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CME 点击跳转

AAAI:沈华浩等发现并命名了一种新哮喘病

AAAI:沈华浩等发现并命名了一种新哮喘病

既不喘也不咳,唯一的临床症状是胸闷。我国科学家历时多年,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并命名了这种全新的哮喘类型——胸闷变异性哮喘。相关论文近期在美国的专业杂志《变态反应、哮喘与免疫学年鉴》Annals of Allergy, Asthma & Immunology上发表。【原文下载】 10年前,一名14岁男孩24小时持续胸闷,让他的父母几乎陷入绝望。“我们在进行了仔细检查和问诊后,根据患者运动后发病

科技部日报 - 沈华浩,哮喘病 - 2013-11-25

ACS Chem Biol:新抑制剂联合用药可显著杀伤结直肠癌细胞

ACS Chem Biol:新抑制剂联合用药可显著杀伤结直肠癌细胞

近日,中科院强磁场科学中心刘青松课题组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针对在多种癌症中表现异常的激酶DDR1,合作开发了一种新型抑制剂DDR1-IN-1,并应用高通量筛选技术和组合药学的方法,发现该抑制剂和另一种激酶抑制剂GSK2126458联合用药后,对结直肠癌细胞的杀伤能力显著增强。相关成果已在线发表于美国化学学会《化学生物学杂志》。 DDR1激酶是一种与细胞增殖、分化、黏附、迁移和侵袭等多种

中国科学报 - 新型抑制剂DDR1-IN-1,直肠癌细胞 - 2013-12-19

Nature:研究证实SARS病毒来源于中华菊头蝠

Nature:研究证实SARS病毒来源于中华菊头蝠

近期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石正丽研究员带领的包括Ecohealth Alliance、Australian Animal Health Laboratory、One Health Institute, School of Veterinary Medicin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华东师范大学和Duke-NUS Graduate Medical Sc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 SARS,中华菊头蝠 - 2013-11-01

Stroke:我国卒中领域SMART项目是否可行?

Stroke:我国卒中领域SMART项目是否可行?

近日,北京协和医院崔丽英教授等公布的SMART (卒中管理与临床研究培训)项目最新结果表明,SMART项目在我国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中可行,但该项目在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改善1年临床结局等方面的作用有限。研究者指出,我国人群中缺血性卒中发生率较高,而患者对二级预防措施的依从性较差。SMART项目可提高我国缺血性卒中患者对他汀治疗的依从性,该研究为调整卒中管理方案提供了有用的信息,从而为进一步改善卒

医师报 - 卒中,我国,SMART项目 - 2014-01-16

J Thorac Cardiovasc Surg:IA期肺腺癌肺段切除与肺叶切除疗效相似

J Thorac Cardiovasc Surg:IA期肺腺癌肺段切除与肺叶切除疗效相似

对于肺叶切除和肺段切除临床IA期肺腺癌的肿瘤学结果是目前胸外科医生争论的焦点,但这方面数据仍比较缺乏。针对这种情况,来自日本广岛大学肿瘤外科的Morihito Okada教授等人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结果在线发表于2013年8月23日的《心胸外科杂志》(J Thorac Cardiovasc Surg)杂志上。作者发现肺段切除适合于临床IA期肺腺癌,与那些标准肺叶切除术患者生存相似。【原文下载】该研

dxy - IA期肺腺癌,肺叶切除 - 2013-11-07

Science:研究发现人体对艾滋病感染的“警报器”

Science:研究发现人体对艾滋病感染的“警报器”

美国华人学者陈志坚领导的研究小组在新一期《科学》杂志网络版上报告说,他们发现一个能识别艾滋病病毒的受体,当人体出现感染迹象时,它就会“拉响警报”。这一成果对开发艾滋病药物与疫苗或许将有很大帮助。 陈志坚现任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教授、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他向记者介绍说,科学家一直在寻找艾滋病病毒入侵后人体内的警报系统,但这一系统会被艾滋病病毒本身某些机制掩盖,所以此前花费大量时间

深圳特区报 - 艾滋病,防治,免疫系统,疫苗 - 2013-08-19

PNAS:研究称富人更易无德

研究称富人容易有无德行为。【原文下载】 美国最新研究显示,富裕的上层社会人士较经济能力普通者,容易在驾车时违规,他们认为违规也无需担责,甚至会抢小朋友的糖果吃或为金钱收益而说谎。 最新研究认为,富人的这些无德行为源自于他们认为贪婪无罪的心理。 豪车更易违反交规 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心理学家们为此进行了7项相关研究,通过一系列实验来分析人类行为。研究的参与者接近千人

广州日报 - 富人,驾车违规,道德,撒谎,经济地位 - 2014-05-22

JBJS:硬膜外内固醇注射可增加椎体骨折风险

类固醇激素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骨科也不例外,医生们常规将类固醇激素经椎板间隙或椎间孔注射入患者硬膜下腔来治疗椎间盘突出或椎管狭窄导致的坐骨神经痛和神经性跛行。给患者带来福音的同时,类固醇激素促进骨细胞凋亡、增强破骨细胞活性、抑制成骨细胞功能、导致患者骨质疏松或骨量降低的发生率却从未被广泛关注。 最近的一项临床回顾性分析发现,绝经后妇女单次硬膜外类固醇注射后髋关节骨密度下降,骨折风险增加。为了验证

dxy - JBJS,硬膜外内固醇,椎体骨折 - 2013-09-13

Nat Genet:提供更清晰的癌症风险图

来自QIMR Berghofer医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帮助开发了一种更精确的方法来鉴别肠癌和子宫内膜癌的高风险人群。这项研究发表在近期的《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杂志上。【原文出处】 副教授Amanda Spurdle和博士生Bryony Thompson领导了一项全球性的研究项目,完善了一个国际数据库中的遗传信息。这意味着医生们现在可以访问这一

生物通 - 癌症风险图 - 2014-02-07

Am J Hum Genet:研究确定淋巴瘤的遗传风险因素

滤泡性淋巴瘤常由染色体14和18之间的易位引起,易位导致一种致癌基因BCL-2过度表达。 最近,A*STAR科学家共同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在这种生长缓慢的血液癌症类型中,遗传因素还扮演了另一个角色。 他们发现,免疫相关基因HLA-DRB1编码的一个氨基酸变异有助于解释为什么有些人染上疾病的风险会升高。 2009年以来,一些独立的研究小组已经发现,6号染色体短臂

生物谷 - 淋巴瘤 - 2013-09-27

CID:三联疗法可有效预防接触MDR-TB的儿童感染肺结核

目前鲜有相关资料可用于指导接触耐多药(MDR)结核(TB)儿童的管理。因此,来自南非斯坦陵布什大学的James A Seddon等人展开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旨在探讨一种预防性标准疗法的耐受性和毒性,并试图发现引起不良转归的危险因素,该疗法适用于接触了感染性MDR-TB的儿童。他们的研究结果于2013年9月24日在线发表于《临床感染性疾病》(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dxy - CID,MDR-TB,儿童感染肺结核 - 2013-09-29

JAMA Intern Med:每天喝汽水增加死于心血管疾病机率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最新的科学研究指出,每日饮一杯汽水,死于心血管疾病的机率增加三分之一。每日摄入的卡路里,如果由25%来自糖分,死于心脏疾病的风险更增加一倍。 根据发表在2月3日的《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JAMA Internal Medicine)中报告指出,在2005年至2010年,美国有71%的人一天摄取的人工添加糖,占总热量10%以上;约10%成人每天摄取的添加糖,占总热

中国新闻网 - 心血管疾病,糖分,喝汽水 - 2014-02-07

Gastroenterology:OCA(法尼酯衍生物X受体拮抗剂)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及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6-乙基鹅去氧胆酸(OCA,INT-747)是人初级胆汁酸中鹅去氧胆酸的一种新型衍生物,为法尼酯衍生物X受体(FXR)的天然拮抗剂,是调节葡萄糖和脂质代谢的一种核激素受体。在动物模型中,OCA降低了胰岛素抵抗和肝脏脂肪变性。近日,来自美国加利福利亚大学的Sunder Mudaliar等进行了一项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评价OCA在2型糖尿病及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对于胰岛素敏感性作用

医学论坛网 - 法尼酯衍生物X受体拮抗剂,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 - 2013-09-05

Rheumatology:抗SSA抗体阳性的SLE患者合并SS的可能性大

抗SSA抗体阳性的SLE患者并发SS的可能性大干燥综合征(SS)的发病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密切相关,迟发SLE的临床症状与SS相似。SLE合并SS的诊断常在诊断SLE或SS之后做出,且其系统损害更重。但是新发的SLE患者会不会并发SS、哪些临床表现或实验室指标有助于SLE并发SS的诊断尚不清楚。因此,来自多伦多大学的Gabriela等人对初发的SLE患者自身抗体表达及其合并SS情况进行研究,

dxy - 抗SSA抗体阳性 - 2013-11-07

ACS chemical biology:中美学者研究发现杀伤结直肠癌细胞制剂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院4日对外发布,该院科研人员与美国哈佛大学医院课题组针对多种癌症中表现异常的激酶研究发现可显著杀伤结直肠癌细胞的选择性抑制剂。[ACS chemical biology   2013 Aug 13.]【原文下载】据介绍,中科院强磁场科学中心刘青松研究员课题组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SamW.Lee教授等课题组针对在多种癌症中表现异常的激酶DDR1合作开发了一种新型抑制剂DD

中国新闻网 - 伤结直肠癌 - 2013-09-05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