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生存长达52个月!复旦肿瘤吴小华领衔中国研究,造福更广泛复发卵巢癌患者

2024-05-16 医学新视点 医学新视点 发表于上海

该研究表明相比于安慰剂,尼拉帕利可延长中国PSROC患者中位OS,且无论是否为gBRCAm患者,个体化起始剂量的尼拉帕利维持治疗策略均显示出较好的OS获益趋势。

卵巢癌是全球妇科恶性肿瘤第二大原因,仅次于宫颈癌。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疾病晚期,尽管大多数患者对铂类化疗敏感,但高达70%的患者会在3年内复发,需要多次接受治疗。直到新型抗肿瘤靶向药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问世,卵巢癌治疗开始迎来了重大变革。

既往各项研究(如PRIMA、PRIME、SOLO1、SOLO2、NOVA和NORA等)均证实,在不考虑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突变的前提下,使用PARPi可获得显著的无进展生存期(PFS)获益。但对于PARPi作为铂类敏感复发性卵巢癌(PSROC)的维持治疗策略,美国FDA与欧洲药品管理局(EMA)的指导有所差异,美国FDA仅批准PARPi用于BRCA突变的患者,欧洲EMA对于无BRCA突变的患者,仍保留对于PARPi推荐。争议点主要在于使用PARPi治疗究竟是否有利于无BRCA突变患者的总生存期(OS)。

在此背景下,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吴小华教授领衔中国研究者对NORA研究进行了最终OS和其他次要疗效终点数据分析。NORA研究是由吴小华教授牵头“首个”中国III期PARPi研究,初步结果在Annals of Oncology公布,表明相比于安慰剂,无论是否有胚系BRCA突变(gBRCAm),尼拉帕利可显著延长中国PSROC患者中位PFS(18.3个月 vs. 5.4个月)。

近日,NORA试验的最终OS数据正式于eClinicalMedicine公布,表明相比于安慰剂,尼拉帕利可延长中国PSROC患者(全人群)中位OS(51.5个月 vs. 47.6个月),且无论是否为gBRCAm患者,个体化起始剂量的尼拉帕利维持治疗策略均显示出较好的OS获益趋势。

该研究通讯作者为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吴小华教授。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特邀吴小华教授对NORA试验进行深度解读。

图片

截图来源:eClinicalMedicine

吴小华教授解读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本次研究设定的尼拉帕利个体化起始剂量用药策略,对全人群均可获益,该策略对于临床治疗铂类敏感复发性卵巢癌的治疗有何参考价值?

吴小华教授:NORA研究是由中国研究者自主设计并在中国率先开展的PARPi用于卵巢癌维持治疗的III期RCT临床试验。在2023年美国FDA与欧洲EMA对于无BRCA突变人群PARPi总生存获益产生不同观点的时候,NORA研究的中期OS结果即被欧洲EMA参考并写入欧洲指南,因此欧洲EMA对于PARPi仍然保持PSR全人群适应证推荐。同时,中国、日本和韩国的药物监管机构对于PARPi均是PSR全人群推荐使用。

此次eClinicalMedicine接收的最终OS分析结果,进一步支持继主要研究终点PFS后,在PSR全人群中无论是否为gBRCAm患者, 尼拉帕利从短期生存终点无化疗间期(CFI),至首次后续抗肿瘤治疗时间(TFST),至下一次治疗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PFS2)到长期生存终点OS均显示稳定的获益趋势, 即使在安慰剂组大比例(46.6%)后续使用PARPi的情况下。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不同研究中PARPi对于无gBRCAm突变人群的OS结果仍存在差异,如何解读尼拉帕利对这部分人群OS优于安慰剂这一结果?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吴小华教授:这是一个好问题,eClinicalMedicine的reviewer也问了类似的问题。首先,妇科肿瘤协作组(GCIG)建议,在复发性卵巢癌中,当预期的中位OS超过12个月时,应首选PFS而不是OS作为终点, OS终点容易受到后续治疗干扰,因此对于PARPi维持治疗的评估,应该以PFS为主,OS做次要终点进行参考。

其次,不同研究开展的时机不同。观察既往研究的对照组患者后续接受PARPi比率可知,在Study19研究中,对于无gBRCAm突变人群安慰剂组后续接受PARPi比率仅 4.9%,而NORA研究中高达39.6%,因此对于OS的最终临床意义的解读,必须充分考量对照组这一偏倚因素的重要影响。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NORA为何与其姐妹研究NOVA结果不同。原因考虑以下两点:(1)NORA采用个体化起始剂量(ISD),ISD策略提高了药物耐受性,导致更好的依从性,更长的治疗持续时间,从而增加药物暴露量。(2)NORA所有非gBRCA突变患者仅接受过2线化疗,而NOVA研究中约1/3患者接受过≥3线化疗,这也提示我们或许越早使用PARPi维持与更好的OS获益相关。

结合以上几点,从临床角度考虑我们认为NORA研究的分析证明了尼拉帕利在无gBRCAm突变人群具有OS获益趋势。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您团队后续还将重点关注卵巢癌临床治疗的哪方面进展?

吴小华教授:PARPi的维持治疗将卵巢癌的治疗模式从“手术+化疗”变成了“手术+化疗+维持治疗”。随着越来越多的OS数据出炉,PARPi维持治疗在提高卵巢癌生存率的同时,也引发了很多未解决的临床问题。例如:使用PARPi后的疾病进展模式是否发生变化?我们团队发现,在目前PARPi广泛应用的大背景下,需要改变评估二次减瘤术的标准。目前尤为常用的PET显像剂为18F标记的 FDG(18F-FDG 氟化脱氧葡萄糖),粟粒样结节对18F-FDG检查不敏感。成纤维蛋白抑制剂(FAPI)是一种新型显像剂,可以通过反应肿瘤间质内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表达的情况来判断 FDG 不摄取的病灶,从而辅助评估二次减瘤术。当然,其他还有许多待解答的问题,如:

  • 何时为PARPi停药的好时机,特别是一线用药患者? 

  • PARPi进展后化疗的疗效? 

  • PARP进展后,何种化疗方案更敏感?

  • 如何看待 PARPi after PARPi(PAP)?

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持续进行的工作。

论文简介

我们先一同回顾NORA试验。NORA试验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Ⅲ期试验,共纳入265例铂敏感复发性高级别浆液上皮性卵巢癌、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患者,所有患者既往均接受过≥2线含铂化疗。研究人员以2:1的比例随机将患者纳入尼拉帕利组(177例)和安慰剂组(88例)。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中94%(249例)的患者接受了个体化起始剂量的用药策略,即若患者基线体重<77 kg和/或基线血小板计数<150×103/μL,则用药剂量为200 mg/d,否则用药剂量调整为300 mg/d。

本次更新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8月14日,OS中位随访时间为57.9个月,具体疗效如下:

  • 意向性治疗(ITT)人群:尼拉帕利组和安慰剂组中位OS分别为51.5个月和47.6个月HR=0.86,95%CI:0.60~1.23);

  • gBRCAm突变人群:尼拉帕利组和安慰剂组中位OS分别为56.0个月和47.6个月(HR=0.86,95%CI:0.46~1.58);

  • gBRCAm突变人群:尼拉帕利组和安慰剂组中位OS分别为46.5个月(95%CI:41.0~NE)和46.9个月(95%CI:31.8~NE),HR=0.87,95%CI:0.56~1.35;

此外,在ITT人群以及区分是否有gBRCAm突变人群的其他结局方面,均观察到尼拉帕利组优于安慰剂组,以下为ITT人群次要结局结果:

  • CFI:尼拉帕利组和安慰剂组分别为19.7个月和10.1个月;

  • TFST:尼拉帕利组和安慰剂组分别为16.6个月和7.7个月;

  • PFS2:尼拉帕利组和安慰剂组分别为27.5个月和17.3个月;

安全性方面,未发现新的安全信号,1.7%(3例)使用尼拉帕利的患者出现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髓系白血病。

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无论是此前已经公布的PFS数据,还是本次发布的OS数据,NORA试验充分证实了尼拉帕利在PSROC患者中展现出明显的优势,无论患者是否存在gBRCAm突变,其CFI、TFST、PFS2、OS均显示出优于安慰剂的趋势。研究结果支持对PSROC患者使用尼拉帕利作为维持治疗策略。

参考资料

[1]Xiaohua Wu, Jianqing Zhu, Rutie Yin, et al. Niraparib maintenance therapy using an individualised starting dose in patients with platinum-sensitive recurrent ovarian cancer (NORA): final overall survival analysis of a phase 3 randomis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eClinicalMedicine. Published:May 07, 2024DOI:https://doi.org/10.1016/j.eclinm.2024.102629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05074, encodeId=cf0922050e4e8,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08f236865a8'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卵巢癌#</a> <a href='/topic/show?id=af7b4e36370'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尼拉帕利#</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9,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36865, encryptionId=08f236865a8, topicName=卵巢癌), TopicDto(id=47363, encryptionId=af7b4e36370, topicName=尼拉帕利)],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hu May 16 17:50:41 CST 2024, time=2024-05-16,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2024-05-16 梅斯管理员 来自上海

相关资讯

【综述】| 卵巢黏液性癌的诊治进展

本文通过对MOC的诊断和治疗进展进行综述,旨在加强对MOC的认识和重视,以提高MOC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JAMA Oncol:携带BRCA1和BRCA2序列变异的女性进行双侧卵巢切除术与全因死亡率

在这项携带BRCA1或BRCA2序列变异的女性队列研究中,卵巢切除术与全因死亡率的显著降低相关。

论文解读|Qi Zhou/Zhou Fu/Tingyuan Lang教授团队新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分子特征的卵巢癌生存预测模型

该研究以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中的miRNA/mRNA表达数据和临床信息为基础,通过严格的数据预处理和特征选择方法,利用深度神经网络(DNN)开发了一种基于分子特征的卵巢癌生存预测模型。

ANNIE研究:安罗替尼联合尼拉帕利可作为铂耐药卵巢癌的后线治疗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评估了尼拉帕利-安罗替尼联合治疗在PROC患者的活性和安全性。

Mol Cancer:中南大学龙云铸等团队合作发现ESM1增强卵巢癌中的脂肪酸合成和血管拟态的潜在机理

该研究表明ESM1通过在低氧肿瘤微环境中利用PKM2依赖的warburg效应来增强卵巢癌中的脂肪酸合成和血管拟态。

JAMA NETW OPEN | 奥拉帕利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具有BRCA-like基因组突变的卵巢癌患者

研究者旨在探讨在BRCA-like患者中,奥拉帕利维持治疗是否比安慰剂在高级别卵巢癌一线维持治疗更有效,在BRCA-like卵巢癌患者中,奥拉帕利维持治疗与较长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相关。

IVD前沿丨卵巢癌的早期诊断新技术

本研究的目的是为pDNA中体细胞拷贝数改变(SCNAs)的分析提供实验证据,并将其纳入命名为EVA(早期卵巢癌)测试中,可用于HGSOC的早期诊断。

《2024 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卵巢癌包括输卵管癌及原发性腹膜癌临床实践指南(第1版)》解读

新版指南在卵巢癌化疗、靶向治疗、基因检测等方面有重要更新。现对新版指南进行简要解读。

2024 ESGO|一睹妇科肿瘤研究热点

ESGO作为最具影响力的妇科肿瘤学学术会议之一,为妇科肿瘤领域专家学者搭建了高质量的学习和交流平台,致力于及时传递妇科肿瘤领域最前沿的学术研究进展。「医悦汇」整理妇科肿瘤重磅研究摘要,以供读者参考!

指南解读 | 卵巢癌NCCN(2024.V1):ADC带来复发治疗新希望!

《卵巢癌NCCN临床实践指南》目前已更新至2024.V1,与上一年终版2023.V2相比有较多更新,本文将对药物治疗相关更新内容进行详细解读,供各位医学同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