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诊断边治疗 层层深入“揪出”心律失常病因

2017-08-01 廖玉华 心血管疾病临床诊疗思维

患者男性,50岁,发作性心慌、头昏两年,因症状加重入院。考虑其症状可能与心律失常有关,并通过问诊及体格检查明确这一点。后心脏彩超检查提示有右心室可疑病变,考虑“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或“右室心肌致密化不全”。经紧急抗心律失常和降压处理,病情基本稳定。本病例一边进行治疗一边排除其他可能性,最终确诊为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

患者男性,50岁,发作性心慌、头昏两年,因症状加重入院。考虑其症状可能与心律失常有关,并通过问诊及体格检查明确这一点。后心脏彩超检查提示有右心室可疑病变,考虑“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或“右室心肌致密化不全”。经紧急抗心律失常和降压处理,病情基本稳定。本病例一边进行治疗一边排除其他可能性,最终确诊为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

一、主诉

发作性心慌、头昏两年,加重1周伴晕厥1次

二、病史询问

思维提示:患者近两年出现反复心跳快、心慌,并伴有发作时头昏症状,严重时发生短暂性晕厥,需要考虑其症状可能与心律失常有关。因此,问诊目的主要围绕既往是否患有器质性心脏病、发病时主要症状及特点以及是否有发作时心电图、是否经过治疗等问题展开,寻找符合患者发病的心脏病证据。

(一)问诊主要内容及目的

1.患者既往是否有心脏病史和(或)其他疾病病史?

心律失常可发生于所有器质性心脏病。如果患者在存在瓣膜性心脏病、梗阻性心脏病或急性心肌缺血等的基础上发生快速心律失常,很容易出现头昏、晕厥症状。而一些特发性快速心律失常,如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和室上性心动过速,也可能诱发上述表现。继发于其他疾病的心脏病变或非心脏疾病,如甲亢性心脏病、贫血性心脏病、电解质紊乱,以及是否合并有脑血管疾病等,也应引起重视。

2.是否有心脏病家族史?

肥厚型心肌病和一些心律失常如Brugada综合征等具有家族遗传倾向,有时可能因流出道梗阻或发生恶性心律失常而出现心跳快、晕厥症状,甚至发生猝死。

3.发病前是否有劳累、情绪波动、工作紧张、饮酒和吸烟等诱因?

以上情况都可以促使心律失常的发生。但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和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可以无诱因,突发突止。

4.心慌、心跳快、头昏发生时还有无其他伴随症状?晕厥发生前后有无其他伴随症状?

梗阻性心脏病和急性心肌缺血发病时除以上症状外,还可能出现胸痛等表现;直立性低血压和低血糖发生时还伴随有全身冷汗,平卧或进食含糖饮食可明显缓解。晕厥发生前后的主观感受有助于我们判断其原因是心源性、脑源性还是其他原因?

5.发病以来有无至医院就诊检查和治疗?

心电图和心脏彩超等有关检查报告将为明确诊断提供线索;具体治疗情况将有助于选择和调整合理治疗方案。

(二)问诊结果及思维提示

患者职业为个体商户,工作性质较轻松;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血压最高达168/114mmHg,间断口服“北京0号”,未正规诊治。否认有心脏病和糖尿病史,未接触任何毒品或化学制剂,也无吸烟、饮酒和过敏史;其母亲10年前因心脏病已过世,但是具体病情不详,无猝死家族史。近两年来,常于劳累后出现发作性心慌,自觉心跳快,伴有头昏、乏力不适,但是能够忍受,无明显头痛、出汗、胸痛、恶心和腹痛;每次发作持续数秒钟至十几分钟不等,约1~3次/月,偶有黑,休息可以自行缓解,一直未至医院就诊。入院前一周活动时又发生上述症状,持续约3小时,期间晕厥一次,持续2分钟。晕厥前后均有心慌、头昏不适,无眩晕、肢体抽搐和大小便失禁。被家人送至当地医院急诊就诊,检查心电图为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并短阵性室速(只有报告单,未见图纸),予以“利多卡因”处理后症状好转未住院,但后无诱因又反复发作6次,未再出现晕厥,持续时间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入院时仍在发作中。

思维提示:通过问诊可明确,患者症状可能与心律失常(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和短阵性室性心动过速)密切相关,其头昏、晕厥是室性心动过速时血流动力学紊乱所致,但是不排除患有基础心脏病可能;另外患者已明确有高血压病,也可能合并有脑血管疾病。在体格检查时应重点监测生命体征、关注心脏听诊,注意有无杂音和心律失常变化,通过相关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来为明确疾病诊断提供依据。

三、体格检查

(一)重点检查内容和目的

患者存在心律失常、血流动力学失调等征象,因此在对其进行系统地、全面地检查同时,应重点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心脏体检,尤其是血压、心脏杂音、心跳节律变化,同时注意有无甲状腺肿大、肺部啰音等体征,以进一步明确心律失常状况、了解心律失常原因。

(二)体格检查结果及思维提示

T 36.6℃,R 20次/分,P102次/分,BP140/90mmHg。神志清楚,体型中等,走入病房。颈静脉无充盈,双侧甲状腺不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不大,HR102次/分,律不齐,心音有力,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腹部无异常,双下肢不肿。神经系统检查正常。

思维提示:以上检查显示患者存在心律失常,血压偏高,但是心室率只是偏快,无心脏杂音。结合其在外院心电图检查结果,需要急查床边心电图,进行与心律失常有关的实验室检查;同时作有关影像学检查和其他常规实验室检查以明确病因、了解有无并发症,及时选择合适治疗方法。

四、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

(一)初步检查内容及目的

1.心电图

急查并予以监测;尽快了解心律失常性质,必要时行Holter检查。

2.血电解质、心肌酶+TNI、血常规

急查,明确有无低血钾、急性心肌损伤、感染和贫血诱因。

3.甲状腺功能

了解有无甲状腺功能异常致心律失常。

4.NT-proBNP

有助于判断有无心力衰竭。

5.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

明确有无合并症与冠心病危险因素。

6.胸片

初步观察心脏和肺部状况。

7.心脏彩色超声多普勒(UCG)

明确心脏形态和功能有无异常。

(二)检查结果及思维提示

1.心电图

入院时显示为频发室性期前收缩伴短阵性宽QRS波心动过速(图48-1)。入院后出现发作性心慌时心电图提示为室性心动过速(图48-2)。



图48-1 入院时心电图所见




图48-2 入院后心慌发作时心电图所见

2.血电解质、心肌酶+TNI、血常规

均在正常范围。

3.甲状腺功能

正常。

4.NTpro-BNP

28pg/ml,正常范围。

5.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

均在正常范围。

6.胸片

无明显异常。

7.UCG

左房稍大(LA 3.8cm),右室饱满(RV 4.1cm),右室心尖见较多肌束回声附着,心肌壁最薄处0.24cm,余无明显异常。

思维提示:重要的检查结果有①心电图监测显示有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和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与院外检查结果一致,可以明确其心慌时心律失常性质。②心脏彩超检查提示有右心室可疑病变,考虑“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或“右室心肌致密化不全”可能性大,其心律失常很可能与此处病变相关,但是心肌病变性质尚需进一步检查明确。③血电解质检查正常排除了低钾血症引起室早和室速的可能性;由于患者入院前曾服用“北京0号”降压,而该药有一定的利尿作用,因此电解质的排查非常重要。其他检查结果可以排除急性心肌损伤、心力衰竭、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因素所致室性心律失常。

治疗上需要紧急抗心律失常和降压处理。

五、初步治疗方案及理由

(一)初步方案

1.尽快纠正室性心律失常:

① 胺碘酮 150mg + 5%葡萄糖液20ml/iv st!(10分钟注射完),然后改为胺碘酮 150mg + 5%葡萄糖液50ml/iv泵入,20ml/h,根据心室率和血压变化调整泵速,<1.2~2.0g/天,转复后逐渐停用,单次用药时间<3~4天。

以上均在心电血压监护下进行。

第3天∶胺碘酮片 0.2g Tid

②美托洛尔缓释片 95mg Qd

2.保护心肌、降压:培哚普利片4mg Qd

(二)理由

1.患者入院时就存在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和短阵性室性心动过速,入院后在12小时内发生5次发作性心慌和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最长持续时间达半小时。心动过速发生时,患者出现轻度头昏、出汗表现,血压一度下降至100/60mmHg,因此需要紧急抗心律失常处理。由于患者当时耐受力较强,未出现显着血流动力学紊乱;每次发病时适当调整“胺碘酮”泵速可以转复成窦性心律,因此在用药物治疗有效的情况下不需要进行电复律。在心律转复后,为防止再发恶性心律失常,改为口服“胺碘酮”和“美托洛尔缓释片”维持控制心室率。

2.患者患有高血压病,应用ACEI类药物不仅可以降压,而且能够保护心肌、防止心肌重构。由于“胺碘酮”和“美托洛尔缓释片”也有一定的降压作用,因此单纯加用ACEI类药物即可能达到降压理想目标。

六、初步治疗效果及思维提示

入院后经“胺碘酮”针剂治疗16小时后,次日即转为持续窦性心律,可闻及期前收缩3~5次/分,改为“胺碘酮片”和“美托洛尔缓释片“口服继续治疗4天,患者病情一直比较稳定,无头昏、胸闷、心慌和晕厥发生;Bp 130/72mmHg,双肺呼吸音清,HR 64bpm,偶及期前收缩。

思维提示:虽然利多卡因是治疗室性心动过速的重要用药,但是对于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的单形性室速、无QT间期延长的多形性室速、利多卡因不能控制的室速和原因不明的宽QRS心动过速,使用静脉“胺碘酮”均可以达到良好的转复和控制心室率疗效;尤其是合并有心力衰竭时,由于其促心律失常作用小、不影响室内传导、也无明显负性肌力作用,更是抗室性心律失常的首选用药。β受体阻滞剂可以协同“胺碘酮”以进一步控制室性期前收缩和室速。而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纠正后,其血流动力学状况更趋稳定,但是仍需密切观察其心跳节律和生命体征变化。

为明确心律失常原因,有必要进行心脏磁共振(MRI)检查以进一步明确是否存在“ARVC”或“右室心肌致密化不全”,抑或是特发性?另外,虽然患者冠心病危险因素不多,但是为排除冠心病心肌缺血因素,可以考虑进行冠脉造影或冠脉CTA检查。

七、进一步检查结果

冠脉造影检查结果显示正常,可以排除冠心病心肌缺血致心律失常原因。

心脏MRI提示:右心室稍大,舒张末期短径约为4.5cm;右室游离壁至心尖部心肌变薄,心肌向外膨出,T2W1信号不均匀增高,运动减弱不协调,与心包脂肪垫分界不清;室间隔心尖部变薄,脂肪浸润;左室中段侧壁略薄,考虑心肌病(致心律不齐右室心肌病)可能(图48-3)。



图48-3 入院后心脏MRI所见

八、调整治疗方案及理由

1.新方案

第6天始,加用“拜阿司匹林 0.1g Qd”预防性抗栓。

2.理由

患者近期反复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其原因与右心室肌先天发育不良有关,虽然药物治疗目前能控制,但是仍有发生室颤、猝死的风险,因此入院时考虑可能需要进行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仪(ICD)植入术,未予抗栓治疗。随着药物治疗后病情持续稳定,患者及其家属再三表示暂不接受ICD植入术,要求药物保守治疗。而结合其同时患有高血压病情况,此时需要预防性抗血栓治疗。

九、治疗随访

患者于入院后第7天出院。出院后注意休息,坚持服药,定期复诊,病情一直比较平稳。

出院后两周“胺碘酮片”减量至“0.2g Bid”,一个月后又减量至“0.2g Qd”维持。偶有心悸不适,无明显头昏、心慌、黑和晕厥。血压一直控制于110~136/64~80mmHg,心室率56~72bpm。出院后一个月、两个月复查甲状腺功能和肝功能均正常。2012-6-10检查Holer结果显示:窦性心律,24小时平均心率64次/分(波动范围52~88次/分);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多源性),24小时室性期前收缩共426次;偶发房性期前收缩,24小时共3次。

随访期间,患者儿子也在医生建议下作心电图、心脏彩超和心脏MRI检查,暂时均无明显异常表现。

十、最终诊断

1.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

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并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心功能I级

2.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

十一、对本病例的思考

1.尽快识别室性心动过速的重要性

室性心动过速是一种严重的快速心律失常,如不尽快纠正会进展为心室颤动,导致患者心源性猝死。由于它属于宽QRS波型心动过速,因此早期识别对挽救患者生命至关重要。根据Brugada 4步鉴别诊断法,患者入院时心电图具有以下特征:心动过速呈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形态,有房室分离、V5和V6导联R-S间期>100ms,可以确定为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由于其Ⅱ、Ⅲ、aVF导联主波均向下,I、aVL导联呈Rs型,V5、V6导联主波向上,因此室速可能起源于右室三尖瓣环下端。入院后发病时心电图V5、V6导联主波向上,提示当时室速又可能起源于右室心尖部。以上两种不同来源区域与其后检查的心脏MRI病变部位相符。

2.心脏MRI是诊断ARVC的重要检查方法

根据欧洲心脏病协会制定的标准,诊断ARVC必须包括以下2个主要指标,或1个主要指标和2次要指标,或不同组别的4个次要指标:

(1)右心室肌弥漫性或局部功能下降及结构改变

主要指标:①严重的右室扩大及LVEF下降(无或仅轻度左室受累),②右室壁局部瘤样膨出,③严重右室局部扩张;

次要指标:①轻度的右室扩张及EF下降无左室受累;②轻度右室局部扩张;③局限右室活动减低。

(2)室壁组织特征:心内膜活检见心肌被纤维脂肪组织替代。

(3)心电复极异常

次要指标:大于12岁成人常规心电图见V1~V3导联T波倒置,RBBB型图形。

(4)除极传导异常:主要指标:V1~V3导联QRS波增宽>110ms,可见Epsilon波。次要指标:心室晚电位。

(5)心律失常:次要指标:①LBBB型室性心动过速(持续性或阵发性);②频发室性期前收缩Holter显示>1000次/24h)。

(6)家族史:主要指标:家族中有人经心肌活检或外科被证实ARVC。次要指标:①家族中有怀疑因ARVC而猝死的年轻患者;②家族有符合本标准的ARVC者。本例患者完全符合以上ARVC诊断标准。心脏MRI对心肌组织和脂肪组织鉴别能力明显高于心脏彩超,因此前者在诊断ARVC方面具有优势地位。心内膜活检、右心室造影也有助于对疾病的诊断,但是它们均为有创性检查,并且有一定的局限性,临床未广泛推广。另外,放射性核素检查也可观察到右心室增大、局部运动功能减低。与文献报道有超过70%患者会累及左心室一致的是,本例患者左室中段侧壁也有病变。

3.胺碘酮和β受体阻滞剂是治疗高危ARVC的基础用药

根据2008年ACC/AHA/ HRS指南,植入ICD是治疗高危ARVC的IIa类推荐方法。对于单源性室性心律失常,还应考虑射频消融术。本例患者由于拒绝进行ICD植入术,同时又存在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和室速,不适宜接受射频消融术,因此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对控制病情至关重要。胺碘酮属于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但是它又表现有多通道阻滞功能,可以有效终止室性快速型心律失常。如果长期大剂量服用这种药物可引起肝毒性、甲状腺功能异常、肺纤维化等一系列副作用,再加之其半衰期长(可长达60天),在机体内有一定的蓄积作用,因此建议负荷量后,小剂量维持,同时可加用β受体阻滞剂协同控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由于ARVC病因目前尚未阐明,目前无特效治疗药物,患者病情可能会渐进性发展,当进入终末期心力衰竭时,可以考虑接受心脏移植手术。

4.早期筛查ARVC有助于防治猝死

AVRC多表现为家族性发病,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倾向,一些年轻患者常因心律失常而猝死。对于已确诊有AVRC的患者,应建议其父母或者子女进行临床家系筛查,预防猝死的发生。本例患者父母已经亡故,儿子虽然检查暂时未发现心脏问题,但是还是需要定期复查相关检查项目。

来源:《心血管疾病临床诊疗思维》

作者:廖玉华

参编:程龙献 程翔 陈健 黄丹 毛晓波

页码:265-271

出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30633, encodeId=250c23063304, content=学习并分享!!,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59,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https://img.medsci.cn/20200816/e4675a86ea694f12b82202b320dc2654/12f6b900498349e994ce8f516a584d6a.jpg, createdBy=09431951290, createdName=大爰, createdTime=Sun Aug 06 08:31:53 CST 2017, time=2017-08-06, status=1, ipAttribution=),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9330, encodeId=ac2022933076, content=涨知识了多谢分享,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66,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84e21956153, createdName=1e1263e3m20(暂无匿称), createdTime=Wed Aug 02 22:46:56 CST 2017, time=2017-08-02,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17-08-06 大爰

    学习并分享!!

    0

  2.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30633, encodeId=250c23063304, content=学习并分享!!,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59,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https://img.medsci.cn/20200816/e4675a86ea694f12b82202b320dc2654/12f6b900498349e994ce8f516a584d6a.jpg, createdBy=09431951290, createdName=大爰, createdTime=Sun Aug 06 08:31:53 CST 2017, time=2017-08-06, status=1, ipAttribution=),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9330, encodeId=ac2022933076, content=涨知识了多谢分享,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66,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84e21956153, createdName=1e1263e3m20(暂无匿称), createdTime=Wed Aug 02 22:46:56 CST 2017, time=2017-08-02,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17-08-02 1e1263e3m20(暂无匿称)

    涨知识了多谢分享

    0

相关资讯

“倒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快把我虐死啦!

如今,抗心律失常药物似乎已成昨日黄花,早已不是集众宠爱于一身了。淡去的身影里,即使不再对你情有独衷,你依然还可以是我心里的道道风景,尽管时有惊险虐心,也不能辜负你在某一时刻的美妙和警醒。

美国斯坦福教授开发新算法 可诊断13种心律失常

研究人员希望,他们的算法未来可用于为偏远地区或发展中国家无法看心脏病医生的人群提供专家级的心律失常诊断。

胡大一:冠心病心绞痛诊断泛且滥

心绞痛是冠心病的一种临床表现。其诊断最主要是患者的主诉症状,而非依靠任何检查手段。

EUR HEART J :LUM可用于治疗LQT2患者hERG转运功能障碍以及抗心律失常——一种新的治疗方案

hERG基因功能失活突变导致QT间期延长综合征2型(LQT2),以及IKr电流降低。四种不同的基因突变类定义了影响hERG的分子机制。其中,二型突变决定了hERG转运功能障碍。鲁玛卡托(LUM)是一种已成功检测的作用于囊性纤维化的通道转运药物,其安全性是众所周知的。近日,在医学权威杂志EUR HEART J 上面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该文章旨在探讨LUM治疗LQT2患者hERG转运功能障碍以及抗心律

JACC:耐力型运动中的健康杀手:中暑比心律失常更常见

耐力型长跑中两个最重要的猝死原因已经证实是心律失常和中暑。然而一直以来,"心律失常"几乎吸引了所有医学界人士的关注,而中暑的重要性却一直无人问津。本项研究试图确定在耐力型竞赛中,中暑和心脏原因引起的危及生命事件的百分比。

肺叶切除,怎么就心律失常了?

5天前患者因肺癌行左肺上叶切除术后开始出现心悸,伴胸闷,呈阵发性,术后凌晨2:00-7:00心电监护示心率波动于40-150bpm之间,当地医院予输液等治疗(具体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