传程序。这一现象会导致与年龄相关疾病的产生,如癌症。但是罗彻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报告说,在小鼠实验中,当多功能蛋白质为执行另一种功能而阻止它们受控制时,老鼠的“跳跃基因”就变得异常活跃。 发表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 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中的作者Vera Gorbun

生物谷 - 癌症,基因治疗 - 2014-09-26

PNAS:利用“睡美人”基因传输系统来开发抵御真菌性感染的新型疗法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PNAS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德克萨斯大学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利用睡美人基因(转座子)传输系统成功地对T细胞进行了修饰,旨在开发抵御侵袭性曲霉属真菌引发的致命性感染。目前这种基因疗法已经成功用于识别和肿瘤相关的抗原,研究者在临床研究中也首次利用睡美人基因(转座子)对免疫系统的T细胞进行了修斯和来攻击特殊类型的白血病细胞和淋巴瘤细胞。研究者Laurence Coop

生物谷 - 真菌性感染 - 2014-07-11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20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