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71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Nodes 点击跳转

Cancer Res:抑制SOX18降低小鼠黑色素瘤转移

Cancer Res:抑制SOX18降低小鼠黑色素瘤转移

恶性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经淋巴道, 恶性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经淋巴道, 血管或体腔等途径,到达其他部位继续生长,称肿瘤转移。 抑制血管生成一直是抗肿瘤转移的一大有效途径。淋巴血管是肿瘤转移的途径之一,在动物模型中抑制肿瘤诱导的新生淋巴管可以有效抑制肿瘤转移。 近日,发育生物学家研究确定了转录因子SOX18在小鼠胚胎淋巴管生成中的关键开关作用。该研究表明SOX18也是肿瘤诱导淋巴管生成的关键,抑

生物谷 - Cancer,Res,SOX18,小鼠,黑色素,转移 - 2012-06-26

Clin Gastroenterology H:内镜超声成像可以鉴别腹腔淋巴结中乳糜神经节

Clin Gastroenterology H:内镜超声成像可以鉴别腹腔淋巴结中乳糜神经节

内镜超声(EUS)可以让腹腔淋巴结(CLN)和腹腔神经节(CG)的显示可视化。在临床工作中区分这些结构对于肿瘤分期和CG消融治疗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本项研究的目的是使用严格的细胞病理学参考标准评估EUS在区分CLN和CG方面的准确性

MedSci原创 - Pancreatic,Adenocarcinoma,Esophageal,Adenocarcinoma,Cholangiocarcinoma - 2019-01-11

Prostate Cancer P D:[68Ga] Ga-PSMA 11 PET在淋巴结中检测前列腺癌的表现研究

Prostate Cancer P D:[68Ga] Ga-PSMA 11 PET在淋巴结中检测前列腺癌的表现研究

生化复发(BCR)前列腺癌(PCa)患者的节点复发挽救性淋巴结清扫(sLND)在当前的指南中仍旧不推荐,主要是由于当前传统成像的不准确性造成。最近,研究人员评估了[68Ga] Ga-PSMA 11 PET(PSMA-PET)在检测PCa淋巴结转移中的表现,并通过sLND进行了病理学确认。研究人员对MEDLINE、SCOPUS、Web of Science和Cochrane Library进行了搜索

MedSci原创 - 前列腺癌,淋巴结,技术 - 2019-06-08

Eur Radiol:如何无创性准确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前纵隔淋巴结是否发生转移?

Eur Radiol:如何无创性准确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前纵隔淋巴结是否发生转移?

对于有肿瘤病史的患者,影像上评估淋巴结是否转移主要依赖于淋巴结直径大小。对此,尚无法明确诊断直径<1cm的转移性淋巴结或直径>1cm的炎性反应性淋巴结。

MedSci原创 - 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PET/CT,纵膈淋巴结 - 2021-01-12

Eur radiol:利用扩散MRI联合IVIM模型鉴别纵膈良恶性纵膈淋巴结的价值。

Eur radiol:利用扩散MRI联合IVIM模型鉴别纵膈良恶性纵膈淋巴结的价值。

纵隔淋巴结肿大除少数为原发于纵隔的淋巴瘤或霍奇金病外,大多继发于其他脏器疾病。纵隔淋巴结肿大可无特殊症状。但肿大的淋巴结可压迫食管产生吞咽困难 ,也可压迫气管产生呼吸困难。如压迫上腔静脉可产生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患者有头、面、上胸部肿胀。出现纵隔压迫症状以恶性肿瘤为多,少数结核性纵隔淋巴结肿大形成纵隔肉芽肿或广泛纤维化时也可引起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本研究旨在评价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扩散模型

MedSci原创 - 扩散加权成像,IVIM,纵膈淋巴结 - 2017-09-29

JAMA Surg:结肠癌患者小淋巴结肿瘤浸润与骨髓微转移之间的关系以及对预后的影响

JAMA Surg:结肠癌患者小淋巴结肿瘤浸润与骨髓微转移之间的关系以及对预后的影响

I-III期结肠癌患者,小淋巴结肿瘤浸润和骨髓微转移不相关,但二者均为独立的患者预后阴性影响因素会导致患者病情进展恶化

MedSci原创 - 结肠癌,小淋巴结肿瘤浸润,骨髓微转移 - 2017-06-16

J Gastroen Hepatol:回结肠切除术后肠系膜淋巴肉芽肿相关因素研究

J Gastroen Hepatol:回结肠切除术后肠系膜淋巴肉芽肿相关因素研究

研究发现,对于接受了回结肠切除术的克罗恩病患者,年龄小以及存在透壁性炎症患者肠系膜淋巴肉芽肿相关风险提高,对于风险人群应加强管理,降低疾病复发风险

MedSci原创 - 肠系膜淋巴肉芽肿,克罗恩病,回结肠切除术 - 2017-08-05

STM:膀胱内滴注卡介苗治疗膀胱癌新进展

STM:膀胱内滴注卡介苗治疗膀胱癌新进展

6月4日,Sci. Transl. Med.报道了膀胱内滴注卡介苗(BCG)治疗膀胱癌的研究新进展。膀胱内滴注卡介苗可引发炎症反应,促进抗肿瘤免疫反应。这项治疗对50-70%的无肌肉侵袭膀胱癌患者有临床效果。成功的治疗有赖于肿瘤切除后即给予反复的活卡介苗滴注。但这项治疗的机理一直不明。 利用一项实验模型,研究者证实,一次滴注后BCG可散播到膀胱排泄淋巴结,并诱导生成干扰素γ的T细胞。然而,反复滴

生物谷 - 卡介苗,膀胱癌 - 2012-06-17

PLoS ONE:阻断FGFR抑制肿瘤转移

PLoS ONE:阻断FGFR抑制肿瘤转移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对肿瘤的生长和癌症病人的生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比于其他受体酪氨酸激酶,科学家也一直将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作为一种治疗癌症的靶标来开展研究。 近日,研究发现FGFR信号抑制后对原位乳腺66c14癌模型肿瘤生长、转移和淋巴血管形成的影响。体外研究表明FGFR抑制后,66c14细胞增殖比对照组慢。小鼠植入FGFR表达抑制的肿瘤细胞后,66c14

生物谷 - Plos,one,肿瘤,癌症,FGFR - 2012-07-06

Gastric Cancer: Ⅲ期胃癌患者行全胃切除术后淋巴结数目是独立的预后因素

Gastric Cancer: Ⅲ期胃癌患者行全胃切除术后淋巴结数目是独立的预后因素

胃癌中淋巴结的数量对预后的意义尚存争议。因此,研究人员设计了一个多中心协作数据库来研究根治性切除术后RLN数量与晚期胃癌患者预后之间的相关性。

MedSci原创 - gastric,Cancer,number,of,retrieved,LNs,prognosis - 2019-10-21

Cell:寨卡病毒能长期潜伏于神经系统和淋巴,可能造成其他疾病

Cell:寨卡病毒能长期潜伏于神经系统和淋巴,可能造成其他疾病

研究结果表明,中枢神经系统中的持续性病毒可能有助于与Zika病毒感染相关的神经病变的产生。虽然Zika病毒通常在人体中引起轻度病状或无症状,但可能造成儿童和成人的神经系统疾病,如果感染的孕妇将病毒传染给胎儿,可能导致严重的胎儿缺陷,如小头症。但是,作者指出,如果Zika病毒可以持续在人类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其他组织中感染,那么可能会发生除了小头症以外的,更广泛的神经系统,淋巴,免疫疾病。

MedSci原创 - 寨卡病毒,神经系统病变,长期潜伏 - 2017-05-01

FDA初步批准Spectrum治疗淋巴瘤药物Beleodaq

美国FDA最近宣布初步批准由Spectrum生物医药公司开发的用于治疗T细胞淋巴瘤药物belinostat上市,这种药物将以Beleodaq的商品名出售。外周T细胞淋巴瘤是一种罕见并发展迅速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淋巴瘤。这种疾病每年会杀死18990名患者。此次批准的Beleodaq是一种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也是自2009年至今批准的第三种治疗这种疾病的药物。这一药物的批准也意味着Spectrum公

不详 - 淋巴瘤药物,Spectrum - 2014-07-07

Biomaterials:超级自然杀伤细胞可以杀灭淋巴结转移的肿瘤细胞!

纽约伊萨卡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在 Biomaterials杂志上揭示了他们研究和检测他们的“超级自然杀伤细胞”的过程。Michael R. King骄傲地说:“但愿以后再也看不到肿瘤细胞淋巴结转移的出现。”

MedSci原创 - 肿瘤,自然杀伤细胞,淋巴结 - 2015-11-13

IJCO:前哨淋巴结活检治疗乳腺癌假阳性率高

假阴性率超过10%,但10%并非决定性的限值。 前哨淋巴结活检替代腋窝淋巴结摘除成为大多乳腺癌妇女的标准治疗正在成为早期乳腺癌处理方案的发展趋势。对淋巴结阴性结果患者的长期随访发现,SLNB的预后相比ALND相差不大,整体疗效不分伯仲,而且SLNB的淋巴水肿发生率更低。问题在于:当SLNB对治疗有效的情况下是否有必要切除腋下淋巴;SLNB是否安全可靠;对于化疗前检出腋下淋巴结疾病阳性(c

医学论坛网 - 前哨淋巴结,活检,乳腺癌,假阳性 - 2014-01-09

Breast Cancer Res Treat:乳腺癌患者内乳淋巴结治疗的盲区

目的:乳腺癌患者常规临床治疗不涉及内乳淋巴结,需要乳腺切除后的放射治疗是有争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测量内乳淋巴结的辐射剂量,不包括接受乳房切除术放射治疗后乳腺癌妇女计划的目标体积。方法:这个回顾性方案利用基于CT三维适形治疗计划。分析50个患者:包括25左乳腺癌和25右乳腺癌患者。三维适形治疗计划胸壁切线区域和匹配的锁骨上区。所有计划规定25%胸壁给予总剂量50 Gy ,23%锁

MedSci原创 - 乳腺癌,内乳淋巴结 - 2015-05-03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7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