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了解抗精神病药物的不良反应

2022-11-01 网络 网络

抗精神病药物是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的一线治疗药物。抗精神病药越来越多的用于治疗多种精神疾病,包括双相情感障碍、重度抑郁症、强迫症等。然而,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与一系列神经、代谢、肌肉骨骼、血液、内分泌

抗精神病药物是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的一线治疗药物。抗精神病药越来越多的用于治疗多种精神疾病,包括双相情感障碍、重度抑郁症、强迫症等。然而,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与一系列神经、代谢、肌肉骨骼、血液、内分泌和其他副作用有关。这些不利影响可能导致患者不依从性、不良后果和生活质量受损。因此,抗精神病药物的选择应通过考虑其副作用来确定。

这是一项关于亚洲人的抗精神病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大规模研究。研究者收集了韩国2010年至2019年报告的抗精神病药物的不良反应事件,共报告了5067例。其中有2291名男性(45.2%)和2690名女性(53.1%),中位年龄为48(30-67)岁。在20至50岁的个体中观察到较多不良反应的报告。在同一年龄组中,女性经历的不良反应比男性多。

常见不良反应按系统进行分类,胃肠道系统疾病最为常见(n = 1815, 35.8%),其次是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疾病(n = 1436, 28.3%),精神疾病(n = 1424, 28.1%)、代谢和营养疾病(n = 354, 7.0%)以及皮肤及其附件疾病(n = 287, 5.7%)。

常见不良反应按出现频率排列,便秘(n = 834, 16.5%)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其次是头晕(n = 567, 11.2%)、嗜睡(n = 518, 10.2%)、口干(n = 247, 4.9%)、谵妄(n = 247, 4.9%)、恶心 (n = 235, 4.6%)、体重增加 (n = 228, 4.5%)、白细胞减少 (n = 204, 4.0%)、锥体外系症状(n = 187, 3.7%)、低血压 (n = 162, 3.2%)、震颤(n = 162, 3.2%)、心动过速(n = 159, 3.1%)等。

各种抗精神病药物常见不良反应如下:

便秘在许多药物中都最为常见,如氨磺必利、阿立哌唑、喹硫平和利培酮。

氨磺必利、奥氮平、帕利哌酮、喹硫平和利培酮常出现高催乳素血症。

氯氮平出现骨髓异常的频率较高,例如白细胞减少、粒细胞缺乏症和白细胞增多。

锥体外系症状最常见于氟哌啶醇和帕利哌酮。

在氯氮平、氟哌啶醇、奥氮平和利培酮的病例中观察到肝功能障碍。

在帕利哌酮、喹硫平、氟哌啶醇和氨磺必利中观察到心脏症状,如心律失常、心动过速和QT间期延长。

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时间:

根据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大部分临床表现出现在给药1个月内,包括:胃肠道症状(如便秘)、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头晕、嗜睡)和代谢症状(如食欲增加和体重增加)。心血管症状(如低血压、心动过速和QT间期延长)也常在1个月内出现。然而,骨髓相关症状、肝功能障碍、肌张力障碍(包括锥体外系症状)和高催乳素血症主要发生在长期用药3个月以上。

不同年龄段不良反应的临床特征:

年龄段分为0-19岁(儿童和青少年)、20-59岁(成人)和60岁以上(老年人)。成人、老年人、儿童和青少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759(54.5%)、1643(32.4%)和395(7.8%)。便秘和头晕是成人和老年人最常报告的不良事件。儿童和青少年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嗜睡和恶心。在成人中,报告的不良事件数量最多的是喹硫平(38.8%),其次是氯氮平(15.2%)和奥氮平(12.9%),齐拉西酮的不良事件数量最少(0.9%)。在老年人中,喹硫平(70.5%)导致的不良反应数量最多,其次是奥氮平(8.6%)、利培酮(6.9%)和氟哌啶醇(6.2%)。在儿童和青少年中,与阿立哌唑相关的不良反应数量最多(34.9%),其次是利培酮(20.0%)。

另外,导致患者停药的常见不良反应,恶心和嗜睡是儿童和青少年、成人的常见停药原因,而老年人的常见停药原因是谵妄、低血压和锥体外系障碍。

目前的结果表明,报告的不良反应最多的抗精神病药是喹硫平,其次是奥氮平和氯氮平。抗精神病药物报告的不良事件差异很大。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儿童嗜睡、成人便秘和老年人头晕。胃肠道问题和神经系统症状主要发生在服药1个月内,而锥体外系症状、代谢症状和骨髓抑制多发生在中长期使用药物后。

 

参考文献

Oh, S; Byeon, SJ; Chung, SJ, et al.Characteristics of adverse reactions among antipsychotic drugs using the Korean Adverse Event Reporting System database from 2010 to 2019.J PSYCHOPHARMACOL. 2022-09-01;36(9):1041-1050.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