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immune 点击跳转

Cell Rep:研究发现影响组织炎症癌症转变及免疫治疗响应的免疫细胞和分泌因子

Cell Rep:研究发现影响组织炎症癌症转变及免疫治疗响应的免疫细胞和分泌因子

2月12日,国际学术期刊Cell Reports(《细胞通讯》)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隶属的计算生物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马普学会计算生物学伙伴研究所)韩敬东研究组的论文“Immunecell types and secreted factors contributing tissue inflammation-to-cancer transition and immune t

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院所 - 炎症,肿瘤,生物标记 - 2019-02-14

STM:第一代广谱性流感疫苗有望开发

STM:第一代广谱性流感疫苗有望开发

在寻求开发一种广谱性流感疫苗---它能够诱导广泛性的中和抗体产生,能够保护免受大多数或全部流感病毒毒株感染---过程中,科学家们面临着一个严肃的问题:预存免疫性(pre-existing immunity)是由之前感染过的流感病毒导致的吗?或者疫苗阻止广泛中和的抗体产生吗?如果是这样的话,广谱流感疫苗可能在非常年轻的儿童体内作用最佳,这是因为他们只是有限地接触流感病毒或疫苗。 如今,在利用小鼠和

生物谷 - 广谱性流感疫苗,临床试验,免疫 - 2012-08-22

JBC:miR-155对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节功能发挥重要调节作用

JBC:miR-155对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节功能发挥重要调节作用

    近日,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在线发表了健康所时玉舫研究组题为“MiR-155 Regulates Immune

中科院上海健康所 - miR-155,间充质干细胞,免疫 - 2013-04-04

Bio Repro:新生儿植物雌激素暴露如何导致成年不育

Bio Repro:新生儿植物雌激素暴露如何导致成年不育

2012年5月2日出版的《生殖生物学》Biology of Reproduction杂志预印论文栏目的一篇论文描述了出生前短暂的植物雌激素暴露对小鼠输卵管的影响,并对基于大豆的婴儿配方奶粉对人类新生儿的影响进行了建模。这些结果提示在子宫中或者在儿童期暴露在雌激素化学物质中可能对成年女性生育力有长期的影响,这可能为某些无法解释的女性不育病例提供机制基础。 之前的研究提示,新生儿暴露在植物雌激素或其

EurekAlert! - 研究 - 2012-05-24

Sci Transl Med:呼肠孤病毒可“搭便车”进入患处杀灭癌细胞

Sci Transl Med:呼肠孤病毒可“搭便车”进入患处杀灭癌细胞

近日,来自英国利兹大学和伦敦癌症研究所的研究者通过研究揭示了“搭便车”病毒(hitch-hiking virus)是如何受到血液中抗体的保护以及中和抗癌特性的。这项研究建议,病毒疗法应该在门诊病人中进行,就像标准的化学疗法因子一样,使得在治疗癌症上具有潜在的效用。 呼肠孤病毒可以对疾病实施两次攻击,因此成为治疗癌症的一种有效疗法。并不仅仅是病毒可以直接杀死癌细胞,而且病毒也可以激发机体的免疫系统

生物谷 - SCI,Transl,Med,呼肠孤病毒,灭癌 - 2012-06-18

阿尔茨海默症治疗药物的研发仍在前赴后继:Tau抑制剂ACI-3024的I期临床正式开始

阿尔茨海默症治疗药物的研发仍在前赴后继:Tau抑制剂ACI-3024的I期临床正式开始

AC Immune是一家总部位于瑞士的临床阶段生物制药公司,近日宣布ACI-3024的I期临床的第1个受试者正式入组。ACI-3024是一款的研究性口服小分子Tau抑制剂。

MedSci原创 - tau蛋白,阿尔茨海默症,ACI-3024 - 2019-07-18

PLoS ONE:肿瘤坏死因子调控褪黑素合成分泌

PLoS ONE:肿瘤坏死因子调控褪黑素合成分泌

松果体属于室周器官,对机体的防御反应起着关键作用,松果体损伤会引起褪黑激素被抑制。褪黑激素(Melatonin)主要是由哺乳动物和人类的松果体产生的一种胺类激素。近年来,国内外对褪黑激素的生物学功能,尤其是作为膳食补充剂的保健功能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表明其具有促进睡眠、调节时差、抗衰老、调节免疫、抗肿瘤等多项生理功能。 先前已有研究表明体外培养的松果体表达Toll样受体4(TLR4)和肿瘤坏死

生物谷 - Plos,one,肿瘤,癌症,褪黑素 - 2012-07-10

Gastroenterology:免疫治疗和癌症复发率研究(荟萃分析)

Gastroenterology:免疫治疗和癌症复发率研究(荟萃分析)

哈佛医学院和哈佛医学院的Ashwin N. Ananthakrishnan博士和同事对16篇文献进行了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研究共涉及了11,702名免疫介导疾病和前次癌症史的患者,从前次癌症诊断后,进行了长达31,258人年的随访。分析结果表明,这类患者不管是接受抗肿瘤坏死因子治疗、免疫调节剂治疗、联合治疗、还是无免疫抑制,他们的癌症复发率是相似的。研究成果发表在近期的Gastroenterolo

MedSci原创 - 免疫抑制,癌症,TNF - 2016-04-09

Nature:新研究驳斥了IPSCs容易导致免疫反应的观点

Nature:新研究驳斥了IPSCs容易导致免疫反应的观点

日本的研究人员将来自小鼠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 注射回与该小鼠基因完全相同的小鼠中,并指出这样做并不会引发免疫反应,这一结果与之前另一项研究的结果相矛盾。在那篇文章中,研究人员指出利用该技术会导致机体的免疫反应,进而破坏注入的细胞。这项新研究发表在Nature杂志上,研究者们将iPSCs注入一个小鼠的胚胎中,再将该小鼠的胚胎移植到与其基因完全相同的小鼠中,而后者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免疫反应。

Medical Xpress - 免疫 - 2013-01-22

Trends in Gene:免疫基因的突变或为器官移植带来麻烦

Trends in Gene:免疫基因的突变或为器官移植带来麻烦

8月3日,刊登在国际著名杂志Trends in Genetics上的一篇研究报告指出,人类的HLA(组织相容性抗原)基因进化比科学家认为的要快得多。这种进化上的改变可以改变我们抵御疾病的能力,HLA基因可以允许我们自身免疫系统区分自身细胞和外来侵入者。 HLA蛋白位于人类细胞表面,每一个个体在其细胞表面都有特异性的HLA蛋白,这些蛋白质可以扮演身份证的作用。拥有相同HLA的其它细胞被认为是自身细

生物谷 - 免疫基因,器官移植,HLA - 2012-08-07

Nature:科学家发明流感疫苗皮肤“补丁“

Nature:科学家发明流感疫苗皮肤“补丁“

近期的《自然—材料学》报道了一种用聚合物材料制成的疫苗“补丁”,可以应用于皮肤上,将DNA疫苗简单地输送入人体。 Darrell Irvine, Paula Hammond等人发现将微型针头与聚电解质多层技术结合,可增强DNA疫苗的投递效果。这与利用生物试剂实现的DNA联合投递达到的效果一样,都能提高细胞中核酸的摄入量。这种“补丁”的聚合物微型针头被用于皮肤上,将加载疫苗的可生物降解聚电解质薄膜

中国科学报 - Nature,流感疫苗,皮肤 - 2013-03-05

1篇Science告诉你“社会地位”怎样影响免疫系统

1篇Science告诉你“社会地位”怎样影响免疫系统

研究人员很早之前就已知道社会地位低下与健康不良以及寿命较短相关。但直到现在,研究大多数是相关性的(correlational)。社会地位低下导致了健康状况不佳?健康状况不佳导致了社会地位低下?这些问题的答案仍不清楚。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学家们选择了恒河猴(rhesus macaques)进行研究。这类动物具有等级社会。阶级底层的猴子更容易被攻击。为了操纵等级排名,研究小组创建了新的社会团体。引入社

生物探索 - 免疫系统 - 2016-11-26

肠道微生物研究必看的经典综述

肠道微生物研究必看的经典综述

上周我们对外泌体有关的研究进行了梳理,整理了今年新获得自助的外泌体有关的国自然基金和必看的综述(外泌体研究必看的经典综述),今天我们来看另外一个科研的热点:肠道微生物

小张聊科研 - 肠道微生物,研究,经典综述 - 2018-01-24

Nature :中美成果或将改变疟疾防控方式

Nature :中美成果或将改变疟疾防控方式

中美科学家合作取得的一项新成果可望彻底改变防控疟疾的方式:让蚊子感染一种特殊的细菌,从而具备抵抗疾病的能力,并能将这种能力传给后代。 以蚊制蚊 蚊子是疾病的理想载体,能直接将病原体注射到人的血液里,而且机动性强、繁殖迅速,能传播疟疾、登革热、乙型脑炎和西尼罗河热等等,其中对人类威胁最大的是疟疾。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约一半人口面临疟疾风险,2010年约有2.19亿疟疾病例,66万人死亡,大多

新华社 - 疟疾,蚊,沃尔巴克氏体 - 2013-06-26

J Immunol:自闭症风险由孕妇肠道细菌健康决定

J Immunol:自闭症风险由孕妇肠道细菌健康决定

弗吉尼亚大学(UVA)医学院一项最新研究指出,母亲微生物菌群决定孩子自闭症和其他神经发育障碍风险。

生物通 - 自闭症,风险,孕妇,肠道菌群 - 2018-07-24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