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肥胖地图出炉,看看你生活在重灾区吗?

2019-11-12 dingka MedSci原创

成年人的世界,只有发胖容易。

近日,一则关于“中国成年人肥胖地图”的研究刷爆了朋友圈。

在这篇发表于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杂志上的文章中,来自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王丽敏教授团队分析了2013年-2014年间我国各省份的肥胖人群比例及流行趋势,进而为我国的肥胖现状及其带来的公共健康问题敲响了警钟1




什么是肥胖?

BMI,全称为Body Mass Index,是国际上普遍认可的用于评价肥胖的标准之一。其计算方式为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2

根据目前我国对肥胖人群的定义,成年人BMI值在28kg/m2以上被认为是肥胖1。

其中,“腹部肥胖”,也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苹果型肥胖”,是指男性腰围不低于90cm,或女性腰围不低于85cm1


我国人群肥胖现状

根据2004年疾控中心的调查数据,当年我国成年人的肥胖率为3.3%,其中25.9%的肥胖人群为“腹部肥胖”(当时定义肥胖的BMI标准为30kg/m2)。

而经过十年的发展,2013年到2014年间,我国人群的总体肥胖率达到了14.0%,其中男性与女性的肥胖率分别为14.0%与14.1%。

进一步,就“腹部肥胖”来说,该亚群人群数量占整体肥胖人群数量的31.5%。其中男性与女性的“腹部肥胖”率分别占据30.7%以及32.4%。

以省份来看,男性肥胖率最低的省份为海南(4.4%),肥胖率最高的省份为北京(26.6%)。女性肥胖率最低的省份为广西6.4%,最高的省份为北京(24.9%)。

其中,男性的“腹部肥胖”率最低的省份还是海南(16.5%),最高的省份则为天津(54.4%);女性“腹部肥胖”率最低的省份为广西(17.7%),最高的省份仍是天津(49.4%)。

可以看出,不论是普通肥胖还是“腹部肥胖”,也不论男性还是女性,整个京津冀地区都是“重灾区”。

如果进行纵向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在十年的时间内,我国人群的整体肥胖率上升了90%,而其中“腹部肥胖”率也上升了50%之多!


(各省份肥胖分布图。A. 男性普通肥胖;B. 女性普通肥胖;C. 男性腹部肥胖;D. 女性腹部肥胖。颜色由蓝到红指征肥胖率由低到高。图片来源: Zhang X, 2019)


“腹部肥胖”有什么危害?

大家可能不禁好奇,为什么要花大篇幅专门研究“腹部肥胖”这一亚群的比例呢?

事实上,腹部肥胖是比较危险的肥胖形式,通常伴随着各种心脑血管疾病以及代谢疾病的发生。

我们知道,脂肪组织的分布形式包括皮下以及内脏器官周围两种。对于“腹部肥胖”人群来说,他们体内大量脂肪堆积于腹腔内的内脏器官周围,久而久之会对各器官的运行造成负担,最终导致器官功能的障碍以及各类疾病的发生。

研究表明,腹部肥胖患者会同时患有心脏病,高血压以及II型糖尿病等各类疾病3

此外,腹部肥胖还与哮喘4以及阿尔兹海默症5等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


如何预防腹部肥胖及相关疾病风险?


根据一项发表在JAMA 杂志上的研究,科学家们通过调查多达60多万人的基因图谱,发现了200多个基因变异使得人们保持较高的“腰臀比”(腰臀比即腰围和臀围的比值,是判断“腹部肥胖”的重要指标,该值越高,患腹部肥胖的风险就越高)。

具有上述变异基因的人群更偏向于将脂肪储存在内脏、肌肉、血液中,因而导致了更高的患腹部肥胖以及相关疾病的风险6



难道说高风险的苹果型身材是天注定?不要甩锅给基因,保持健康的生活作息同样重要!

后天的生活习惯对于肥胖的发生仍是决定性的因素。尤其是近年来我国人群肥胖比例大幅上升,这与生活习惯的变化密不可分。

长期缺乏锻炼以及平时饮食不注意都会囤积脂肪并最终导致肥胖。

此外,有研究表明:长期加班也会导致“腹部肥胖”的发生7,研究者认为这可能是由于长期暴露于灯光下打乱身体昼夜节律,导致身体内分泌紊乱所致。

因此,要想预防肥胖尤其是腹部肥胖,建议小伙伴们平时多注意规律健康饮食与作息,并且加强锻炼。

当然,小编知道你们做不到。







参考文献:
1. Zhang X, Zhang M, Zhao Z, et al. Geographic Variation in Prevalence of Adult Obesity in China: Results From the 2013–2014 National Chronic Disease and Risk Factor Surveillance. Ann Intern Med. 2019; [Epub ahead of print 29 October 2019].
2. Body Mass Index  (BMI).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3. Westphal, S. A. et al. "Obesity, Abdominal Obesity, and Insulin Resistance".  Clinical Cornerstone. 2008, 9(1): 23–29
4. Shore, S.; Johnston, R.. "Obesity and asthma".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 2006, 110(1): 83–102.
5. Razay, G.; Vreugdenhil, A.; Wilcock, G. "Obesity, abdominal obesity and Alzheimer disease". Dementia and Geriatric Cognitive Disorders. 2006, 22(2): 173–176.
6.  Luca A. Lotta, et al. Association of Genetic Variants Related to Gluteofemoral vs Abdominal Fat Distribution With Type 2 Diabetes, Coronary Disease, and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JAMA. Dec 2018. ;320(24):2553-2563.
7. Sun M, et al. Meta-analysis on shift work and risks of specific obesity types. Obes Rev. 2017 ;19(1):28-40.
来源:梅斯医学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814660, encodeId=c53e1814660ef,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5277958e353'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重灾区#</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43,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95873, encryptionId=5277958e353, topicName=重灾区)],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3547346, createdName=dongjia2010, createdTime=Fri Mar 20 03:20:00 CST 2020, time=2020-03-20, status=1, ipAttrib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