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们是怎么“撸起袖子加油干”的

2017-01-11 /Mia 生物谷

新年伊始,习近平主席发表了鼓舞人心的2017年新年贺词。尤其是那句“撸起袖子加油干”,让人精神为之一振,感觉全身上下每一个细胞都充满了干劲呢!说到勤勉,在每一个时代和社会环境中,科研工作者们都堪称楷模。他们中的许多人穷其一生都在为追求科学真理而努力。今天,就让我们先来领略一下各国科学家们撸起袖子搞科研的风采。 撸起袖子在田间劳作的袁隆平院士。外表看起来与农民伯伯毫无二致,大科学家工作

新年伊始,习近平主席发表了鼓舞人心的2017年新年贺词。尤其是那句“撸起袖子加油干”,让人精神为之一振,感觉全身上下每一个细胞都充满了干劲呢!说到勤勉,在每一个时代和社会环境中,科研工作者们都堪称楷模。他们中的许多人穷其一生都在为追求科学真理而努力。今天,就让我们先来领略一下各国科学家们撸起袖子搞科研的风采。

撸起袖子在田间劳作的袁隆平院士。外表看起来与农民伯伯毫无二致,大科学家工作起来也是很接地气哒~

撸起袖子查阅资料的屠呦呦老师。正是平时无数个努力钻研的瞬间,才结晶成了一枚来之不易的诺奖奖牌。

开发了“桑格测序法”的英国科学家弗雷德里克·桑格。强壮的小臂让人感觉到这位科学家的能量无穷。

美国科学家费里德·穆拉德正撸起袖子翻阅资料,1998年他因为一氧化氮能促使心血管扩张的发现获得当年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熟悉谷君的朋友们一定认出来了,没错,这位就是曾多次在生物谷公众号“出镜”的“伟哥之父”

撸起袖子做演讲的“幽门螺杆菌之父”巴里·马歇尔:同学们,搞科研就要像我一样,先把袖子撸起来,然后加油干,最后你就能取得好的成果。(谷君设计台词)

当然了,鉴于科研工作的特殊性,撸袖子这种事还是需要因地制宜的。让我们来看一看哪些袖子不能撸。

一、在实验室里请放下白大褂的袖子

众做周知,实验室里环境险恶、危机四伏。什么有毒有害的危险试剂自不必说,假使你身边有个毛手毛脚丢三落四的师弟/师妹,那危险系数更是成倍上升。所以为了安全起见,请各位奋斗在科研一线的工(sheng)作(wu)者(gou)们穿好实验服,扎好袖口。(不要跟我说前面的屠呦呦老师就没放下实验服袖子,有本事你也得个诺贝尔奖试试)

“美女教授”颜宁老师身着实验服的风采。正应了那句话:“腹有诗书气自华”,知识才是最好的装饰啊。

二、防护服请扎进手套里

在医疗、制药、食品、生物工程等行业生产中,需要在洁净无菌的环境内进行操作。这个时候往往需要穿着无菌防护服来保持清洁。无菌防护服有多种不同的颜色和规格以适应不同的洁净环境。由于环境的严苛,这种防护服的防尘也更加的严格,穿着程序也更加繁琐。谷君特地选取了一份无菌防护服的穿脱流程,大家来感受一下这严丝合缝的步骤:

穿上防护服的步骤:

1、戴口罩:(N95)

2、戴帽子:此过程中,双手不能接触面部任何部位

3、穿防护服

4、戴防护眼镜:此过程中,双手不能接触面部任何部位

5、防护鞋(穿鞋套或穿胶鞋)

6、戴手套(将手套套在防护服袖口外面)

脱去防护服的步骤:

1、摘下防护眼镜:放入消毒液中

2、解开防护服拉链

3、摘掉手套:一次性手套应将里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橡胶手套放入消毒液中)

4、脱掉防护服:里面朝外,放入污衣袋中

5、脱鞋套(或胶鞋):将鞋套里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如是胶鞋要放入消毒液中) (洗手)   注意:脱防护服的同时脱鞋套或胶鞋(步骤4和5同步)

6、脱帽子:将手指反掏进帽子,将帽子轻轻摘下,里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或污衣袋中。

7、摘口罩:一手按住口罩,另一手将口罩带摘下,放入黄色塑料袋中,注意双手不能接触面部。

8、洗手消毒

戴N95口罩要点:

先将头带每隔2-4厘米处拉松,金属鼻位向前。

一手托着口罩,扣于面部适当部位,另一手将口罩带戴在合适的部位(下方固定头带越过头顶,固定于两耳下之颈后位置;上方固定头带越过头顶,使其固定于头部后上方。)

双手指尖沿着鼻梁金属条,由中间至两边,慢慢向内按压,直至紧贴鼻梁。此过程中,双手不能接触面部任何部位 。

双手尽量遮盖口罩并进行正压及负压测试。(正压测试:双手遮着口罩,大力呼气。如空气从口罩边缘溢出,即佩戴不当,须再次调校头带及鼻梁金属条;负压测试:双手遮着口罩,大力呼气。口罩中央会陷下,如有空气从口罩边缘进入,即佩戴不当,须再次调校头带及鼻梁金属条)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

全程严密到一丝不苟有没有。众所周知,“把秋衣扎进秋裤里,秋裤扎进袜子里是对冬天最起码的尊重”,把无菌防护服的袖子扎进手套里也是对无菌操作最起码的尊重。大家可要记牢了噢。

谷君:“撸起袖子”当然只是一个形象的说法。谷君觉得,搞生物的各位亲们更需要这种“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精神,才能在实验中不畏挑战,勇闯难关。新的一年开始了,祝大家都能在自己的学习、工作、研究中取得丰硕的成果。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袁隆平牵头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

今天上午,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2013年共授予10位科技专家和313个项目。袁隆平领衔的“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该项目是继三系法杂交水稻之后的又一重大创新,将水稻亩产量由700公斤提高到988公斤,为我国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此稿件为延展阅读内容,稿件来源为: 人民网。新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

袁隆平:转基因是未来发展方向 愿试吃转基因作物

袁隆平所带领的科研团队凭借“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得201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前段时间,由于支持转基因技术,这位老科学家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人民网记者就此对袁隆平进行了采访,他回应道:“转基因技术不能一概而论,转基因技术所属的分子发展技术,将成为未来农业技术的发展方向。” 转基因技术一直备受争议。袁隆平早先对媒体表态认为转基因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而被民众热议。关于转基因的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获2014诺贝尔和平奖提名

近日,有挪威议员提名中国著名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袁隆平、印度遗传学家斯瓦米纳坦和巴基斯坦人权活动家马拉拉•优素福,共同角逐2014年度的诺贝尔和平奖。该议员认为,如果他们赢得这一奖项,就应该分享奖金。 据俄罗斯之声消息,今年84岁的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袁隆平被尊称为“杂交水稻之父”。正是在袁隆平的努力下,亚洲水稻产量才大幅提高,解决了粮食短缺问 题。目前中国种植的一多半水稻都是袁隆平开发的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