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SME J:章张等细菌陆生化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

2014-03-17 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近日,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章张课题组对DnaE2酶的研究取得了新进展。该研究合理地解释了新基因产生和基因组进化对细菌环境适应性的影响,并进一步讨论了真核生物与陆生菌之间的共进化。研究成果在Nature子刊The ISM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Microbial Ecology) Journal上发表。 DnaE2酶是细菌复制酶DnaE1的一个同源蛋白,但研

近日,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章张课题组对DnaE2酶的研究取得了新进展。该研究合理地解释了新基因产生和基因组进化对细菌环境适应性的影响,并进一步讨论了真核生物与陆生菌之间的共进化。研究成果在Nature子刊The ISM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Microbial Ecology) Journal上发表。

DnaE2酶是细菌复制酶DnaE1的一个同源蛋白,但研究发现该酶已经发生功能异化——主要参与易错修复而不是复制,而且被认为是造成细菌基因组GC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另外,有研究发现该酶还与部分细菌的耐药性有关,因此,近年来对DnaE2酶的功能及结构研究备受关注。

在该研究中,科研人员通过对菌群结构归类、进化分析及大规模宏基因组数据(metagenomics)筛选发现,DnaE2基因很可能在陆生菌(terrabacteria,最先开始陆生化的一类细菌)中最先出现,含有DnaE2基因的细菌(简称DnaE2菌)的菌群结构也与土壤环境中的菌群高度一致,DnaE2基因主要存在于土壤菌中,而在水生菌中较为罕见。研究人员因此推断,DnaE2基因可能是细菌陆生化成功的“背后英雄”。一个可能的假说是,由DnaE2造成的细菌GC含量的增加进一步刺激了细菌基因组的扩增,使得土壤菌代谢途径极度多样化,因而增加了细菌在土壤环境中的存活率。

该项工作得到了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经费及“863”项目的支持。

原始出处

Wu H1, Fang Y2, Yu J1, Zhang Z1.The quest for a unified view of bacterial land colonization.ISME J. 2014 Jan 23.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798342, encodeId=35b51e983421f,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edb96890314'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生化研究#</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6,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68903, encryptionId=edb96890314, topicName=生化研究)],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6a6043, createdName=guoyibin, createdTime=Wed Dec 31 08:22:00 CST 2014, time=2014-12-31, status=1, ipAttribution=)]

相关资讯

2013研究荟萃:慢性乙型肝炎免疫研究新进展

目前干扰素和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CHB)已取得一定的疗效,然而,目前治疗策略不能有效清除肝细胞核内的共价闭合环状DNA,停药后容易复发。若要达到完全控制或清除乙肝病毒(HBV)感染的目标,则须打破患者免疫耐受,激活机体特异性抗病毒免疫功能,从而获得持久的免疫控制。经过国内外学者多年的深入研究,虽然尚未完全阐明HBV的免疫致病机制,但是通过免疫调节来激活机体抗病毒免疫功能的

CROH:免疫抑制相关HBV再激活的机制与预防

研究要点: 1、在免疫抑制的癌症患者中,HBV再激活是乙肝病毒携带者面临的严重临床问题。 2、化疗前筛查乙肝病毒是必需的。 3、预防性抗病毒治疗可降低HBV再激活。 对于携带乙肝病毒(HBV)的肿瘤病人来说,接受化疗后免疫抑制状态下的HBV再激活是一个临床难题。因为HBV再激活不仅会造成严重的肝脏损伤,而且可能会中断治疗恶性肿瘤的化疗方案。 来自意大利贝尔加莫肿瘤学和

HIV基因疗法取得重大进展

一项临床试验日前表明,一种基因编码技术对于人类而言是安全且有效的。这是研究人员第一次使用一种名为锌指核酸酶(ZFN)的酶瞄准并破坏了12名艾滋病病毒(HIV)携带者免疫细胞中的一种基因,从而增强了他们抵抗病毒的能力。该项研究成果发表在3月6日出版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杜瓦迪市希望之城国家医学中心贝克曼研究所分子生物学家John Rossi说:“这是HIV基因

STM:抗癌组合拳

检查点阻断(checkpoint blockade)是一种利用免疫反应来治疗癌症的强大新策略。溶瘤病毒疗法则是利用病毒来消灭肿瘤的一种干预疗法。来自Ludwig癌症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表明联合两者将有可能大大提高临床疗效。 发表在3月5日《科学转化医学》(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的这项研究对联合治疗进行了评估。研究人员首先将对

Nature:搭便车的疫苗促进免疫

流感、脊髓灰质炎和麻疹等许多疫苗都是由灭活病毒或丧失功能的病毒所构成。然而,对于某些疾病这类病毒或是无效或是会带来极大的风险。一种更为安全的替代方法就是,用致病病毒或细菌所生成的一些蛋白质小片段来制造疫苗。这种疫苗能够对某些疾病起作用,但是在许多情况下这些疫苗不能够激起足够强烈的反应。  淋巴结横截面显示:疫苗分子(绿色)已成功免费搭乘顺风车到达淋巴结 现在,来自麻省理工学院(MIT

Science:免疫悖论:“脏”比“净”好?

近日出版的《科学》杂志在“新闻焦点”栏目发表了一篇叙事体科学小品文,介绍美国人类学家杰 夫·里奇深入坦桑尼亚北部哈德扎地区的游牧部落,跟那里的牧民们同吃同住,而且像他们一样不洗澡,看看这种“脏”生活是否会让自己体表及体内的“坏菌” (致病菌)变成“好菌”(益生菌)。 最近国内外媒体广泛报道,伊朗南部法尔斯省一位80岁高龄的老翁阿莫·哈吉,已有60年未洗澡,打破了印度68岁老翁古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