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绘制人类大脑类器官发育的多组学图谱

2022-11-10 神经科技 神经科技

大脑类器官已被成功用于模拟小头症、自闭症等其他神经发育障碍。然而,在正常和干扰条件下协调人脑早期发育的基因调控网络仍是未知的。

众所周知,每种动物都有自己的大脑,但人脑是独一无二的,它赋予了人类思考、说话、感知和一系列行为,控制着个体一生中所想和所做的一切。人脑被认为是生命科学中最复杂的器官。因此,到目前为止,依然有太多的长期未解之谜。

在过去的研究中,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动物大脑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遗憾的是,这些发现并不能直接转化到人类中。因为人脑具有区别于其他物种的独特特征。此外,最近的细胞图谱对小鼠和人类发育中的脑细胞组成进行了高分辨率描述, 但由于难以在生命最早阶段获得脑组织, 以及缺乏系统操纵基因功能的方法, 研究控制人脑发育的机制始终是一项重大的挑战。

2022年10月5日,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 Barbara Treutlein 博士、何志嵩博士和罗氏制药的 J. Gray Camp 博士领导的研究团队在 Nature 上发表了题为:Inferring and perturbing cell fate regulomes in human brain organoids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建立了人类大脑类器官发育的多组学图谱,首次证明转录因子 GLI3 参与了人类前脑模式的形成。该研究为如何利用人体模型系统和单细胞技术重建人类发育生物学提供了框架。

近年来,利用人类干细胞在受控培养环境中生成复杂的大脑类器官(Brain Organoids)为理解人脑发育的机制开辟了新的途径。大脑或非导向性神经类器官可以从胚胎干细胞或诱导多能干细胞发育成三维神经上皮细胞,这些细胞可以自我模式化、区域化,并最终形成不同脑区的神经元。

目前,大脑类器官已被成功用于模拟小头症、自闭症等其他神经发育障碍。然而,在正常和干扰条件下协调人脑早期发育的基因调控网络仍是未知的。

在这项新研究中,该团队生成了人脑类器官发育过程中的单细胞转录组和单细胞可获得的染色质分析数据。该数据集来自3个人类 iPS 细胞系和1个胚胎干细胞系的11个时间点,涵盖了2个月的发育过程,包括胚状体形成、神经外胚层诱导、神经上皮化、神经祖细胞模式和神经发生。研究人员利用这些数据建立了一个大脑类器官发育的多组学图谱,揭示了发育层次和命运决定的关键阶段,以及类器官内每个细胞的分子指纹。

然而,类器官中的每个细胞都有超过20000个基因,而且每个类器官又由数千个细胞组成。因此,产生一个巨大的矩阵。

为了分析所有这些海量多维数据并预测基因调控机制,研究人员开发了一个框架程序Pando,它结合了多组学数据和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的预测,以推断描述类器官发育的整个基因调控网络。

使用 CRISPR-Cas9 基因编辑技术,研究人员在每个细胞中选择性地关闭某个基因,整个类器官中共有24个基因被同时关闭。这使他们观察到特定基因在大脑发育中所扮演的角色。

研究人员表示,这种方法可以用于筛选与疾病有关的基因,以及观察该基因对器官内不同细胞发育的影响。

为了验证他们的理论,研究人员关注了转录因子 GLI3 。GLI3 是小鼠皮层发育调节因子,该基因突变可导致小鼠中枢神经系统畸形。过去,GLI3 在人类神经发育中的作用还未被探索,但已知该基因突变会导致 Greig头多并指综合征和 Pallister Hall 合征等疾病。

为了确认 GLI3 在人类环境中参与细胞命运的建立,以及检查潜在的发育机制,研究人员通过 CRISPR-Cas9 基因编辑建立了 GLI3 敲除 iPS 细胞系和一个对照的野生型细胞系,并生成了两个独立的大脑类器官,从而验证了 GLI3 在人类背侧端脑细胞命运中的关键作用,并进一步确定了 GLI3 在内侧神经节隆起(MGE)和外侧/尾部神经节隆起(LGE/CGE)神经元中的贡献。GLI3 的缺失会影响类器官的进一步发育。

论文通讯作者 Barbara Treutlein 表示,这项研究首次证明了 GLI3 基因参与了人类前脑模式的形成,而这以前只在小鼠中发现过。这项研究可以让你使用来自多个单细胞的全基因组数据推测单个基因所发挥的作用;而且,这些在培养皿中的模型系统确实反映了 GLI3 在小鼠发育生物学中的作用。

在荧光显微镜下来自人干细胞的大脑类器官:GLI3 (紫色)标记前脑区域的神经元(绿色)前体细胞

该团队还发现了培养基是如何以自组织的方式形成组织的,其结构在形态学以及基因调控和模式形成的层面上都与人脑的结构相当。Barbara Treutlein 表示,像这样的类器官确实是研究人类发育生物学的一种极好的方法。

这些由人类细胞材料组成的类器官研究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它可以转化到人类身上,不仅可以用于研究基础发育生物学,还可以用于研究基因在疾病或发育性脑部疾病中的作用。例如,该团队正在通过这种类器官研究自闭症和脑室周围异位的遗传原因。此外,类器官还可以用于药物测试和培养可移植器官的组成部分。

总之,这些数据揭示了多模式单细胞基因组和类器官技术在了解人脑发育的基因调控程序方面的非凡潜力。该研究为如何利用人体模型系统和单细胞技术重建人类发育生物学提供了一个框架。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实验室培育出“人类大脑”

1.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科学家最近报告,他们在实验室首次培育出一个结构近乎完整的人类大脑。2.这个“迷你大脑”相当于5周大胎儿大脑,但没有意识。3.研究人员已经能把成人皮肤细胞转化成多能干细胞。4.这些多能干细胞被置于模拟子宫环境的培育装置中发育,可促使细胞发育成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所有不同组成部分。5.该“迷你大脑”虽只有橡皮擦大小,但几乎具备了所有人脑的细胞类型,还拥有胎脑99%的基因表达。这

CASC5基因对人类大脑变化发挥重要作用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宿兵实验室在人类大脑进化遗传机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发表在期刊《人类遗传学》上。人类起源过程中大脑容量的急剧扩增一直是灵长类脑进化研究关注的核心问题。以前的研究主要是比较人类与非人灵长类脑容量的差异及其遗传调控机制,对近期人类进化过程中群体水平脑容量变化的遗传分析少有涉及。昆明动物所宿兵实验室的助理研究员石磊、硕士研究生虎恩志等在近期的研究中发现,脑容量调控基因

NeuroImage:人类大脑无法同时做到善解人意又逻辑清晰

  逻辑和情感一直被认为是两个相反的极端。让我们来想象一个分析型的CEO——他的行为符合获取盈利的原则,但是涉及到使用廉价劳动力或者解雇几百个员工的情况,就明显缺少了对这种行为带来的人际后果的考虑。我们所做的许多决定都是在难以两全的系统中纠结——这可能和我们大脑奇怪的工作方式有关。   一个最近发表在《神经成像》上的新的研究发现分开的神经通路交替的工作来进行同感或者逻辑分析的方式解决问题。这项研

PNAS:失神发作的新型疗法

韩国研究人员已经成功地揭示了人类大脑的神经网络原理机制,这将为失神发作的潜在治疗方法提供一个重要线索。 失神发作被认为由调节钙离子流入的大脑丘脑网状核中T型钙离子通道引起的。这些通道使丘脑网状核神经元形成放电模式,导致神经元进入一种过度受激发状态。 为了确定放电模式和失神发作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实验使用基因打靶技术剔除T型钙离子通道CaV3.3诱导小鼠失神发作。结果表明,小鼠获

新发现!人类大脑就是台量子计算机:如此神奇

一个过去看似牵强的理论提供了一种新思路,这使得大脑可能像量子计算机一样运作 。只要提到“量子意识”,大多数物理学家都会败下阵来,因为这个概念似乎只是一个现代大牛提出的模糊且无聊的想法。但如果这个假设能够得以证实的话,那么也就是说量子效应可能确实会影响人类认知。去年年底,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物理学家Matthew Fisher在《物理学年鉴》上发表了一篇论文,文中提出磷原子的核自旋可以作为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