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病毒之前世今生

2018-09-27 翟凯齐 检验医学网

传统医学的肝炎认知:“瘟黄”。传统医学对于肝炎的认识,早在2000多年前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里即有“湿热相交,民病瘅也”“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目黄者,日黄疸”描述。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指出:“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桔子色”。其后,宋、清两代《伤寒微旨论》及《杂病源流犀烛》又相继提出:“阴黄证治”及“又有天行疫病,以致发黄者,俗谓之瘟黄,杀人最急”。由此可见,古人无论对于该类疾病的症状


作者:河南省开封市儿童医院检验科  翟凯齐

肝炎病毒发现史

传统医学的肝炎认知:“瘟黄”。传统医学对于肝炎的认识,早在2000多年前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里即有“湿热相交,民病瘅也”“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目黄者,日黄疸”描述。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指出:“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桔子色”。其后,宋、清两代《伤寒微旨论》及《杂病源流犀烛》又相继提出:“阴黄证治”及“又有天行疫病,以致发黄者,俗谓之瘟黄,杀人最急”。由此可见,古人无论对于该类疾病的症状及传染性都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

西方病毒性肝炎认知:“卡他性”到“流行性”;“消化道”&“血液传播”

西方对于该病记载可追溯到公元前。起初,多见的黄疸表现,人们会简单认为它只是局限于胆管的卡他性炎症。因此,古希腊、古罗马将之描述为“卡他性黄疸”。随后,在19世纪初,美国的南北战争中第一次记载了军队中的黄疸病流行,随即被称为“军营黄疸”。并发现秋冬季是黄疸病流行的高峰。

1888年,斯马特(Smart)医生记录了军队中发生的71691例黄疸病例,这些病例的临床表现和流行情况很像现在的甲型肝炎。1912年,美国医生柯凯因(Cockayne)对发生的22569例“卡他性黄疸”进行了统计学分析与研究,其中有161例死亡病人,病死率接近百分之一。这个数字令他感到非常震撼,也促使他随后对该病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从上万份病例的病程描述中,他发现卡他性黄疸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且具备传染性,严重患者可导致急性衰竭导致死亡。柯凯因医生第一次把该类疾病称为“流行性黄疸”。

自从人们认识到这种疾病的传染性后,逐渐发现它的爆发和流行多见于人口密度大、卫生条件差的人群中,它是如何传播?成了研究人员下一个关注的问题,柯凯因医生详细观察了一位病人肝炎的传播过程。这例病人在患病期间外出旅游,把疾病传染给了在外地曾有过密切接触的三个人。因此柯凯因医生推断,该病是由于人与人接触而传播的。但在当时,更多医生倾向于这种疾病是通过呼吸道传播的。

1942年,有一位叫维奥特(Voegt)的医生用肝炎病人的肠道液经消化感染人,证实了该病的消化道传播途径。恰在此时,另一位正在研究黄热病的英国医生麦凯阿伦(MacCallum)却发现在他给士兵们接种了一种含有人血清的黄热病疫苗几个月后,接种疫苗后的一些士兵相继出现了肝炎的症状。此外,他还了解到一些老年病患者和糖尿病病人在使用了未消毒的注射器后,也会感染肝炎。这些未消毒的注射器针头上可能带有少量的人血液。由此,麦凯阿伦判断是否在人的血液中含有肝炎病毒?

随后,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及结束后短短的时间里,麦凯阿伦医生和他的同事们对一批志愿者进行了一系列的观察研究。研究结果证实了肝炎不仅可以通过消化道传播,还可以通过血液进行传播。

1947年,麦凯阿伦提出,把经污染的食物或水经由消化道传播引起的肝炎称为“甲型肝炎”,而污染的血液传播导致的肝炎称为“乙型肝炎”。接下来的十几年当中,科学家们试图从血液中找到的肝炎的“元凶”,然而,限于当时的医疗水平及条件,研究工作一度陷入了困境,直到20世纪60年代,一位从事内科学和生物化学医生布鲁伯格(Blumberg),为了研究象皮病患者血液蛋白成分遗传学差异,设计了一种实验方法来检测患者体内的免疫抗体,

1965年,布鲁伯格和阿尔特携手,经过几年不懈努力,终于在澳大利亚土著人的血清中发现一种未知的神秘蛋白,随即,两人将这种蛋白命名为澳大利亚抗原。这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从血液中找到肝炎病毒的抗原成分,即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自此,拉开了人类对于肝炎病毒病原学研究的序幕。

乙肝病毒的其他部分很快被逐一发现:完整的乙肝病毒颗粒在1970年被发现;1971年乙肝病毒的表面和核心部分被发现;1972年,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被证实与病毒感染性有关。1973年,弗瑞斯特(Feinstone)博士用电子显微镜在病人的粪便中找到了甲肝病毒颗粒,这一发现发现震惊了临床医生当时。他们认识到,对血液制品必须进行筛查,以减少输血后肝炎的发生。但即便是经过严格筛查,仍有一部分病人染上肝炎。于是科学家开始怀疑是否还有其他种类的肝炎病毒经由血液传播,为了寻找这种肝炎病毒,科学家们利用抗体-抗原方法来寻找新的肝炎病毒,他们抽取非甲非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检查,先后使用了电子显微镜、人工培养和免疫学等多种方法寻找病毒,但这种新的肝炎病毒非常不稳定,并难以捕获。直到1989年,美国科学家迈克尔·侯顿(Michael Houghton)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终于找到了新病毒的基因序列,并克隆出了丙肝病毒。

丁肝病毒的发现:里兹托(Rizzetto)是一位意大利的肠病学专家。1977年,他和同事们在用免疫荧光方法对当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细胞进行检查时,偶然发现,病人的肝细胞细胞核中含有一种新的抗原,这种新抗原并非乙肝病毒的组成部分,而是一种有缺陷的RNA病毒。这种病毒必须借助乙肝病毒才能复制及生存,常与乙型肝炎先后重叠感染或混合感染,可使原有的乙型肝炎加重。因此,在1984年里兹托提议将这一新的肝炎病毒称为丁肝病毒。

戊肝病毒:1955年印度新德里水源污染引起的肝炎暴发流行事件。约35000人被感染,当时被误认为是甲型肝炎病毒感染。随着近年对当时留取的血清样本进行检测,发现这些患者血清内并无乙肝及甲肝病毒的标志。并且在随后的年份中,在尼泊尔、苏丹、前苏联及我国新疆等地都发生该病毒的流行。上述的现象提示人们想到除了甲、乙型肝炎感染以外,还有通过消化道感染的另外一型病毒。1983年科学家(Balayan等)发现了戊肝病毒颗粒。因此,在1987年11月日内瓦召开的世界卫生组织病毒性肝炎咨询小组第三次会议上,1989年,美国雷耶斯(Reyes)博士成功克隆了戊肝病毒。于是,在1989年9月的日本国际非甲非乙型肝炎和经血传播的传染病学术会议上正式将其命名为戊肝病毒。至此,世界公认的五种肝炎五“兄弟”: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全被部发现。

病毒性肝炎最主要的病原体为乙肝病毒及丙肝病毒感染两者均为慢性感染,可能长期不出现症状,有时会长达数年或数十年。至少有60%的肝癌病例因没有及时检测和治疗病毒性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导致。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Nat Immunol:外显子组或能用于治疗肝炎病毒感染

8月出版的《自然—免疫学》报道了一种免疫机制,利用该机制,小鼠身体可以绕开病毒为躲避免疫系统的攻击以及产生慢性感染而实施的策略。【原文下载】 Zhenghong Yuan等人研究了外显子组(一种从细胞获得的小泡)在控制小鼠体内肝炎病毒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外显子组一旦从细胞中释放出来,便会在细胞间通讯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有关外显子组在免疫方面的研究还是寥寥无几。研究人员发现肝脏中肝炎病毒的存在会刺激外

NEJM:戊肝疫苗是安全且长期有效的

戊型肝炎病毒常感染与急性肝炎密切相关,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近年来发病趋势呈迅速上升趋势。Jun Zhang等人在2007年进行了一项随机、安慰剂对照、3期临床试验,共纳入112,604名16-65岁间的健康成人,该研究按1:1比率将参与者分为两组:疫苗组(56302名)注射戊肝疫苗,对照组(56302)注射乙肝疫苗。两组均在0、1和6个月时注射一个剂量的相应疫苗,共三个剂量。随访19个月,

世卫组织:全球超3亿人携带慢性乙肝或丙肝病毒

近日,世卫组织在日内瓦发布新报告说,全球约3.25亿人携带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或丙型肝炎病毒,绝大多数人无法获得合适的检测和治疗,这一公共卫生重大挑战需要全球紧急反应。

肝炎病毒感染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治中的影响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系统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典型特征为持续性、对称的多关节炎,以手、腕、足部关节常见并伴有晨僵。 病情常呈进展性,表现为关节疼痛、僵硬和肿胀,并最终导致关节破坏、畸形和功能丧失,几乎全身所有动关节均可累及。除关节表现外,由于系统累及可引起许多全身症状如体质量减轻、低热、类风湿性皮下结节、浆膜炎血管炎以及多器官累及。 根据引起肝炎种类的不同,可将肝炎病毒分

丙型肝炎直接抗病毒药物临床试验评价专家建议

近年来,丙型肝炎直接抗病毒药物(DAA)的研究开发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不断有新药获准上市。目前国内已有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师和医疗单位在不同程度上参与DAA的药物临床试验工作,但国内尚无相关指南或规范,为使这方面的工作更规范、更符合国内新药评价的要求并与国际接轨,“重大疾病新药临床评价研究综合技术平台建设”课题组就丙型肝炎DAA的新药临床试验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并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形成了《

Nature Immunology:袁正宏等人发现外显子组可用于治疗肝炎病毒感染

日前,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副院长袁正宏领导发现了一种免疫机制,利用该机制,小鼠身体可以绕开病毒为躲避免疫系统的攻击以及产生慢性感染而实施的策略。相关研究论文刊登在了近期出版的《自然-免疫学》(Nature Immunology)杂志上。 在这项研究中,科研人员研究了外显子组(一种从细胞获得的小泡)在控制小鼠体内肝炎病毒方面所起到的作用。 外显子组一旦从细胞中释放出来,便会在细胞间通讯中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