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YCH:莫要无病呻吟,想着想着就真病了

2014-10-28 千人智库 千人智库

身体症状性疾病(Somatoform Disorders,SD),又叫身心症(Somatic symptom disorder)。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女孩和男孩的患病率分别是11%、4%。功能性疾病更加普遍,患病率高达25%。在初级护理患者的研究中,SD患者有39.6%会由内在的行为症状衍生出精神疾病。SD往往具有长期、慢性的特点。 目前,德国缺乏对儿童和青少年SD的确认进行的审查,为了解决这

身体症状性疾病(Somatoform Disorders,SD),又叫身心症(Somatic symptom disorder)。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女孩和男孩的患病率分别是11%、4%。功能性疾病更加普遍,患病率高达25%。在初级护理患者的研究中,SD患者有39.6%会由内在的行为症状衍生出精神疾病。SD往往具有长期、慢性的特点。

目前,德国缺乏对儿童和青少年SD的确认进行的审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德国Sibylle Winter等学者根据SD审查(SOMS-2)进一步研究儿童和青少年SD审查(SOMS-CA),通过。科研出版社英文期刊 Psychology (心理学)2014年9月刊上发表了德国柏林夏洛特医科大学这几位学者的论文。

这个研究对患者组、对照组的SOMS-CA的程度进行区分,患者组进行了SD的临床诊断。研究人员采用了吉森儿童主观抱怨清单(GSCL-C)调查问卷进行差异比较。


在研究中,包含了30位患者和31位对照对象,所有的数据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在性别、年龄、移民背景、智力和社会经济地位方面,患者组和对照组的差别不大。在表1中,我们可以看到患者组的诊断分布。SOMS-CA是一个参与者年龄范围为11~17岁的自我评估问卷,包含了31个症状(表2)、17道生活质量和疾病相关行为的问题(表3),以及3道鉴别诊断的问题。


从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的比较结果看,患者组抱怨的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人员对31个个体身体症状进行观察,发现这两组人员12个症状的频数变化显著(表2),17个生活质量和疾病相关行为的问题中,12个问题的差异显著(表3)。患上身心症的患者,就是那些成天感觉不舒服,担心自己的身心健康,频繁寻求医学上的帮助,干扰到家庭生活(影响了学生的校园生活),产生诸多无缘由的抱怨,这样的一类人。无病呻吟久了,就会真的生起病来。


原文链接:http://www.scirp.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aspx?PaperID=50256

备注:本文由刘静竹编译,本文版权属于科研出版社,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