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相关性高血压管理的中国专家共识》发布
2016-07-11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近20年来,全球范围内肥胖和高血压的患病率均呈显著上升趋势,二者常合并存在。肥胖既可增加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难度,也可促进多重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的聚集,从而加重心脑血管损害。鉴于肥胖相关性高血压患病率高,危害性大,其评估与防治有特殊性,并受到国内外的关注,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高血压学组综合国内外肥胖相关性高血压的研究成果,撰写了本专家共识,以促进肥胖相关性高血压的防治。诊断 肥胖与高血压常合并
近20年来,全球范围内肥胖和高血压的患病率均呈显著上升趋势,二者常合并存在。肥胖既可增加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难度,也可促进多重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的聚集,从而加重心脑血管损害。鉴于肥胖相关性高血压患病率高,危害性大,其评估与防治有特殊性,并受到国内外的关注,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高血压学组综合国内外肥胖相关性高血压的研究成果,撰写了本专家共识,以促进肥胖相关性高血压的防治。
诊断 肥胖与高血压常合并存在,因为高血压发病隐匿,二者因果关系难以确定。需排除其他继发性高血压,如内分泌疾病、大动脉炎、肾脏疾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及妊娠等。
风险评估依据中国高血压指南和血压水平,结合心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及伴随临床疾病情况,可将心血管风险水平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和很高危4个层次。
干预 应将控制肥胖及相关代谢紊乱与降低血压并重,并体现个体化治疗,具体措施包括:(1)生活方式干预:医学营养治疗和运动治疗是最主要的生活干预方式。此外,减少钠盐摄入、增加钾盐摄入,戒烟,限酒,心理调节和压力管理也是生活方式干预的重要组成部分。(2)药物治疗:包括应用降压药物和减肥药物。(3)手术治疗:代谢手术适用于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均不理想的难治性肥胖相关性高血压患者;经皮肾动脉交感神经消融术目前主要用于治疗难治性高血压。(4)认知行为干预。
——全文刊登于2016年第3期《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性#
74
#中国专家共识#
120
#高血压管理#
107
#专家共识#
82
谢谢分享学习
120
文章能下载就好了
127
#血压管理#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