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IFN-K 点击跳转

Arthritis Rheumatol:青少年皮肌炎中I型和II型干扰素的肌肉表达增多,并与临床和组织学特征相关

Arthritis Rheumatol:青少年皮肌炎中I型和II型干扰素的肌肉表达增多,并与临床和组织学特征相关

JDM患者肌肉中的IFN诱导基因表达增多及其与组织学和临床特征的关联,进一步支持了I型和II型IFNs在JDM中的致病作用。

MedSci原创 - 青少年皮肌炎,干扰素,IFNα/β - 2018-12-16

Cell Host Microbe:I型干扰素b的病毒清除机制研究

Cell Host Microbe:I型干扰素b的病毒清除机制研究

I型干扰素在宿主抵抗微生物感染的先天免疫与后天免疫过程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包括控制病原体的状态,调节先天免疫反应,激活后天免疫反应等等。尽管如此,一些研究发现I型干扰素能够提高感染的严重程度。之前的研究发现I型干扰素的阻断能够促进病毒感染后的清除,而这一效应主要是通过营造免疫抑制的环境实现的,主要包括:1、促进一些负向调控因子,如IL-10,PD-1的产生;2、破坏脾脏的结构;3,抑制淋巴细胞

生物谷 - I型干扰素b,病毒 - 2015-05-18

【盘点】系统性红斑狼疮近期重要研究一览

【盘点】系统性红斑狼疮近期重要研究一览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多发于青年女性的累及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结缔组织病,早期、轻型和不典型的病例日渐增多。那么近期有关SLE的研究有哪些呢?请随小编一起来回顾一下: 【1】Lancet:优特克单抗可提高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效果 Ustekinumab(优特克单抗)是一种靶向白介素(IL)-12和IL-23的单克隆抗体,已被批准用于治疗斑块型银屑病、银屑病性关节炎和克罗恩病

MedSci原创 - 系统性红斑狼疮 - 2019-01-26

最新Nature:揭秘抗癌神器干扰素-ε对卵巢癌的作用机制

最新Nature:揭秘抗癌神器干扰素-ε对卵巢癌的作用机制

IFNε能够激活抗肿瘤的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并防止髓源性抑制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的积累和活化。

BioMed科技 - 卵巢癌,干扰素-ε - 2023-08-18

PLoS Pathog:单克隆抗体HCV1有望治疗丙型肝炎

PLoS Pathog:单克隆抗体HCV1有望治疗丙型肝炎

2012年8月31日得克萨斯州的生物医学研究所马萨诸塞州医学院(UMMS)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的防止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单克隆抗体,并在动物模型上进行了测试。 在德克萨斯州生物医学的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进行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一种新的靶向病毒的人单克隆抗体能以剂量依赖的方式保护黑猩猩免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黑猩猩是除人类以外唯一会被HCV感染的物种,因此本研究的结果对单克隆抗体的发展至

生物谷 - 单克隆抗体,HCV1,丙型,肝炎 - 2013-05-06

Ther Drug Monit:高剂量的利巴韦林能加强丙型肝炎患者早期病毒学反应

Ther Drug Monit:高剂量的利巴韦林能加强丙型肝炎患者早期病毒学反应

方法:先前无反应的标准护理治疗是采用干扰素(peg-IFN)和利巴韦林。利巴韦林的剂量达到血浆浓度>15µmol/L。最初的利巴韦林剂量计算公式是根据肾功能和体重得到的。

MedSci原创 - 利巴韦林,丙型肝炎 - 2015-03-31

Nature:自然杂志公布2020年十大重要科学发现,5项与生物医药相关

Nature:自然杂志公布2020年十大重要科学发现,5项与生物医药相关

在2020年即将结束之际,《自然》(Nature)杂志盘点了今年发表的科学新闻和研究观点,从中选出了十项最为重大的科学发现,既包括新冠病毒研究、压力如何导致白发、HIV治疗等医学方面的研究,也有银河系

中国科技网 - 十大 - 2020-12-19

Nature:再次证实,做更好的癌症免疫疗法,这个分子很重要

Nature:再次证实,做更好的癌症免疫疗法,这个分子很重要

最新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T细胞产生的干扰素-γ(IFN- γ)在治疗中起着关键作用:它切断了肿瘤的血液供应。这一成果为如何改善T细胞疗法用于实体瘤治疗提供了重要线索。

生物探索 - Nature,免疫疗法,IFN - 2017-04-30

Nature Microbiology:病毒研究领域新突破

Nature Microbiology:病毒研究领域新突破

虽然Ⅰ型干扰素(IFN-Ⅰ)具有广谱的抗病毒作用,但其对宿主细胞的抗病毒作用很大程度上受到病毒的限制。如何提高IFN-Ⅰ的抗病毒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iNature - 病毒感染,干扰素,PARP,11 - 2019-04-16

2019新型冠状病毒的抗病毒治疗选择,并非束手无策

2019新型冠状病毒的抗病毒治疗选择,并非束手无策

截至2020年1月23日24时,全国29省(区、市)已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肺炎确诊病例830例,其中重症177例,死亡25例,港澳台地区确诊5例,国外确诊9例。此次疫情的暴发恰逢中国农历春节,节日的喜庆氛围并不能够掩盖人们对于疫情扩散的担忧。“可以人传人”,“尚无疫苗和特效药物”让人们觉得,在新型病毒面前,现代医学似乎毫无招架之力?23日,之前被确诊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 艾滋 - 2020-01-26

Clin Chem:儿童病毒或细菌感染I型干扰素的情况如何?

Clin Chem:儿童病毒或细菌感染I型干扰素的情况如何?

本研究提出针对病毒感染的特定宿主生物标记物,如i型干扰素(IFN),可有助于临床医生做出决定。

MedSci原创 - 细菌感染;I型干扰素 - 2020-07-19

慢性乙型肝炎特殊患者抗病毒治疗专家共识:2014年更新

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抗病毒治疗不断进展,一般患者的治疗逐渐趋于规范,而CHB特殊患者由于循证医学证据相对不足、相关指南无统一的推荐意见等原因成为临床治疗的难点。为进一步规范并优化这些特殊患者的治疗, 2010年《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临床肝胆病杂志》与《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编辑部组织国内部分专家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形成并发表了《慢性乙型肝炎特殊患者抗病毒治疗专家共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2014,6(1):77-83. - 乙型肝炎 - 2014-02-28

聚乙二醇干扰素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专家共识

作为国内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pegylated interferon,Peg-IFN)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以下简称慢乙肝)的临床专家建议和共识,《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专家建议》(简称《专家建议》)于2007

中华肝脏病杂志.2017.25(9):678-686. - 聚乙二醇干扰素α,慢性乙型肝炎 - 2017-11-06

肾癌实验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肾细胞癌(RCC)简称肾癌,起源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占成人恶性肿瘤的2%-3%,是致死率最高的泌尿系统肿瘤。肾癌在男性和女性恶性肿瘤中分列第6和第8位,而且肾癌的发病率正以每年约2.5%的速度上升。肾癌早期无明显症状,约30%患者就诊时已是转移性肾癌。对于早期的局限性肾癌,手术切除是最佳的治疗方案。但是约30%的局限性肾癌患者会在术后出现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转移性肾癌的预后很差,而且对放疗、化疗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肾癌,展望 - 2014-09-08

2013研究荟萃:慢性乙型肝炎免疫研究新进展

目前干扰素和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CHB)已取得一定的疗效,然而,目前治疗策略不能有效清除肝细胞核内的共价闭合环状DNA,停药后容易复发。若要达到完全控制或清除乙肝病毒(HBV)感染的目标,则须打破患者免疫耐受,激活机体特异性抗病毒免疫功能,从而获得持久的免疫控制。经过国内外学者多年的深入研究,虽然尚未完全阐明HBV的免疫致病机制,但是通过免疫调节来激活机体抗病毒免疫功能的

睿医 - 慢性乙型肝炎,免疫 - 2014-01-25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