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分子生物学标记 点击跳转

CLIN CANCER RES: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肿瘤微环境

CLIN CANCER RES: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肿瘤微环境

CLIN CANCER RES近期发表了一篇文章,研究原发和复发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的分子生物学特征。

MedSci原创 - 卵巢癌,浆液性,肿瘤微环境 - 2017-12-25

Cell:剑桥科学家“智擒”磷酸酶,造福罕见病患者

Cell:剑桥科学家“智擒”磷酸酶,造福罕见病患者

磷酸酶包括酸性和碱性两种。医生可通过测试体内这两种酶确定检测癌症等特定疾病。在之前的药性研究中,磷酸酶一直被认为不具有成药性(undruggable),但近日Cell一项研究称,科学家们开发出了一种可靶向磷酸酶的系统,并在小鼠实验中成功验证。这项发现让他们有机会筛选出靶向特定磷酸酶的药物。

生物探索 - 磷酸酶,罕见病 - 2018-07-31

肠道微<font color="red">生物</font>在“作怪”!揭示肠道微<font color="red">生物</font>改变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潜力

肠道微生物在“作怪”!揭示肠道微生物改变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潜力

导言:人体肠道微生物群是人体最庞大且复杂的微生物群落,也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的代谢器官 。许多口服药物会被人体肠道微生物改变,进而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而个体对于口服药物的治疗反应也存在着巨大差异。这揭示了

转化医学网 - 药效,肠道微生物 - 2020-06-16

JBC:研究发现胆固醇有抗癌功效

JBC:研究发现胆固醇有抗癌功效

SFU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副教授Chris Beh解释说:我们假设ORPs以脂蛋白结合并通过血液将脂肪运送出细胞外类似的方式绑定以及运输胆固醇进入细胞内。 Be

生物谷 - 肿瘤,癌症 - 2012-04-20

脂肪组织来源的干细胞提取、制备及储存质量管理专家共识

脂肪组织来源的干细胞提取、制备及储存质量管理专家共识

脂肪组织来源的干细胞(adipose tissue-derived stromal/stem cells,ASCs)是从脂肪组织中分离提取得到的,具有取材容易、对机体损伤小、体内储备量大、体外可大规模培养、多向分化潜能等优点。ASCs在人体修复重建、免疫调节及组织再生等方面的应用成为近年来干细胞储存的重要内容,也是组织工程及再生医学的研究热点。 大量研究表明,自体脂肪组织移植到软组织缺损部位后,其

解放军医学杂志.2018,43(10)8 - 脂肪组织来源的干细胞 - 2018-10-31

相沪携手共筑健康,助力肿瘤免疫治疗再进一程——2019肿瘤免疫治疗研讨会顺利举行

相沪携手共筑健康,助力肿瘤免疫治疗再进一程——2019肿瘤免疫治疗研讨会顺利举行

2019年9月27日,当下,在肿瘤治疗领域,免疫疗法无疑已成为最具前景的发展方向之一,有望成为继手术、化疗、放疗、肿瘤靶向治疗后的新一代的肿瘤治疗手段。目前,全球范围内的肿瘤免疫疗法研究正如火如荼的进行,其中尤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细胞疗法研究最为火热。另一方面,肿瘤免疫治疗充满潜力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比如相关政策法规仍待完善,许多在研的肿瘤免疫治疗品种多集中于某些靶点,CAR-T疗法作为目

生物谷 - 肿瘤免疫治疗 - 2019-09-30

Oncotarget:ZEB1-AS1表达的增加与更高的组织病理等级相关并且可以促进膀胱癌的肿瘤发生

Oncotarget:ZEB1-AS1表达的增加与更高的组织病理等级相关并且可以促进膀胱癌的肿瘤发生

不断出现的研究表明长非编码RNAs(lncRNAs)可能在癌症生物学中扮演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MedSci原创 - 膀胱癌,长非编码RNAs,ZEB1-AS1 - 2017-04-30

Nature:警惕!研究发现常用药有助于刺激抗生素耐药性

Nature:警惕!研究发现常用药有助于刺激抗生素耐药性

而很多抗生素会影响许多种类肠道微生物的平衡。但非抗生素药物对肠道细菌的影响尚不清楚。

来宝网 - 抗生素 - 2018-03-27

2020年11月2日全球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简报,确诊超4679万,死亡超120万

2020年11月2日全球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简报,确诊超4679万,死亡超120万

据称Worldometers实时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11月2日05时36分,全球新冠肺炎(COVID-19)确诊病例达4679万例,添加425,196例至46,793,103例,死亡病例超120

MedSci原创 - 新冠肺炎,新冠肺炎疫情 - 2020-11-02

我国发现国际首例新等位基因突变A3亚型血型

我国发现国际首例新等位基因突变A3亚型血型

近日,江苏省血液中心输血研究室陈青研究员带领的课题组,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并报道了ABO血型系统中,由于新等位基因突变导致的新的A3亚型的等位基因,这一新发现已被国际基因库收录并公布(序列号为KX870187)。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 血型,基因突变,亚型血 - 2017-08-08

盘点2014年最热门中国学者

这17位科学家分布在基因组、材料、心脏病三个研究领域,其中基因组领域最多(12人)。 此外,这份报告的第二部分列

生物360 - 中国学者 - 2014-07-04

Science:移植的供者粪便菌群可在受者体内存在长达3个月

一项新的研究有助认识在进行粪便菌群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 FMT)后病人肠道微生物组会发生什么。来自德国海德堡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EMBL)的研究人员及其同事们在每名代谢综合征病人接受FMT后对这些病人肠道中的细菌菌株DNA进行测序,发现供者细菌菌株在受者肠道中持续存在高达3个月。

生物谷 - 粪便菌群移植,受者,艰难梭菌,微生物组,代谢综合征 - 2016-05-03

PLoS One:科学家发现白血病预后不良新基因

近日,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血液科主任孟凡义教授率领的难治性白血病分子机制及其防治的研究团队发现PDCD7和FIS1两个基因具有早期诊断难治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及判断预后的价值。 孟凡义介绍,课题组将耐药和非耐药的白血病细胞模型及原代白血病细胞通过高通量基因芯片扫描后应用分子生物学工具分析比对获得20多个差异性显著的基因

科技日报 - 白血病,不良新基因 - 2014-05-06

个性化癌症筛查策略与精准医学会议顺利召开

10月28日上午,由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遗传转化和健康干预中心和复旦大学健康传播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精准预防 把握健康 个性化癌症筛查策略与精准医学”学术研讨会,聚焦个性化癌症筛查策略,提出公共卫生基因组的新理念并强调其在精准医学中的重要地位;探讨了如何准确和严格地实施遗传风险评估和个性化癌症筛查。 我院党委书记何纳教授,预防医学教研室主任&健康传播研究所所长傅华教授,和美国NorthSh

复旦大学医学院 - 个性化,癌症,筛查,策略,精准医学 - 2015-11-15

《自然》称仿生呼唤生物学家,人类应该更多从自然获得灵感

图片来源:Paul D Stewart 《自然》称从生物系统中寻找灵感的工程师和化学家应重视跨学科合作 上世纪40年代末,瑞士工程师George de Mestral在清理狗毛上粘的毛刺后受到启发,

生物谷 - 仿生学,生物学家 - 2016-01-28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