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脊索瘤,NOS 点击跳转

罕见侧脑室壁胆脂<font color="red">瘤</font>1例

罕见侧脑室壁胆脂1例

男性,21岁,因左侧肢体活动障15年,于2018年5月31日入院。患者6岁时发现右侧侧脑室壁占位病变,大小约2.0 cm×2.1 cm×1.6 cm。当时即出现左侧肢体功能障碍

西南国防医药 - 侧脑室壁胆脂瘤 - 2020-06-16

宫颈黑色素<font color="red">瘤</font>一例

宫颈黑色素一例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唐良萏教授 整理 病例资料 胡××,67岁,2011.2.21入院。 1. 主诉:绝经20+年,不规则阴道流血2+月 2. 现病史:患者67岁,40+岁绝经(具体不详),绝经后无异常阴道流血、流液及性交出血等。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阴道流血,量少,呈暗红色,有臭味,伴轻微下腹部及腰背部胀痛,胀痛持续5天消失,未予重视,

中国宫颈疾病网 - 宫颈黑色素瘤,案例报道 - 2015-12-15

罕见的心脏嗜铬细胞<font color="red">瘤</font>3例

罕见的心脏嗜铬细胞3例

肾上腺外的嗜铬细胞也称为副神经节,多发于腹部。原发于心脏的嗜铬细胞源于副神经节和内脏自主神经副神经节,最多见于左心房。由于肿瘤常累及瓣膜或冠状动脉血供,手术切除困难,预后一般较差。心脏嗜铬细胞较少见,其临床表现有哪些?如何定位诊断和治疗?详见以下3则精选病例——

泌尿外科疑难病例讨论精选 - 心脏,嗜铬细胞瘤 - 2017-12-23

European Radiology:PET/CT放射组学在嗜铬细胞<font color="red">瘤</font>和副神经节<font color="red">瘤</font>鉴别中的应用

European Radiology:PET/CT放射组学在嗜铬细胞和副神经节鉴别中的应用

众所周知,遗传差异导致细胞代谢方面的表型差异,这可以从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对2-[18F]氟-2-脱氧-D-葡萄糖([18F]FDG)的摄取中观察到,

MedSci原创 - PET/CT,副神经节瘤,嗜铬细胞瘤 - 2023-01-31

一例罕见直肠畸胎<font color="red">瘤</font>报道

一例罕见直肠畸胎报道

病例资料     患者女,37岁,因“间断便血十余年,加重1周” 入院。患者于十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便血,为鲜红色,量中等,伴左下腹胀不适,无腹痛及里急后重,无呕血,无反酸嗳气,于当地医院以“ 痔疮”治疗症状无明显好转。患者十余年来便血间断发作,近1周病情复发,来我院就诊。     行结肠镜检查示: 距肛门15 cm处见一5 cm×5 cm的囊状肿物,表面有毛发生

中华消化内科 - 畸胎瘤,便血 - 2013-07-27

病例学习——卵巢纤维<font color="red">瘤</font>一例

病例学习——卵巢纤维一例

女,22岁,因“右下腹疼痛2年,加重2天”入院。(完整病例请阅读全文)转载请注明出处[影像表现]:CT平扫膀

华夏影像诊断中心 - 卵巢纤维瘤,卵泡膜细胞瘤,卵巢Brenner瘤 - 2022-09-07

多发副神经节细胞<font color="red">瘤</font>1例

多发副神经节细胞1例

一般认为,起源于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的神经内分泌肿瘤称为嗜铬细胞(phaeochromocytoma,PCC),而起源于肾上腺髓质以外的嗜铬细胞肿瘤统称为副神经节细胞(paraganglioma,PGL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 多发,副神经节,细胞瘤 - 2018-10-18

脑膜尾征,不是脑膜<font color="red">瘤</font>的专利

脑膜尾征,不是脑膜的专利

有“脑膜尾征”的不一定是脑膜,还有可能是淋巴、转移、恶性胶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黑色素、浆细胞肉芽肿、感染性脑膜炎、嗜酸性肉芽肿、Wegener肉芽肿等

 新乡医学影像 - 淋巴瘤,转移瘤,浆细胞肉芽肿 - 2022-10-30

Neurology:假性动脉<font color="red">瘤</font>消失,新生,再消失

Neurology:假性动脉消失,新生,再消失

34岁,女性。分娩后不久,突发左侧肢体无力。

脑血管病及重症文献导读 - 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畸形,脑出血 - 2018-06-15

鞍区原发卵黄囊<font color="red">瘤</font>1例

鞍区原发卵黄囊1例

女,10岁,以“嗜睡1月余,头痛10天,视物模糊6天”为代主诉入院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 鞍区,原发,卵黄囊瘤 - 2018-03-23

走进溶<font color="red">瘤</font>病毒治疗肿瘤的临床研究

走进溶病毒治疗肿瘤的临床研究

病毒(oncolytic virus)是一类倾向于感染肿瘤细胞,在肿瘤细胞中大量繁殖,最终让肿瘤细胞裂解,并进一步激发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的病毒。随着病毒学和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人们能对病毒基因进行改造,溶病毒迎来新的治疗契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黄镜教授就溶病毒治疗晚期食管癌和肠癌肝转移进行病例分享。

肿瘤资讯 - 溶瘤病毒,治疗,肿瘤,临床研究 - 2020-01-06

【盘点】近期骨髓<font color="red">瘤</font>研究进展汇总

【盘点】近期骨髓研究进展汇总

在美国,多发性骨髓(骨髓、浆细胞骨髓)已成为仅次于淋巴和白血病的最常见血液恶性肿瘤。目前,骨髓被认为是可治愈性疾病,但用目前的治疗方法治愈率极低。这里小M整理了近期关于骨髓的重要研究新进展与各位一同分享。【1】JABFM:出现这些信号,要小心多发性骨髓 根据美国家庭医学委员会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患者若出现异常的实验室检查结果、体重减轻或疲劳,临床医生应该警惕多发

MedSci原创 - 骨髓瘤 - 2017-02-25

Cell:药物研究有望抑制脑胶质<font color="red">瘤</font>

Cell:药物研究有望抑制脑胶质

近日,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江涛教授团队、香港科技大学王吉光教授团队与北京师范大学樊小龙教授团队合作,阐述了首次在继发胶质母细胞中发现MET的第14号外显子跳跃(METex14),以及PTPRZ1-MET(ZM)融合基因和METex14等MET基因相关变异可促进脑胶质恶性进展。

科学网 - 新药研发,脑胶质瘤,进展 - 2018-10-19

Nature:太阳下的黑色素

黑色素是一种由皮肤和其他器官黑素细胞产生的肿瘤,表现为色素性皮损在数月或数年中发生明显改变。临床症状包括出血、瘙痒、压痛、溃疡等,其恶性程度高,转移发生早,死亡率高。全球每年有数以万计的人罹患这种疾病,其发病率攀升的速度比所有其他类型的实体都要快。最新一期(11月19日)的Nature杂志以“Outlook: Melanoma”为题,以九篇文章的形式专题介绍了有关黑色素

生物通 - 黑色素瘤,紫外线辐射,日光浴 - 2014-11-21

食管中下段恶性血管球1例

  患者 男,47岁。无明显诱因出现进食哽噎,进行性加重2个月,无反酸,偶有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门诊胃镜检查提示食管距门齿28-33 cm处可见菜花样肿物,表面糜烂溃疡、质脆、易出血;下段可见2条曲张静脉,延续至贲门,蓝紫色、迂曲,红色征阴性(图1)。上消化道造影示食管中、下段黏膜紊乱、皱襞破坏,长度约3个椎体高度,钡剂通过时可见充盈缺损,管腔偏心狭窄(图2)。胸部增强CT示食管中、下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 血管球瘤,食管 - 2013-07-27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