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医,需要休养生息

2014-10-02 杨震 医史微鉴微信号

1932年4月,上海的牛惠霖医生用他的专用信封寄出了一份邀请函。邀请孩子们的老师参加自己家的周末音乐茶会。   牛惠霖时任中国红十字会总医院(上海华山医院前身)院长。民国时期,中国红十字会总医院已算是沪上的大医院。当时的医院普遍重视节假日的休息。我收集有华山医院各个时期的门诊挂号券,30年代、40年代、直到50年代,华山医院门诊券越做越小,上面有一句话一直不变:“星期日、例假日一律停

19324月,上海的牛惠霖医生用他的专用信封寄出了一份邀请函。邀请孩子们的老师参加自己家的周末音乐茶会。

 

牛惠霖时任中国红十字会总医院(上海华山医院前身)院长。民国时期,中国红十字会总医院已算是沪上的大医院。当时的医院普遍重视节假日的休息。我收集有华山医院各个时期的门诊挂号券,30年代、40年代、直到50年代,华山医院门诊券越做越小,上面有一句话一直不变:“星期日、例假日一律停诊”。那个时代,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1932年,牛惠霖医生的周末家庭聚会邀请函)

 

现在情况有些不同。

 

说实话,这种不同,也已持续了数十年。从我们能记事时起,耳朵里便充斥着“向在节假日中加班加点的同志们致敬”之类的话语。医界尤甚,时至今日,依然经常看到一些“向累倒在工作岗位的、隐瞒病情加班工作的医务人员学习”的“号召”。我不知道,当今的世界上,还有多少国家有这样的“致敬”和“号召”。

 

细细琢磨,上述“号召”中的伦理畸形,不言而喻。

 

人类为何有假日?主要是为了休息。人类为何要休息?这个问题还需要回答么?那么,医院和医护人员是否需要休养生息呢?这个简单的问题,却把当下的国人给难住了。

 

但是,道理就在那里,我们不能视而不见。1950年北京协和医院的挂号单上写到:“为审慎起见,各科门诊时间及所诊病人多少均有限制。”无限制的医疗,是不安全的。

 

不过,情形在好转。

 

今年夏天,中国医院协会公布了新版的《患者安全十大目标》。其中第十条引起了普遍关注和欢迎:“建立医务人员劳动强度评估制度,关注工作负荷对患者安全的影响。”绝大多数人,将这一条目标解读为对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和医院管理者的要求。

 

其实,我想说,目前预防医护人员工作疲劳的障碍,不单单在管理层面,还在于很多人的心态层面。“红眼航班”不是太安全,这个大家都明白。但是,现在在很多医院中,连续接台开刀直到半夜的“红眼手术”,非常普遍。“红眼手术”,带来的是涉及手术组、护理组、后勤组等诸多方面的“团队疲惫”。为什么会出现“红眼手术”?可能不单单是很多人口中的“医院绩效考核要求”这么简单。在很大程度上,是我们的心态出了问题,对于钱、对于时间、对于团队责任、对于医学本原,对于很多很多事物的心态,出了问题。

 

我挺喜欢几年前《新周刊》的一期封面文章《急之国——中国人为什么丧失了慢的能力》。我们的价值观,被严重扭曲了。

 

现在,有了“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的提法,我很认同。我想,作为一家医院或是一个医疗团队来说,每一个成员的“休养生息”,便是最大公约数之一。

 

尽你所能,享受你的长假。

 

(上世纪30年代、40年代、50年代华山医院的门诊挂号券,星期日、例假日一律停诊)。

 

一定会有不满真相的围观群众跳起来:“门诊都停了,生急症怎么办?”

 

呵呵,那么看急诊呀。

 

还有会有人继续跳起来:“平时工作忙,没时间去医院看门诊。”

呵呵,身体比工作重要,这个道理很简单。

 

(1929年北平协和医院门诊挂号券背面:“星期日停诊,急症随到随诊”)

 

(1950年,北京协和医院门诊挂号券声明:诊病时间有限制)

(1948年,上海的一家夫妻医师诊所的处方上写着:“星期日停诊,急诊随请随到”。医生也要过夫妻生活的,你说是不?)

 

2012年国庆节,我发了一条吐槽微博,内容如下:

 

【长假宅城理论】长假中,谁会宅在城里?影响因素很多:性格爱好、工作性质、身体状况、经济因素等等。其实,简而言之,有三种人会在长假中呆在城里不出去:胖子;医生;以及,胖子医生。


(本文作者系中山医院医务处副处长杨震,来自“医史微鉴”微信号。对医史人文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关注“医史微鉴”)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调查:六成医生存心理疾病风险

为了解中国医生心理健康状况,《中国医学论坛报》(CMT)于2014年7月17日启动了《中国医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该调查通过CMT调研平台进行。从7月17日至9月10日,共8533人阅读了该调查,914人参与并完成调查。参与者来自全国30个省、自治区或直辖市,涉及数十个个临床科室。结果显示,35%的中国医生心理疾病危险性较高,25%心理疾病危险性高。因此,总体而言,国内医生属于心理疾病危险性较高的

如果你的老婆是医生……

如果你的老婆是医生,你要理解家中的餐桌上永远不会出现热腾腾的早餐,因为她7点半就要到医院报到,没有时间为家人打点早餐,连她自己的早餐都可能是草草解决的。 如果你的老婆是医生,你要庆幸她不会没事就给你发条信息问你想不想她、爱不爱她,因为她的工作要求她全心投入,也没有时间来随时想你。 如果你的老婆是医生,你要体谅午餐时没有她的温馨问候,因为她的工作太忙太累,在经过一上

医生与黑社会

「医生」和「黑社会」,如此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职业怎么会有可比性呢?但是,看了下面的盘点,你会默默地点头的…… 1. 都有独特的职业色彩,一白一黑 2. 拿人钱财,替人消灾 3. 都是高风险职业 4. 都讲究论资排辈 5. 刚入道时什么都干,以后逐渐专业化 6. 手上都关系人命

医生应该怎么回复病人「我的病能治好吗」的疑问?

知乎上有人提问“如果病人问,“我的病能治好吗?医生应该怎么回复病人。”小编整理总结了以下几点,供大家参考。 @梁颖聪,专劝没病的人回家等死 于我经验,能问这个问题的绝不仅限于患绝症或者预后极差的病人,没有大病的焦虑患者、希望一劳永逸且依从性不一定好的患者照样很喜欢问这个问题。对每种人的回答都不一样,而对每一种里面要怎么说,还要根据病人和家属的性格来定。我不知道提问者的朋友要跟病人解释多久,

医生护士你们究竟有多忙?看完泪奔了……

医生很忙、护士很忙,为病人忙!希望病人们能够对我们的职业多点理解、能像我们一样站在所有病人的角度换位思考。 你应该记得我是在门诊/急诊了解到你的病情,才把你收治入院的。所以,如果查完房你找不到我,很可能是我又去那儿了。 你或许是为了做手术入院的,所以我也可能在手术室。当然,医院里偶尔会安排我们分批去业务学习,但是我保证我的科研实验绝对都是利用的下班时间和我可怜巴

中国医生打油诗

投身医学英勇无畏,身穿白衣貌似高贵,其实生活及其琐碎,为了生计吃苦受累,鞍前马后终日疲惫,从早到晚比牛还累,一日三餐时间不对,下班不休还要开会,病人投诉照死赔罪,点头哈腰就差下跪,日不能息夜不能寐,病人一叫立即到位,一年到头加班受累,劳动法规通通作废,天天学习不懂社会,晋升职称回回被退,身心憔悴暗自流泪,屁大点事反复开会,领导说话回回都对,逢年过节家人难会,分分秒秒不敢离位,迎接检查让人崩溃,接待